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奧國家隊首金,你是吃可愛多長大的嘛

冬奧國家隊首金,你是吃可愛多長大的嘛

這次的平昌冬奧會,各位有目共睹,是史上最髒的冬奧會無疑了。韓國隊的表現和裁判的眼瞎簡直促進了世界其他各國的大團結啊。

但是,就是在這嚴峻的形勢下,中國代表團的運動員武大靖頂著重壓乾淨利落的奪得此次中國隊在冬奧會的首金,沒有給對手和裁判任何機會。

對這種直接對對手打臉的行為,看著就爽。

在外爭氣爭光的武大靖如此優秀,能養育出這麼厲害的人才的地方也不會差。

這次去看看冠軍的家鄉——佳木斯。

佳木斯 赫哲族

黑龍江的佳木斯,津街口鎮上依舊生活著一群穿魚皮衣、食全魚宴、飲高粱酒的赫哲族人,漁舟唱晚,烏蘇里江在夕陽下波光粼粼,婉轉流光。

古老的赫哲族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演變赫哲族的很多古老的生活習俗已無法探尋和考證。但是在烏蘇里江邊堅守的赫哲族人從來沒有忘記他們從哪裡來,依然竭力的保護著屬於他們的文明。

赫哲族人認為萬物皆有靈,所以普遍存在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崇拜及信仰,而祖先崇拜產生的前提是家長制。

赫哲族的禮儀是以家長製為中心的,尊老並保持長者的權威是其禮儀的中心。

家長制聽起來雖然很像春秋戰國的歷史術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家長制至今任廣泛存在於赫哲族人的家族管理中。

魚皮衣

在這金色滿溢的烏蘇里江畔,赫哲族人的村落享受了一天中陽光的最後一絲溫暖,在明暗之間升起了裊裊炊煙。

作為北方惟一曾以漁業為主的少數民族,和「漁」與「魚」相關的點點滴滴匯聚成了赫哲族人的生活。

三江沃野,山水縱橫,除了打漁吃魚這些日常以外,古時常在江河邊餐風露宿的赫哲族祖先還發明了魚皮衣。

以漁獵為主要謀生手段的民族,免不了要多吃一點苦。北方的氣候不適宜棉、麻、桑的生長,古時深山密林、交通閉塞,布匹絲綢難得易換,赫哲人常衣著抗寒耐磨的用獸皮和魚皮縫製的服飾。

居住在烏蘇里江兩旁的赫哲族人便巧妙的利用了這滔滔江水帶來的優勢。

無論是冰凍三尺,還是碧波蕩漾,赫哲族人都會捕魚。不同季節能捕到不同種類的魚,這些魚的魚皮都能被赫哲人鞣製成魚皮布。

從上衣到靴子,不同的魚皮都能製成不同的服飾。「魚皮衣」的製作多用懷頭魚、哲羅魚、細鱗魚、大瑪哈魚等細小鱗紋的魚皮。魚皮褲、套褲則用鰉魚、鱘魚、鯉魚等魚的皮。「魚皮靰鞡」一般用鯰魚、細鱗魚、狗魚等魚的皮縫製。

雖然在文化的交融和經濟的發展中赫哲族人也穿上了更為輕便的布制的服裝,但是魚皮衣作為赫哲民族服飾中最具特色、最為顯象性的服飾,依然留存在赫哲族人的民俗工藝點中。

「以前啊,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魚皮衣,現在成了工藝品了,沒幾個人會做了」居住在津街口鎮幾十年的老奶奶指著不遠處的魚皮工藝店感慨萬分。

魚皮衣製作工藝複雜,製作繁瑣,精湛的鞣製技藝堪稱一絕。

將完整剝下來的魚皮陰乾撫平,處理乾淨。鞣製魚皮時,人坐在矮木凳上,兩腳踏在木槌床上翹的兩頭。一手拿魚皮,一手拿木棰,把魚皮放在木槌床的凹處,反覆棰打、翻動、揉搓,直到魚皮柔軟,泛白為止。

用「胖頭魚」的魚皮製成的魚皮線堅韌有彈性,是縫製魚皮衣絕佳的材料。穿過用鰲花魚的肋骨刺製作的魚骨針,將精心挑選的魚皮按顏色深淺、紋路變化等藝術性的縫製。

將顏色稍深的魚皮製作成花紋修飾,或是加上魚骨制的裝飾品,一件獨具赫哲民族特色的魚皮衣就完成了。

一件少則三個月,多則大半年時間花費的魚皮衣,別緻精巧,古樸典雅,美觀實用,是識別赫哲族唯一的標誌。

魚皮衣的製作方式現已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因為它的製作過程較為繁瑣,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希望在未來,這麼精美的作品任有傳人,不會斷檔。

閃閃發光的智慧的傳承這次要看你們的了。

魚皮畫

赫哲族的文化瑰寶在人類文明歷史上光彩奪目,除了讓人稱絕的魚皮衣,用魚皮製成的頗具藝術價值的魚皮畫也一樣吸人眼球。

平時知道用筆畫畫的,用石頭成畫的,用羽毛成畫的,而赫哲族的魚皮畫則更像是代表了他們的圖騰。

心中有信仰,手可無丹青。

赫哲族有獨立的語言卻沒有獨立的文字,古赫哲族人用魚皮畫來記載和敘事,和金字塔內的壁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演變至今,魚皮畫成了赫哲族特有的藝術品。赫哲族通過對魚皮的粘貼和鏤刻,以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表現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

使用魚皮畫,首先必須對魚皮進行加工處理,剝製、晾乾去鱗、晾曬魚皮、捶熟、漂色等許多細緻環節和製作魚皮衣時對魚皮的處理類似。

不過既然藝術品,就要格外細緻一些。按照製作工藝,魚皮畫分為鏤刻和粘貼兩種。

用來粘貼的魚皮要處理得柔軟一些,用來鏤刻的魚皮在處理時就要做的相對乾燥堅硬。

粘貼畫製作相對來說較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後選好底襯,再選適當的魚皮進行剪制。

這一步驟特別重要,首先要確定在底紙粘貼的部位,然後選則魚皮的顏色,剪完之後,就可在底紙上進行粘貼了,一幅魚皮畫也就完成了。

而用鏤刻的方法在製作魚皮畫就相對複雜了,並且鏤刻還分為陰刻和陽刻。魚皮鏤刻是先選好較大的魚皮,在魚皮的反面進行勾畫或者剪制,然後再使用各色的工具對魚皮進行鏤刻。

因為粘貼的方法相對簡單,畫作易於完成,所以一些較為複雜的圖案,比如花鳥蟲魚等都是通過粘貼來製作的。鏤刻難度稍高,但成品精美,費時費力,不可多得啊。

魚皮畫雖然用平凡的魚皮製作,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畫作卻不平凡。

畫,講究的是以形傳意。魚皮畫用最原始最樸實的方式,向人們訴說赫哲族的燦爛文化以及表達著美好的祝願。

赫哲族人腦洞大的,連魚都飛進去了。

全魚宴

穿著魚皮衣,賞著魚皮畫,是不是該吃點什麼東西了。

在烏蘇里江翻騰飄搖了一輩子的赫哲族人深知這江心河底的奧秘,把魚吃出了花樣。

赫哲族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就是擺一桌全魚宴了。

和其他地方用「各種魚」、「很多魚」做的全魚宴不同,赫哲族的全魚宴只用一條魚做,從頭吃到尾。

而這全魚宴中,最重要的一道硬菜就是被赫哲人譽為「天下第一菜」的「殺生魚」了。

將剛剛從烏蘇里江撈起來的二三十斤的大魚取身上最鮮嫩的部位連著魚皮片成薄片,薄如蟬翼的魚片在燈光下晶瑩剔透。

然後將魚片改刀切成絲,魚肉易碎,這一刀一刀下去都是功夫呀。

把帶鱗的魚皮用火烤卷,剝掉鱗切成絲與魚肉絲放在一起,放上醋、辣椒油、鹽等作料,再拌上燙熟的土豆絲或黃瓜、豆芽、大頭菜,一道赫哲族最講究吃的魚就完成了。

將晶瑩嫩白的魚絲輕輕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柔脆有度,滋味可口,魚肉的鮮甜在醋味的烘托下,借著那股冰冰的涼意先就溢滿了舌尖。

作料的香辣合著蔬菜的馨香隨後也滿口悠悠地彌散開來,頓感遍體的舒坦與清爽。

曾經有網友言道,「魚不入海不能稱之為魚,不嘗炒魚毛就不算到過赫哲家」。

咦...怎麼感覺看到了奇怪的東西,炒...炒魚毛?魚還有毛?那是什麼鬼哦?

這道炒魚毛是赫哲族全魚宴不可或缺的一道風味美食。

熱鍋冷油,放入蔥段、薑片、山花椒、花椒等炒香,加水煮開,將切段的肥魚丟到鍋里煮熟。然後將魚搗碎取出魚骨,等湯煮干再放到炒鍋中小火慢炒兩個小時。

是的就是要慢慢炒兩個小時,用《瘋狂動物城》里「閃電」的速度炒,但是不能停,如果一次炒的比較多的話,會炒更久。

在翻炒的過程中已經把魚肉里的水分都給炒沒了,炒好的魚毛蓬鬆乾燥,可以保存很久,將它密封在壇中存放在地窖,隨吃隨取,十分方便。

魚毛無法凝固,所以永遠是蓬鬆的狀態,炒完之後的魚骨頭被挑出來了,但骨髓卻進入了魚毛,讓魚毛變得更香更加好吃。

這道菜還是赫哲族人的下飯神器,一點點炒魚毛放在白飯上,稍稍一拌再細細咀嚼,那叫一個香,魚鬆什麼的就不要提了。

你們這樣對魚,考慮過魚的感受嘛。

寫在最後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

中華民族的子孫坦坦蕩蕩

懂得禮義廉恥

對蠅營狗苟之輩

借用冬奧會荷蘭隊員的一句話

「請韓國人管好你們的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讓你愛上做家務的家居清潔劑推薦
隨筆四篇 匡天龍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