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樣的人生,都好過逃避的人生

什麼樣的人生,都好過逃避的人生

01

今天,和朋友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說起一個我們共同認識的人,三十五歲之前的人生磨難一個接著一個,三十五歲之後,終於過上了安穩幸福的日子,

於是我說:「如果可以選擇,我願意選擇前半生不好,後半生好,前半生多吃點苦,後半生漸入佳境。」

朋友接著說:「這還需要選擇嗎?誰會願意前半生好,後半生不好?不用選,誰都願意前面吃苦,後面享福啊!」

他語氣之肯定,反倒讓我產生了一個疑問——真的所有的人,都會選擇前面吃苦,以後享福嗎?或者根本不存在什麼選擇,所有人的答案真的都是一樣嗎?

當我把這個問題問出來,朋友覺得我問了一個很白痴的問題,可我覺得,並不是。

那些善於逃避的人,擱置危機的人,總是尋找借口不去解決根本問題的人,是否知道,其實自己正在做一個選擇,——在前面創造一個「我的生活沒有問題」的假象。

獲得暫時的安穩平靜,後面可能就要面對滾雪球一般的問題、積重難返的人生、更大的代價。

很可能,他們無意識中選擇的正是「先甜後苦」的生活,並未覺察自己此刻的逃避,會付出更多的代價,而那個問題也不會因為逃避就真的消失。

也就是說,沒有覺察,很多人未必可以過上「先苦後甜」的人生。

02

道理是一回事,行動是另一回事,意識是一回事,潛意識是另一回事,我們以為我們想要的是一回事,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另一回事。

很多時候,我們是面對困難或者改變,會本能地逃避的。

心理學告訴我們,這就是我們的防禦。

當你能看到自己的防禦,認清自己的逃避,可能你才能真的看到,你正在做的事情意味著什麼。

「也許我不想看到我正在做的事情意味著什麼」

「那麼你至少也要建立面對未來困境的心理準備,因為你此刻選擇的就是對問題的迴避和擱置」

因果規律,任何人都無法逃避。

面對因果,你有再多的僥倖、再多的幻想、再美好的願景,也沒有用。

03

從理智上說,恐怕大部分人都認同:

如果困難在所難免,那麼還是早點面對解決,以免日後雪球越滾越大,自己面對的困境和代價也更為可怕,早難受還是比晚難受好吧。

但是現實情況中,理智管不了什麼事情。

我們在此時此刻,經常是活在一種強大的慣性里。

即便感覺到問題,我們可能會屏蔽、壓抑、找理由。

因為慣性巨大、困難太多、內心衝突很多,我們感覺到面對和解決都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的潛意識,會幫助我們逃避。

於是,實際上你所做的,往往並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花了很多精力去說服自己:我的生活沒有什麼問題。

一旦有了逃避的意識,我們就會開始出現很多並不客觀、脫離實際的思維偏差。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大衛.帕金斯曾致力於研究如何改善人們的推理思考,他發現,一般人都採用「先選定自己的立場,再來找支持自己立場的證據」的思考方式。

顯然,一個人如果傾向於對一類問題逃避,或者膽怯、覺得棘手害怕面對,他的潛意識就會和意識發生很多聯動,根據他已經選擇的強烈的「逃避」立場,他的大腦會自動尋找理由、而對一些不同立場的現實、論據視而不見。

當然如果一個人要立意逃避的話,那麼他也就無法再客觀判斷此刻的逃避真相,會帶來的未來避無可避的危機。

心理學很多研究都和人的認知偏差相關,這些研究體驗了一個主題思想在我看來可以描述為——人的大腦很複雜,但是它不是什麼「高度智慧」的儀器,它很容易發生謬誤、並且極度缺乏糾錯功能。

所以,我們總是談論覺察和真正的思考。

我們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真的走出我們自己製造的迷霧,才能剝除我們成長的障礙。

「先做判斷、再編造說辭。」

——《象與騎象人》

可以從這種思維模式里有覺察的人,恐怕才能過上先苦後甜的人生。

04

即使很多人說「自己當然希望先苦後甜」,實際上真正做到能夠做到面對自己生活的真實、可以去思考和面對問題本身、並能克服慣性放棄「暫時的舒適」做出改善行為的人,少之又少。

這是我們要面對的事實。

假如你能面對這個事實,那麼至少你不會一直犯認知偏差的錯誤,至少你會知道今日的逃避或者刻意的迴避會帶來什麼,到最後當因果累積的結果擺到你面前時,你不會無法承受措手不及。

比如,一個人選擇了不合適的伴侶,她也清楚這個人和自己有很多不合適、各方面不協調、甚至價值觀都不吻合,但是離婚實際上對她來說是一想到就覺得可怕的一件事,因為離婚讓她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否定、可怕的失敗感、還有外界的評價,這些讓她本能地逃避。

那麼大腦會支持她逃避的立場,構建一個堅固的理論系統,找出各種理由支持她的婚姻,支持她繼續留在婚姻里,同時屏蔽這個糟糕婚姻的一切不好的實質和所有後果。

於是,她覺得「其實這個男人還不錯」、「我可能再也找不到合適的人了,和誰都是一樣的」「孩子不能生活在單親,那是可怕的」「我只配得到這樣的婚姻,就這樣吧」。

但是,其實一切的理由,都源於背後她對於離婚的恐懼。

這個恐懼,和自我有關。

如果可以面對,可以看到恐懼,那麼就可以著手去改變自己,強大自己,改善對於自我、他人、關係的認知。

回報是,無論是否離婚,她都更成長和強大,或許可以因此和「不合適」的對方變得合適,也可能有力量結束關係重新開始。

但是如果一直出於害怕或者困難而迴避,大腦一直製造各種充滿偏差的理由幫助自己逃避,那麼這個婚姻持續的後果,可能是關係更為糟糕、自己在無望的生活中喪失所有的希望和生命力,或者不斷受到對方的傷害、冷漠或者情感、身體的背叛等等糟糕關係可能導致的一切後果。

05

如果我們就是小嬰兒,那麼我們可能就會呈現出一個這樣的狀態:我說它是好的,就是好的!我不想知道那麼多!

嬰兒是任性的,幻想的,全能自戀的。

但我們長大了,不是嬰兒,也不可能活在嬰兒那樣單一的世界裡。

一段壞的關係,你假裝看不見,它還是會導致一個更壞的結果。

一個糟糕的選擇,你假裝看不見,它還是會導致一個糟糕的結果。

一個失敗,你不願意承認、總結、補救、改正,那麼這個失敗往下延伸,會導致出更多的失敗。

逃,是逃不掉的。

有人說,可是我真的害怕,我真的無法面對,真相就像一個深淵,我承受不了挫敗感,我價值感太低,我在意別人的評價和認同。

是的,我們都是脆弱的。都有畏懼。

所以才要成長。

所以內心成長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業。

通過學習、思考、心理諮詢、在實踐中不斷嘗試,用一切方法去讓自己變得更願意看到真相、變得漸漸不那麼恐懼、變得漸漸強大,變得可以接納自己的問題和生活的真實現狀,然後做出選擇。

這樣的通路,才是通往更好的未來的道路。

如果你能一生安住在自己的謊言里,無人打破,也是一種幸福。

如果不能呢?

@G.P.A 保留所有權利

懶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職場丨Office丨讀書

畢業演講丨求職秘籍丨留學丨時尚丨旅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P.A 的精彩文章:

想進頂級諮詢公司,你會解case了嗎?

TAG:G.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