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紅海行動》丨無畏無懼,只因使命在身

《紅海行動》丨無畏無懼,只因使命在身

原標題:《紅海行動》丨無畏無懼,只因使命在身





化君說:


焦屍、殘肢、鮮血噴濺,難以承受的大片殷紅,一幕幕超出對固有戰爭認知的場景,無不讓人隨著鏡頭的移動而戰慄。

當移去了「主角光環」的中國軍人,身處絕境不再毫髮無傷全身而退時,面對肩上的責任,心底稍縱即逝的絕望與脆弱才更顯得勇者無畏,「強者無敵」。


2018賀歲檔七部影片,默默殺出來一匹黑馬——《紅海行動》,這部大片直接燃爆了中國觀眾的心,每一次真槍實彈的發射,每一幕戰場上血肉模糊的真實,都清晰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這樣的影片自然引來好評如潮。



2015年4月,吳京執導並演出的《戰狼》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軍事動作片的先河,作為相同題材的《紅海行動》自然免不了拿來和《戰狼》作比較,在我看來,不論《紅海行動》票房最後會是多少,這都是目前為止我心目中最好的軍事動作片,沒有之一,因為它的真實。


在這裡我看到了和平背後戰爭的殘酷,也看到了我國軍人真正的風骨。



選題真實


說起這部影片,自然就不得不提及它的導演——林超賢。


翻開這位江湖人稱「魔鬼導演」的履歷,你會發現,他幾乎沒有拍過爛片。


像《激戰》、《魔警》、《破風》、《湄公河行動》這些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作品,都是出自林超賢之手。

珠玉在前,所有人都好奇,林超賢接下來會拍什麼?


在這期間,有很多熱門的IP來找他,都被拒絕了,因為「不夠獨特、沒有興趣」。直到講述「葉門撤僑」事件的《紅海行動》找到他時,他才首次動心。


是的,這部電影取材自真實的故事——「葉門撤僑」事件。撤僑過程中,一名中國公民被劫持,為了救出人質,同時避免引起外交衝突,我國海軍派出了一支作戰經驗豐富的「蛟龍突擊隊」,深入虎穴解救人質。


突擊隊一行8人,沒有外援,他們完全靠著非常人能及的意志力拚到最後,其結局之悲烈可想而知。



真實的故事自然有打動人心的底牌,但是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電影本身。


《紅海行動》是一部特別「滿」的電影,全程無尿點。138分鐘里,足足有100分鐘在打,故事緊湊,拒不拖泥帶水;軍艦、悍馬軍車、武裝直升機、坦克、追擊炮、重型機槍、火箭炮、防空導彈......你能想像得到的武器,差不多都出現在了電影里,不愧是海軍第一次全力支持,局座召忠都忍不住髮長文安利的電影。



場景真實


國內戰爭動作類的電影在寫實方面其實一直做得很差,但是《紅海行動》做到了。

現代戰爭中因為各類火器的存在,很多人死時並不只是簡簡單單地被子彈穿透而死,很多都夾雜著爆炸、燒灼等等,這樣的戰場上屍體往往都呈現出非常可怕的模樣。


國內大部分電影在描寫這種場景時,多是直接找群演躺在那裡扮演死屍。


然而實際上,戰場上的很多死屍是這樣的:



(敘利亞戰爭新聞照片,有燒傷,有斷肢)


在《紅海行動》開頭的城市作戰中,有很多特寫給了被打死的政府軍,大部分屍體都是殘缺不全的,倒斃在車輛附近的屍體,都是渾身灼燒,形如焦炭,十分震撼,也十分真實。


在車隊遇到伏擊的那場戰鬥中,運送平民的巴士被迫擊炮擊中,滿車都是殘肢傷員,其中有一個傷員腿被炸斷,醫療兵陸琛在救人時讓隊友用到切割掉連著腿的皮肉,先把人救出去,危險環境下的搶救原則即是如此:危險關頭,救人優先。


機槍手張天德(石頭),被子彈劃傷左頰,口腔破裂,勁動脈被射穿,露出白森森的牙齒。(看到這裡時小編的心簡直被攥緊揉碎)


因為口腔是人發音最後的成型器官,一旦破裂會導致說話困難,所以最後的幾分鐘里石頭都是在怒吼,他無法吐字清晰地和佟莉交流。


小分隊在最後的據點作戰時,隨行的中東女孩腿部中彈,陸琛用止血鉗夾住女孩腿部動脈,然後直接用繃帶連同止血鉗一起包紮處理。在當時的危機狀況下,這樣的處理是最好的方式。


陸琛在最後撿起敵人投進窗戶的手雷準備反丟出去的時候,手臂被炸斷,有人會說手雷威力那麼大沒把他炸死太不科學了。其實這也是有真實故事做背景的。


84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偵察兵丁曉兵深入越軍陣地,為了掩護隊友,他撿起地上的手雷反投回去,結果手雷在出手的瞬間爆炸,丁曉兵的整條右臂被炸的皮肉不剩,他當時忍痛割斷殘臂,把斷手插在腰間,翻山越嶺4小時和戰友們帶著俘虜返回營地。



(行左手禮的丁曉兵,向英雄致敬)


人物真實


在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大約是巴士遇襲的那個場景,我聽到身邊有人討論說「這也太不經打了吧!」


是不經打,但是也真因為如此,才更加真實。


這部電影並不是一個呈現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鮮活的。


首先是個人,其次才是個軍人。

這部電影里有個小哥哥讓我印象深刻——觀察員李懂。



狙擊任務通常以小組形式完成,包括一名狙擊手和一名觀察員。觀察員不僅僅是狙擊手的眼睛,為狙擊手提供準確的狙擊數據,有時候還將作為第二狙擊手,為狙擊手提供保護或代替失手的狙擊手完成任務。(電影里蛟龍狙擊手和敵方狙擊手有幾場較量的戲,可以說是十分精彩了。)


然而這位小哥哥卻是一名心態不好的觀察員,上了戰場面對子彈會緊張,也因為緊張,羅星為了照顧他而受傷,從此失去作戰機會。


有人吐槽說:「這樣的心理素質還能稱為軍人?這也太假了!」


其實不然,正是因為李懂的緊張,我才覺得這部影片極為真實。


因為軍人從來都不是「不死系列的光環英雄」,他們有血有肉,也會害怕,更多的時候他們是拿自己的生命換別人的生命。



看到滿車血肉模糊的場景,通訊兵庄羽承受不住了,他說:「我做過這麼多演習,訓練,沒想過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控制不了自己。」


副隊長徐宏對他說:「想想我們的口號,強者無敵。」

怕死是人的本性,勇敢是一種選擇。


隨著作戰的進程,經過一次次的實戰,經驗慢慢的積累,李懂的內心開始變得強大,這個角色也在影片中成長了起來。


在我看來,李懂的成長是很多初出茅廬的新兵的成長。從害怕到無所畏懼,是一名軍人最了不起的心路歷程。


情節真實


很多軍事動作類的電影都會將其刻畫成一部個人英雄主義傳記,《紅海行動》不是,這是一部彰顯了團隊合作精神的電影,而對於軍人來說,團隊作戰遠遠比個人英勇更為重要。


從最初的海上追逐海盜,到後來接到命令去伊維亞,再到解救人質,奪回黃餅晶元等等,每一個片段都不是一個人的戰場。


因為是團體作戰,自然需要戰略部署,隊長楊銳每一次的行動指揮,都會進行詳細的分工。誰攻誰守、誰掩護撤退、誰控制制高點,就連我這種軍事盲都聽得明明白白,讓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軍隊戰爭。



我們都知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而楊銳也是一個堅持命令的人。所以一開始在夏楠要求隨行的時候,楊銳反覆強調服從的重要性,哪怕夏楠說「萬一你的命令是錯誤的呢?」楊銳也堅持說由他來負責。


然而命令是死的,人心才是活的。軍令再怎麼高於天,也高不過人命。

所以當楊銳說他想救出所有的人質時,我並不吃驚,這是一個軍人在軍令之外的初心:保護他人。


8人敵150人,這是幾乎無法做到的事情,但是楊銳決定去做,副隊長徐宏便和他迅速確定作戰方案,安排人員調配。



一個作戰部隊,最重要的火力支持之一就是來自機槍手,給敵人以最大的火力壓制和殺傷,所以在楊銳提出由佟莉換出人質的時候遭到了徐宏的反對,而為了順利能救出人質,徐宏也並沒有盲目聽從命令,暗中安排夏楠替換人質以保障整個隊伍的完整性。


在夏楠被俘後,楊銳臨時改變作戰計劃,確定人質到達安全區後,著手營救夏楠,在這裡我不禁感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特種部隊隊長的風範,沉著冷靜,臨危不亂。他不忘自己的職責是營救人質,所以不會逞英雄去莽撞行動。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隊長,因為他的命令不僅關乎自己的生命,更關乎他的隊友以及他要保護的人的生命安全。



人質營救成功後,在沒有得到上級批准的情況下楊銳帶著其他三人深入敵軍,獲取藏有黃餅技術的晶元,有人覺得他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且隊員傷亡慘重,沒有必要再去冒險。


然而可能這就是中國軍人的天性,在他們心裡反恐是全世界共同的責任,哪怕戰火沒有燒在自己的國家,他們也不希望看到生靈塗炭。


人命終究是高於一切的。


感情真實

整部電影熱血沸騰,但是讓人最泣不成聲的地方卻在於100多分鐘影片里那幾十秒含蓄的感情線。


然而這幾十秒的感情卻甜過了所有的偶像劇。


電影剛開始的時候,石頭將合照中自己和佟莉的合影扣了下來,貼在了自己防彈衣里,出門的時候剛好撞上佟莉,防彈衣掉落在地,石頭慌慌張張撿起防彈衣,怕裡面的照片被佟莉看見。


後來佟莉的腿受了傷,石頭問佟莉:「疼不疼?」因為他喜歡吃糖,覺得吃糖能止痛。所以他給了佟莉一顆糖,還特意解釋了一句:「別多想啊。」但是在看見佟莉收下糖果後,石頭笑的跟個孩子一樣,任誰都無法不為之動容。


我們看慣了太多英雄一邊和美人談戀愛一邊拯救世界的電影,可能很多人都不能明白石頭這種隱忍的愛意。



在營救人質成功準備撤退的時候,石頭的臉被被毀了一半,可是看到佟莉一個人撐不過來,他還是發了瘋一樣對敵人進行掃射,最後被子彈擊中頸動脈。而這個時候,佟莉才陰差陽錯看到石頭防彈衣里的合照,明白了石頭的心意。


作為一個軍人,一般都不會輕易說疼,然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在喜歡的人面前,石頭用盡全力說了一句:「好疼啊!」


佟莉想到了石頭送給他的糖,而她因為帶著手套又因為慌亂雙手一直顫抖半天剝不開糖紙,低聲罵出那句:CNM。


一句髒話,表達了一切的情緒。

這是一個女軍的鐵血柔情。


而石頭在含住糖之後,就斷了呼吸。佟莉的眼淚在眼眶打轉,她緊緊地抱著他說:「石頭,我們回家!」


看到這裡,我再也綳不住了,瞬間淚奔。



軍人之間的愛情,沒有過多的談情說愛,卻又彼此心照不宣。沒有什麼語言能好好去描述佟莉和石頭之間的感情,但是他們的感情卻是整部影片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走出影院,路邊街燈閃爍,居民樓的窗戶里家家都透出溫暖的燈光,情侶們手拉著手走在路邊。這種司空見慣的場景總讓人覺得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然而事實上我們只是生活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在我們和平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血肉之軀為我們用生命擋住了戰爭和黑暗


2017年5月2日,寧德一民房失火,消防員姚為君為救一95歲老人犧牲,年僅23歲;



2016年7月9日,福建某團炮兵營班長劉景泰為營救一名陷入泥潭的群眾犧牲,年僅22歲;



2016年6月4日,雲南省軍區掃雷戰士程俊輝在執行人工搜排任務時犧牲,年僅22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4.6萬子弟兵晝夜兼程趕往地震中心,空降兵某部15名戰士,寫下請戰書,立下生死狀前往通訊中斷的茂縣......




地震、抗洪、爆炸、撤僑,一群又一群二十齣頭的年輕人,穿著迷彩綠逆著人群為人民搭出了「生命通道」。比紅海行動更英勇的,應當是這些我們身邊的戰士。正值青春的他們哪一個不是自己父母的心頭肉呢?但是關鍵時刻,他們卻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


中國無戰事,軍人有犧牲。


致敬中國軍人!


致敬我們身邊的戰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所有的妖怪,都藏在人的心裡
那些愛作詩的女鬼怪們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