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媒看泉州:昔日世界港口「霸主」續寫「海上絲路」傳奇

港媒看泉州:昔日世界港口「霸主」續寫「海上絲路」傳奇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27日刊登題為《古絲綢之路的末端泉州對我們認識「一帶一路」倡議的啟發》的文章稱,泉州位於連通中國、中東與歐洲的古代海上貿易線路的最東端。在這座城市裡走一走,不難看出它的文化開放性與宗教包容度。

文章稱,在全球事務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是當今中國的戰略,要一窺這一戰略的淵源,泉州市熱鬧的中山路上一家中東烤肉店似乎是個不合常理的選擇。

文章稱,然而,在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的筆下,這座位於中國南方福建省的濱海小城昔日卻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它被公認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2018年將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泉州曾在大約500年里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文章稱,這家中東烤肉店雖然是平平常常的小店,卻能體現出這座城市裡濃郁的中東風情,這種文化影響可以追溯到昔日的海上絲綢之路。同時,它還提醒人們,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巔峰時期,即宋元時代,這條貿易線路既是商業線路也是文化線路。

文章稱,在那段黃金歲月,泉州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著來自中東、地中海和南亞的貴族、商人、學者、詩人和小販。彼時的泉州是全世界最生機勃勃、最包容的國際大都會。歐洲船隻抵達中國水域則是400多年後的事情了。

從11世紀開始,這裡就是從東方經吉達、霍爾木茲、巴格達、君士坦丁堡等貿易重鎮連接西方的航運門戶。

文章稱,泉州在晉江的入海口處有一個龐大的、受到良好保護的海灣,所以在國際商貿中佔據理想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商人駕著獨桅帆船從9世紀開始就來到福建省。1087年,朝廷建立了史上第一個市舶司(即官方海關)。

根據路易絲·萊瓦西斯所著書中描述,雖然海上貿易挑戰了傳統的儒家學說,但12世紀時宋高宗十分熱衷海上貿易,給予官方支持。於是,朝廷撥付資金修建港口、燈塔和運河,促進海上貿易。文興古碼頭就是當時修建的,至今仍在晉江岸邊,與新建的希爾頓酒店隔江相望。

到12世紀,泉州已經名揚天下,那時人們熟知的名字是刺桐。刺桐樹開著與眾不同的紅花,當時泉州環城遍植此樹,至今仍然如此。

文章稱,海上貿易讓泉州得以繁榮。根據航海家汪大淵撰寫的《島夷志略》,泉州在元朝與近百個國家直接貿易。如今,21世紀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有60多個國家簽字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為緩解交通擁堵 印度將修建世界首條「超級環」運輸系統
2017年俄羅斯軍情:提拔猛將治懶官 鏖戰中東練精兵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