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李白,人稱「詩仙」,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王維,人稱「詩佛」,山水田園詩人的風向標,兩位都是唐玄宗執政時期舉足輕重的詩人。

據史書記載:李白生於701年,死於762年,王維則生於701年,死於761年,兩個人幾乎是同年生,同年亡。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極少見的。

李白與王維,當時都名滿天下,並有同一個好哥們,孟浩然。

兩人還有許多共同好友,比如杜甫,王昌齡。

兩人也都在長安打拚過,碰頭機會應該很多,還都得到一個叫玉真公主的賞識。

但兩個生活在同一時代的詩人卻好像沒有見過面一樣,李白的詩作中從來不曾提到王維,王維的詩裡面更找不到與李白相關的痕迹,這兩人如同陌路。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1擁有同一個好哥們——孟浩然

在李白的朋友中,和他心心相印的應首推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是湖北襄陽人,生於公元689年,比李白大12歲,是唐代從陳子昂到李白、王維這個過渡時期中最有成就的詩人。

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感情深厚。孟浩然也頗有入仕之心,但因一直沒有得到入仕的機會,只好隱居山林,寫下不少山水詩,史稱「田園詩人」。

李白對孟浩然是很尊敬的。他在《贈孟浩然》的詩中寫道: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這簡直太直白了啊!第一句就直抒胸臆「吾愛孟夫子」就是「我愛孟浩然」啊!畫面太美,友情太深厚,不敢看~

孟浩然四十二歲的時候,正是開元十六年,他準備到長安考進士前,遊歷名山大川,曾來到湖北的黃鶴樓。

孟浩然來到黃鶴樓,巧遇李白,兩人自然興奮不已,登樓遠眺,映入眼帘的是碧藍的天空,滾滾的江水,眼前的景緻無不令人留連。

李白前來送行,他站在岸邊,看見孟浩然所乘的那葉小舟漸漸遠去,終於消失在天邊,只有滾滾的江水不斷向東奔流。

李白心中無限惆悵,寫下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深情厚意。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王維與孟浩然都是是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合稱「王孟」。

開元十七年,孟浩然到長安來求官找差事,他和王維意氣相投。

孟浩然和王維正在聊天兒,突然唐玄宗就駕到了,嚇得孟兄鑽到床底下去了。

後來唐玄宗也沒有生氣,還讓孟浩然吟詩。

結果孟兄念了首「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詩,惹得唐玄宗大為不悅,老孟的官運也就此被封殺。

孟浩然贈詩給王維,寫了一首《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這是孟浩然將離長安、贈別王維之詩作。孟浩然入長安無功而返,心中惆悵。「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是一時的牢騷,他與王維還是很投緣的,他是把王維作為知音。詩里有對朝廷壓抑人才的怨憤,有不忍遠別知心朋友的留戀,還有懷才不遇的嗟嘆。

從這首詩可見,孟浩然把王維視為知音,兩人關係還是很不錯的,是鐵哥們呀!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2他們共同的好友很多、愛好相似

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詔入長安。年屆不惑的李白書生意氣奮發,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來到李隆基面前,被封為翰林。

那份鴻運帶來的高傲,直教貴妃為其磨墨,高力士替他脫靴,大唐從開國直到崩盤,恐怕沒有第二個人敢於如此「藐視天下」。

同是天寶元年,王維從嶺南北歸,再次入京做官左補闕。雖然官職不算大,但畢竟是個京官。

那時王維的詩名如日中天,蓋過李白。與此同時,李白的大名也愈漸隆盛。可是這期間,李白與王維,依然未有互相見一面的想法。

以唐代當時詩歌興盛的程度,詩會、詩舍這種社團在長安遍地開花,共為詩人的他們不可能不去參加,然而兩人在這裡依舊不曾見面。

李白善歌,王維對於音樂的造詣更是不淺,兩個人還算是有一些共同愛好,當時社會風氣的開明程度,很有參加音樂晚會的可能性,參加音樂會相遇的可能性就很大啊。

哪怕真是兩個人這些都不參加這些活動,兩個人亦都是社會的名流,同朝為官,不可能沒有相見的機會。唐代宮廷、貴族宴會更多,每一次都少不了詩人的身影,兩個人更是不可能不參加。

但是……

開元十八年, 前輩詩人賀知章常約張旭、李適之、 崔宗之、李白等名士於長安市上開懷暢飲,後來就有「飲中八仙」之美名。而他們就沒有邀請過王維。

開元十九年,前輩詩人張九齡第三度奉詔入京,閑余之時就多次邀上王之渙、王昌齡和王維等人於長安城郊渭河之濱把酒論詩,而他們也沒有約請過李白。

天寶二年,詩人王昌齡、裴迪、王縉等人相約了王維游長安青龍寺懸壁上人院並一起賦詩,說好每人寫一篇同題詩以作紀念。這一次遊玩,大家沒有叫上李白。

天寶三年,賀知章向皇上提出辭職歸隱得到允諾後,當即約請了幾位朝中大員及文朋詩友到長樂坡出席送戰友的最後晚餐,其中就有李白,但也沒有喊上王維。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3李白、王維和玉真公主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說起大唐的玉真公主,這個人並非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她一生中比較賞識的兩個男人,卻是大唐文壇的中流砥柱,一位是王維,一位就是詩仙李白。

玉真公主和王維的「花邊」交往恩怨史,與王維玉樹臨風的儀錶、高超的樂禮演奏水平以及玉真公主「超齡待嫁」有關。

碧落風煙外,瑤台道路賒。

如何連帝苑,別自有仙家。

此地回鸞駕,緣谿轉翠華。

洞中開日月,窗里發雲霞。

庭養衝天鶴,溪流上漢槎。

種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靜泉逾響,山深日易斜。

御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

大道今無外,長生詎有涯。

還瞻九霄上,來往五雲車。

這首詩名叫《奉和聖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制》,名字有些長,反正我是記不住,這首詩出自大名鼎鼎的王維之手。

說起來王維的詩作,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唐代詩作中秀出叢林,歷代名家無不嘆服。

看來王維和玉真公主的關係還真是不一般,贈詩給公主,如果不是交情匪淺,就應該是兩個人惺惺相惜。

作為皇帝的親妹妹,恃寵而驕總是會有的。而這位富家女和另一位大詩人李白的情感糾葛,就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

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

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這首《玉真仙人詞》是李白所作。太白為人,風流倜儻,瀟洒不羈,且高庭闊步,自視甚高,他能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玄女一般浪漫,玉真公主看到這樣的稱讚,自然是滿心歡喜,對李白的賞識更是上了一個高度。

有人這樣誇太白:「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話形容的並不為過。

這玉真公主與李白和王維都傳過緋聞,王維不用說,年少成名,一表人才,詩畫雙絕,談得一手好琴,名曲《郁輪袍》更是俘獲了玉真公主的芳心;

李白則是風流倜儻,瀟洒不凡,猶如仙人下凡,一首《玉真仙人詞》更是把玉真公主誇讚得天花亂墜。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4為什麼這倆人沒有交集呢?

兩人有共同的好友,共同的愛好,同朝為官,曾經都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賞識,但相互之間卻不是好朋友,朋友的朋友也可以是朋友呀,不過話說回來,在盛唐時期文學的兩大高峰,王維與李白,怎麼就會毫無關係呢?

難道是「自古文人相輕」?兩個人就是那麼杠著,誰也不理誰。

當時王維在京中任右拾遺,兼監察御史,李白說到底卻只是侍奉翰林,靠著自己的文筆吃飯的御用文人。

王維可能會覺得李白不過如此,詩好又有什麼用?還不是靠著博皇帝一笑來吃飯的。

李白本心雖然並不是如此,但事實的情況就是這個樣子。

李白心高氣傲歷史聞名,你瞧不起我,我更是沒有道理去瞧得起你。

王維怎麼看自己的詩都覺得比李白的好,但李白的名聲就是響。李白怎麼看王維的就是看不上,但王維的名聲卻一點也不比自己的差。

可能王維看不慣李白上天入地天馬行空的風格,認為是有害詩風;李白也看不慣王維那點田園情調,更不喜歡動不動就是把佛理引入詩中。

兩個人更是為詩打起了冷戰,殊不知後人把他們兩個擺到了同樣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詩人都自負,從李白和王維的性格上來看:

李白,狂放不羈,瀟洒而不受世俗約束,從他的詩歌、行為、言辭中,所感受到的,是豪放,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傲岸;

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放;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小清新;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率性看著他的詩,你會覺得一切都變得開闊了,那是一種洒脫的解脫。

王維的詩則有些雅的極致,是那種文人似的純粹的雅,他的行為,他的詩歌中,讓你感受到的,便是那種溫文爾雅。

他的詩中有「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的豪氣;有「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沙。」的士不平則鳴;有「今生謬詞客,前身應畫師。」的自信與自負,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從王維的詩中找到的都是溫柔。

他好像更多情一些,也更溫和一些,「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千百年後,這首詩中所表達出的友情仍令人感動。

或許,正因如此,他們倆人,性格上的不同,追求的理想的不同,讓兩個人形同陌路。「道不同不相為謀」大概說的就是如此,更何況是心高氣傲的文人呢?。

不知道兩個人臨死時是不是後悔此生錯過了對方這樣一位朋友,都是聞名遐爾的文豪,都是文人圈裡的佼佼者,但是此生卻根本沒有說過幾句話,至死不交,會不會成為人生的一大憾事呢?

到底是什麼原因

令李白與王維形同陌路呢?

你這麼看,歡迎留言區發表高論喲~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作者簡介:

阿闕,九六年清明節出生的妹子一枚。我們雖素未謀面,我相信,我們同時站在四季里,就能看到別樣的景緻。個人公眾號:淥水雅苑(ID:lsyayuan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孩子真正的人生格局,是靠父母奠定的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