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會第五天答疑

法會第五天答疑

13

頂禮上師!弟子在小組發心做事情,做好了雖然有功德,但是做不好過失也非常大,甚至會犯密乘戒。那麼為了安全起見,弟子不做這個功德了,通過別的方式積累福報,可以嗎?

以前我也講過,發心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是很殊勝的修行。如果發心到位了,不用拐彎抹角,可以直接當菩薩,活菩薩,這多好,多殊勝啊!可能有時候發心不太對,這時候要多祈禱、懺悔,以這些方法可以調整。

做的時候肯定有對境,其實做菩薩是最難,最不容易的。如果不難,誰都能做,怎麼能說是菩薩摩訶薩呢?菩薩摩訶薩,是有大願,意志力很強,又有修行、有智慧的人才能的,不是誰都可以做的。

在對境中不斷地鍛煉,這也是機會。十年前就給大家講過,有些人聽了,覺得有點誇張,其實一點都不誇張。沒有對境修一百年,不如在對境中修一剎那,因為在對境中修難度大。但真的成功的話,進步也飛快。

如果實在沒有意樂也不勉強,可以不做,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積累資糧,也可以精進學修。我每年都為大家講發心的話題。如果沒有發心,不能勉強,因為沒有功德。

佛法里講發心,發了心才有功德,不發心哪來的功德?我們希望你有功德,所以要發心,如果覺得太難了,或是暫時不想做了也可以。過患大還是功德大,要有辨別的能力。

也許有過失,但如果功德比過失大,應該選擇功德,但如果過患比功德大,就應該放棄。是利大弊大,還是功德大或過患大,是要觀察的,要辨別、取捨的。我經常給大家講,這方面對我們而言也是最難的。

14

弟子家的壇城上供有上師寶瓶和事業寶瓶,平時用專特兒和瑪格兒來灑凈。請問上師,寶瓶里空著,不裝水可以嗎?或者用白水晶來代替水呢?

如果用瑪格兒灑凈,事業寶瓶就可以不用,與上師寶瓶供在佛堂里就可以了。裡面最好不要空著,放點東西,一丁點就可以,哪怕放一粒米,有點東西就可以,不空著就可以。

15

請問上師,有什麼邏輯推理可以證明「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一觀點,在實修當中如何運用到比如供曼茶,除障法以及生活當中去呢?

比如唯識宗有兩大邏輯,有隨教唯識與隨理唯識兩種,我現在說的是隨理唯識。他們有兩大邏輯,兩大邏輯其中的一個邏輯是,我們所見到的,聞到的,觸到的,修到的,覺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明明了了的。這明明了了的就是心,別的沒有心,我們所認為的心不是心。

心無處不在,哪裡都有,哪都是心。說有的話哪裡都有,說沒有的話哪裡都沒有。這是真心,也是我們的自心,所以有那麼一句話「妄心不死真心不活」。如果你的妄念不斷,真心不會顯現。

但是唯識宗把這個遠離能取所取的心識視為實有了,這是他們的過患。中觀把這個破除了,這個心識不是實有的,也是如幻如夢般的,這種出現,是不可思議的。

剛才說了,唯識宗有兩種,首先要明白這點。剛才講了,一切都是明明了了的,你說哪個不是明明了了的?你感受到的都是明明了了的,那是對境這是有境,那是物質這是精神……這是我們的分別,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這樣顯現的,其實都是心。

以前也給大家講過,這是不可思議的。其實你真的搞明白了之後,沒有那麼複雜,就像魔術師表演,我們看著很神奇,其實一點都不神奇,把那些訣竅掌握了之後,其實很簡單,沒有那麼複雜。

同樣,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所變,都是心。我們現在一說心,柱子也是心,話筒也是心有點複雜,你真的明白了之後,一點都不複雜。剛才講心的法相時,說的是明明了了,哪個不是明明了了?他覆蓋了一切的顯現,所以一切的顯現都可以唯心,也許有些人都還不明白,這是我們無始劫的一種習氣。

有什麼好處呢?你明白了這個道理,都是自己的心,自己的一切都自在了,這個時候一切都隨你轉,隨你動。怎樣運用?以這種覺悟的心態去修去念,去為人處世,就大自在了,就再也不迷茫了,你的心不會隨著境動。心自在了之後,這些境,這些顯現隨著你的心動,你就大自在了。

16

弟子參加過幾次小組共修,發現師兄們在討論佛法的時候,會夾雜自己的觀點。弟子擔心被錯誤的知見染污相續,就沒有再去參加共修了,而是自己在家裡聽上師開示。但是與其他師兄接觸得少,也感覺很孤單。請問上師,我們還可以有更好的共修方式嗎?

通過網路學修也可以,不出家門就可以共修,就可以接近善知識,這是現在的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便捷,我覺得太殊勝了。以前是有距離的,現在沒有距離;以前是要千里迢迢,去依止上師,現在不需要了;以前是在上師身邊待上十幾年,二十年、三十年寸步不離,現在不需要了。

為什麼不使用現代的方法呢?為什麼不珍惜這個機緣、福報呢?還說網路是虛擬的,虛擬的也可以。都是虛擬的,哪有真實的?只要能用、便利,達到目的,達到效果就行了,現在已經達到效果了。

我們現在都在通過網路共修,接傳承,聽法聞法,將來可能更好,更殊勝,科技更發達,我們更便利。

共修很重要,如果離開了善知識善友,自己修就難了。如果摻雜自己的觀點是不對的。真的開悟、見性之後,也許可以隨心所欲一點,之前是不可以的,因為之前這樣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不可能掌握。所以都要按佛的教言,按上師的教言分享。不可以以自己的觀念講,這都是分別念。真正見性了開悟了之後,成了一地以上的菩薩,偶爾自己露一下,偶爾攝受一下是可以的。這時你不會離譜,能掌控,適當的用一下竅訣。之前是不可以的。

因為別人分享的時候夾雜自己的觀點而不去小組共修,是不對的。在對境中要調整。對於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來說,有對境是好事。藏地有很多在山裡修行的,或是經常在寺院里不出來的人,他們有時候會特意出來找對境,到一些都說比較險的地方,鬧鬼,或是有人死的地方,包括天葬台,半夜一個人修鍊,看一看自己到底心能不能定下來。

你們多好啊,處處都是對境,有些人給你示現的,才是真正的魔,真正的鬼,這多好啊。佛菩薩示現的,來度化你的,你卻逃避,這是錯誤的。都要調整,多珍惜機緣,多珍惜福報。

17

頂禮上師!弟子學一年期加行已經兩年了,但是沒有時間實修,打算以後退休了再報三年期加行,請問上師可以嗎?

答:退休後再學修,我也不知道,要先問問閻羅王,能不能寬限你,他答應了,我肯定也答應。你問問閻羅王,能不能到了五十歲、六十歲退休,再實修十年,再派人來接自己,閻羅王說OK,No problem,你就行了。

18

上師講過,有的疾病是因緣果報,有的疾病是冤親債主的干擾。可是有很多人都通過禪修治好了病。禪修時既沒有還債給冤親債主,也沒有懺悔業障,為什麼可以治病呢?還有,通過九節佛風排濁氣為什麼可以消業呢?

禪定是最有力量的,如果如理如法地修禪定,對消業來說是最有力量的,對積福來說也是最有力量的。主要是怕做不到,這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如理如法修持的。

還有意念,我們做形式上的功德,都是為了啟發內在的功德。如果有強烈的善念、正念、覺悟,是最有對治力的,是最好的治病方法,也是消業的方法,可能是我們不太明白這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對菩薩不能隨便誹謗
隨學萬里連載十七——弟子,勇敢一點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