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梳理「日雜」們的前世今生:罵他們狗漢奸,是對狗的侮辱!

梳理「日雜」們的前世今生:罵他們狗漢奸,是對狗的侮辱!

在戊戌狗年剛剛到來不久,大多數人們還沉浸在中國的春節的歡樂與祥和中時,忽然平地起妖風,某些陰影中的勢力再次現身。

不明人員在南京紫金山舊戰場身著日寇服裝合影

2018年2月,幾個自稱「軍服迷」的人身穿二戰日軍軍服前往敏感地點拍攝照片,他們選擇的是南京紫金山,這裡在抗戰時期也曾是一處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交戰的戰場,更與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咫尺之遙。

南京保衛戰期間,在這裡,中國軍人與日寇進行了激烈的作戰。南京被日寇佔領後,日寇在南京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為人類的二十世紀歷史留下了最黑暗的一筆。

因網友上帝之鷹之前曾在微博上曝光「軍服迷」在四行倉庫的行徑,所以這次有心人選擇了將照片交給上帝之鷹,令其幫忙曝光,而上帝之鷹也沒有辜負,迅速將照片在微博上進行了曝光。

2018年2月的照片

實際上,這類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2017年8月3日深夜22時,幾名所謂的「軍服迷」身穿二戰時期的侵華日軍軍服,前往抗戰期間的著名戰場——四行倉庫合影留念並上傳網路。

眾所周知,四行倉庫是抗戰時期淞滬會戰的重要戰場,中國軍隊曾在此與侵華日軍展開激烈交戰,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而堅守四行倉庫的中國軍人,更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的事迹被歌頌,精神被弘揚,更理應被每一個熱愛祖國的中國人所銘記。

但就是在這勇士曾經浴血奮戰的地方,幾個與勇士們相同國家的人,竟然穿上當時侵華日軍的服裝來這裡合影並四處炫耀,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反映出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2017年8月的「四行倉庫合影事件」曾引起極為惡劣的影響

這樣的行為經過網友上帝之鷹在微博上曝光後,很快引發了廣大了解此事的人民的譴責,有關部門也沒有坐視不理,根據有關規定對涉事人員和模仿人員進行了處罰。但是因為其中有些涉事人員為未成年人,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對這些涉事人員採用了教育訓誡的方式。不料,慈心生了禍害,寬容放過了奸佞。

上海警方對「四行倉庫合影事件」的最終處理

如果一次是懵懂無知,是年少不懂事,那麼在明明已經造成惡劣影響,被全國人民所譴責的情況下,仍舊一意孤行,做出這種人神共憤的事情(可能某些日本軍國主義者會很高興),就不能用「無知」和「不懂事」來解釋了,只能理解為這是有組織、有目的的行動。而進行這種行動的人,已經不應該用「軍服迷」來稱呼(大多數喜愛軍服的人,想必也不願意與這類「人」被人劃歸一類吧),一個前些年出現的稱呼則特別適合這一類人——日雜。

2017年8月,一批人身穿日本軍裝,在多處出現併合影

「日雜」,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所蘊含的貶義。可能這時有人會提出疑問,需要使用貶義這麼嚴重的辭彙來稱呼同胞么?這裡筆者只能說,提出這些疑問的人,恐怕還不了解這些人的行徑。那麼筆者就稍微介紹一下這些人的所作所為,是否能稱得上「日雜」,讀者可以自行判斷。

2017年的活動,並不是這群人的第一次

這些人首次進行「線下活動」,是在2015年4月7日於成都舉辦的動漫CD展上。漫展,本是日本動漫(動畫、漫畫、遊戲等文藝作品)相關的文藝展會,並不涉及意識形態與政治立場。這些人的出現,可以說是與展會的環境格格不入的。

當時,他們身穿二戰時期侵華日軍的軍服,高喊著「東亞共榮」等二戰日本軍國主義口號,如同二戰時期的日寇一樣對參加展會的其他人員進行騷擾,還在漫展主辦方設置的用來供參會者簽名留念的幕布上惡意塗鴉,留下軍國主義口號和猥瑣內容。

雖然最終在主辦方的阻攔和出於對執法機關的恐懼,這些人在造成惡劣影響後離開了現場,但影響已經鑄成,他們自認為的目的已經達到。事後還在微博、朋友圈等場合炫耀自己的行為,並恐嚇司法部門,「不要太跳小心過幾天被人燒了」,其言行之囂張,影響之惡劣,一時之間無出其右。

這些人在幕布上惡意塗鴉

有關人員恐嚇有關部門的微博

不明人員在南京紫金山舊戰場的合影

這些人對二戰時的日本帝國主義病態的痴迷與崇拜,及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刻骨的仇蔑,已經毫無隱晦地暴露了出來。那麼,這些人是哪裡來的呢?

四行倉庫事件後,有關人員舉行慶祝,皆身穿日寇軍服

其實,「日雜」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早在二十世紀初的民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當時,因為守內虛外的滿清王朝的腐敗無能和英法列強自1840年以來對中國的連番侵略,中國陷入了一段最黑暗的時期。中華民國的成立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現實。

而相比之下,曾經的東洋島國日本卻在列強的支持(列強在亞洲扶持小國成為其棋子的宏觀戰略)下迅速崛起,甚至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清王朝,獲取了高昂的戰爭賠款。

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

此外,當時的日本不僅是中國東方的新近「東洋強國」,還是距離中國最近的一個「文化中心」。因為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積極吸收歐美文化知識,迅速的「文明開化」,因此吸引了大量嚮往進步的中國人前往日本,他們在日本求學、求知,進行革命活動。著名文學家魯迅、革命家秋瑾、國父孫中山,新中國的總理周恩來都是這些人之中的代表人物。

這些人之中的大多數,可以說都是本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精神在日本活動的,也確實帶回了新鮮的文化血液。但是不能排除有些人出現認識偏差,自卑感使得他們走向了「抬高日本,貶低中國」的道路。

宣揚抗戰必敗的「低調俱樂部」的三名成員

這些人有的相對程度較輕,只是單純對於中國的前途悲觀,日本的前途樂觀,在抗日戰爭爆發後,認為日本會走向勝利。

愛國學者聞一多就曾回憶過在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里對中國前途悲觀的「敗北主義者」眾多的場景:「……同桌是一群著名的敗北主義者,每到吃飯時必大發其敗北主義的理論,指著報紙得意洋洋地說:『我說了要敗,你看吧!現在怎麼樣?』他們人多勢眾,和他們辯論是無用的。這樣,每次吃飯對於我們簡直是活受罪。」

而這類人之中程度較嚴重的,則成為了抗戰時汪偽政權的宣傳部副部長。甚至更有甚者,身為中國軍人,卻處處為日寇著想,即使在抗戰勝利後舉行的中國戰區日本投降儀式上,還要躬身接過日軍的投降書,可謂丟盡了國人的顏面,人神共憤!

投降儀式上的留影

隨著抗戰的全面勝利和1949年新中國的誕生,中國人民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人民付出無數血汗與辛勞,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不少曲折,但總體看還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落後面貌。

反映新中國建設的海報

在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有所發展後,中國才有信心與底氣與世界各國開戰更廣泛的交流與往來。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外資在中國沿海建起了一座座工廠,中國從此朝著「世界工廠」的方向前進。

日本街景

曾長期佔據中國熒屏的日本文藝作品

曾對中國造成巨大影響的日本科幻作品《奧特曼》系列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斷定,這些「日雜」全部都是在國內隨著開放程度的擴大而產生的。雖然這可能有些陰謀論的味道,但是某些國家通過各種方式長期對中國進行各種程度上的「滲透」與間諜活動,培養「第五縱隊」也不是新鮮事,那麼這些「日雜」,是否與「第五縱隊」有關呢?這個問題值得思考,呵呵。

雖然冷戰已結束,但國家間的鬥爭並沒有結束

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某國的藝術作品痴迷,就移情到熱愛某個國家到了可以背棄自己國家的的地步很難理解。但是現實中,類似的事情真的就發生過。據說在某尖端領域,就出現了相關人員因為迷戀日本動漫而差點跌入叛國深淵的案件

個別人的出格行為引人側目

(作者:易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學社 的精彩文章:

西方刻意「導演世界」是民族虛無主義的根源
張文木:做學問切不可「無問西東」

TAG:新民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