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收購戴姆勒股權背後,李書福在意的並非電動汽車未來!

收購戴姆勒股權背後,李書福在意的並非電動汽車未來!

前兩天,汽車狂人李書福搞了一個大新聞,李書福和他的吉利汽車,通過投資公司在二級市場上,以超過600個「小目標」的代價,收購了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的近10%股權。就是他,讓德國最著名的豪華車品牌——梅賽德斯賓士母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變成了咱中國人。

拿下戴姆勒9.69%的股權 李書福能建立自己的汽車王國嗎?

事實上,隨著中國汽車產量增長逐漸趨向飽和,車企間的競爭已經開始由量的較量轉向質的爭奪,佔據技術制高點,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更多優勢。

所以不難看出,目前中國的上百家車企,勢必將由領頭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整合,形成少數幾家巨頭或者巨頭的聯盟,通過規模化來產生效益並集中資本進行研發。

有很多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業人士分析認為,收購戴姆勒股權成為賓士母公司第一大股東,將有助於吉利推進電動汽車的發展步伐,事實果真如此嗎?

本文且從新能源汽車布局的角度來談談,吉利入股戴姆勒背後的考量。

借力賓士 助推電動化只是表象

有分析認為,吉利這次併購戴姆勒股權,勢必將整合賓士在電池和電動汽車領域的優勢,加快自身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步伐。

這樣分析的理由是,目前戴姆勒的電池技術在業界領先,其在純電動和油電混動方面,分別與北汽與比亞迪組建了合資公司。而在國家試圖通過整合一汽、東風、長安組成「國家隊」的大背景下,李書福恐怕也想通過聯合戴姆勒新能源方面的技術,搞一個電動版的「影子國家隊」。

事實上,這樣分析,混淆了賓士的品牌和技術並不等同於電池技術優勢,而其聯合北汽和比亞迪組件合資公司更是賓士借力中國本土公司的電池優勢而做出的決定。

這一點,從賓士至今尚未推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純電動汽車可以看出端倪。

據了解,中國農曆狗年春節期間,有海外媒體披露了疑似賓士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EQ C的路試諜照,測試車上還覆蓋了重度偽裝。

春節期間賓士首款純電動車路試諜照

據國外消息稱,梅賽德斯-賓士將在3月6日開幕的日內瓦車展正式發布EQ品牌旗下首款量產車型,而不論這輛測試車是不是EQ C,賓士EQ品牌的「開山之作」要等到正式上市,更是得到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之後了。

由此可見,倘若賓士真的掌握了核心的電池技術,為何遲遲不能推出自家賓士系列的首款純電動汽車?與北汽和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更多的只能是賓士借用北汽和比亞迪的電池技術,賓士隨便輸出一點高檔汽車的製造技術就能跟這兩家中國車企一起愉快的玩耍了,二者合作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如果說吉利入股賓士,是打的賓士電池技術的如意算盤,那麼這種看法不僅是看錯了賓士本身的技術特長,也是小瞧了李書福的戰略雄心。

賓士在電動汽車布局上掉隊,是不能為還是不願為?

同屬高端豪華車代表,與德國另一個高端汽車品牌寶馬相比,賓士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布局似乎被落下不少距離。

根據賓士近日發布的最新規劃中,2018年,賓士將在全球市場發布超過12款全新及改款車型,但在12款車型中,新能源汽車產品車型數量暫不得知。到2020年,賓士計劃推出超過50款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其中純電動車型將有10款左右,其他的多數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搭載48伏智能電機的其他車型。相比已經進入產品大年的寶馬和奧迪等其他同級別車型,賓士在新車的數量上並不佔優勢。

相比起新能源車型較少的賓士,寶馬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布局較早,車型也多。同樣作為老牌車企,i3是寶馬第一款量產的純電動汽車,2014年上市,但是早在1972年,這家老牌車企就誕生了一款電動概念車——1602e。在過去的40多年裡,寶馬就研發製造了大量的概念車、原型車,用於試驗改進純電動力總成系統。

賓士寶馬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角逐中已落入下風

目前在國內的豪華汽車市場中,國產陣營有沃爾沃和華晨寶馬坐鎮,而自詡為汽車發明者的賓士在國產新能源汽車領域幾乎沒有新車在售。

與主流觀點新能源汽車當前應該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同的是,賓士方面認為,政府不該全力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因為這會影響到其他能源車型的研究。而電能只是過渡能源,到2040年遍地跑的將都是氫汽車。

然而從2018年以及未來兩年的規劃布局來看,賓士看好的氫能源車型卻將暫時不會出現。

在目前的一線汽車製造商中,賓士的電動化進程目前已經明顯落後了其他品牌。打氫能源牌難道不是賓士為自己掉隊而找的借口嗎?

如果說賓士自身都不看好電動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主流,吉利的這盤生意又如何能無中生有借力賓士的電池優勢呢?

再回到,吉利收購賓士母公司戴姆勒近10%股權這個事件本身。戴姆勒的確在豪華轎車方面具有全球的領先優勢,這方面,可以彌補吉利的高端空白,完善產品線和技術,向大眾、豐田這類全產品線的超級汽車集團邁進。

不出意外,此次吉利汽車成為第一大股東後,也將藉此擁有戴姆勒的董事會席位,並可以施加影響。甚至還可能像戴姆勒的第三大股東雷諾-日產聯盟一樣,與戴姆勒組成戰略聯盟,共享經驗和部分技術,共同開拓市場。

如今,吉利旗下包括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領克汽車、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曹操專車」,以及持有德國戴姆勒集團、瑞典沃爾沃集團、英國蓮花、馬來西亞寶騰、以及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的股權,一個大型的汽車王國開始初具雛形。

吉利控制的汽車家族

可以料想,吉利在現階段勢必會配合國家的新能源戰略發展電動汽車,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李書福收購戴姆勒股權的深層涵義顯然不止這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產品世界 的精彩文章:

全自動駕駛運算平台問世 NVIDIA鞏固自駕生態圈
WiFi將成顛覆性商業模式的平台

TAG:電子產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