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獨立戰爭中,英軍到底是怎麼輸的?

獨立戰爭中,英軍到底是怎麼輸的?

無論新舊歷史觀,都默認了一個前提,那就是英格蘭文武臣工無所作為,才幹平庸。如果首相運籌帷幄,能否鎮壓住起義?如果前線將軍指揮得當,能否活捉華盛頓?

奧肖內西撰寫本書,檢討英方用兵得失,發現了有趣的事情。在起義軍獲勝的兩場大勝仗里,薩拉托加戰役的英雄霍雷肖·蓋茨,三年後被康華利伯爵打得丟盔棄甲;幫助美國人掃清海面,為約克鎮大捷奠定基礎的法國將領德拉各斯,一年後戰敗被英國水手俘虜。

那些丟失北美的英國統帥能力並不弱,智勇之士輩出,稱得上將星璀璨。戰爭前期的領導人理查德·豪,在七年戰爭中成名,攻克敵方一座海上堡壘時,他下令其他船員匍匐,自己跟引航員英勇地站立,以超近的距離炮轟城堡,最終迫使守城者投降。後來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理查德出任海軍副統帥,在主甲板上連續駐守五天四夜,大破法國艦隊。

康華利在約克鎮戰役失敗後,離開北美調往他國。他駐守愛爾蘭時,撲滅了1798年全境大起義;經略印度時期,他率領2萬人部隊(這比北美英軍的規模更龐大),擊滅群雄開疆萬里。

作為一支常勝之師,英軍有理由自信能輕鬆平叛。開戰之前,歐洲人對美國人有種樸素的種族歧視,新大陸的水土惡劣,白人移民過去後,身體素質下降,東佛羅里達總督宣稱:「只需五千正規軍,便可橫行北美。」而游擊戰的作風加深了這種偏見,民兵聯隊奉行「敵進我退,敵駐我擾」的戰術,從不正面交鋒,威廉·豪(理查德·豪的兄弟,在戰爭前期掌管陸軍)認為這是懦夫行徑,以致於寫信告訴華盛頓,要他像個紳士那樣,堂堂正正地決戰。

北美民兵

不列顛人習慣了歐陸戰術,使用火力齊射的散兵雙行延展線,面對零散的游擊戰士不知所措。但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他們脫去紅色軍衣,換上了適合綠林色彩的制服。將軍打破嚴格的直線隊形,以便穿過崎嶇的山路。更多的輕步兵投入戰鬥,配合騎兵衝鋒,英國人摸索出克制游擊戰的成功方法。

豪氏兄弟理想中的勝利幾乎就在眼前,這將是一場體面的勝利。華盛頓走投無路作最後一搏,威武嚴明的官軍在決定性戰役中擊敗對方,簽署《獨立宣言》的建國先賢舉手投降。喬治陛下會義正言辭地控訴叛國罪行,再慷慨地予以特赦。畢竟這屬於兄弟鬩牆的內戰,不列顛大家長沒必要痛懲鄉下窮表弟,知錯就改仍是一家人。

簽署完《獨立宣言》後,華盛頓說,我們犯了叛國罪,失敗就被弔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物樂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中國研發超音速「I-plane」北京飛紐約僅2小時
辦公室適合什麼風格的裝飾?

TAG:開物樂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