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山傳統村落記憶

博山傳統村落記憶

五福峪村,因位於五福山中而得名,民國初年有13個自然村,分為四里,有「一峪四里十三庄」之稱。據考,立村年代當在明萬曆年間。

五福峪村在20世紀40年代初,人口只有1000人,來歷是有一翟姓村民出生時正好湊齊五福峪村1000人,所以取乳名「翟千子」。在20世紀人民公社化時期為一個生產大隊,轄14個生產小隊,人口最多時的1990年有2300人,現在常住人口不足1200人,以楊、翟、馬、鄭姓人口最多。五福峪村的13個自然村都藏在五福山中,從北面峪口到最南面的小車溝溜盡頭有6千米之深,在抗日戰爭年代是老革命根據地,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六軍總隊部舊址(北廟)保存完好。文物古迹有楊家四合院、東崖頭石街,還有記載民間傳說的廉頗死在「五斧峪」的廉頗墓碑。

據《顏神鎮志?山川古迹》載:「五福山,在鎮東南四十里。」查清康熙九年(1670)「青州府益都縣顏神鎮地名圖」僅載自然村名李家莊、林東(現今的自然村嶺東)。清乾隆十八年(1753)「青州府博山縣地名圖」載自然村李家莊、林東、翟家莊、楊家莊、馬家莊。清宣統二年(1910)行自治制,記錄村名為「五福峪」,屬博山縣第四區德化鄉,這是迄今為止能夠查到的最早用文字正式記載五福峪村名的史料。1917年,五福峪村屬於博山縣第四區五福峪鄉。五福峪村還有兩個別名:一是因位於郭庄村南面,在郭庄一帶俗稱五福峪叫「南峪」;二是因淄河南岸的山谷都是口朝北,水向北流,而楊家莊北峪在北面「封口」,流水須先向南倒流,繞過回頭山(也叫轉頭山、龍灣頂)後才向北淌入淄河,形如倒立的「擔杖鉤子」,這在南邊的下庄一帶俗稱五福峪叫「倒溝峪」。

取村名五福峪,比較認同的答案是據《辭源》中對「五福」一詞的條款解釋:五福,舊時所說的五種幸福。《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命終。」宋歐陽修詩:「事國一心勤以瘁,還家五福壽而康」。

(廉頗墓碑)

五福峪村,在民間傳說是由「五斧峪」諧音演變而來的。考證其來歷,則是源於當地民間廣泛流傳的「廉頗死在五斧峪」的傳說故事。故事梗概是:相傳,戰國後期,趙國大將廉頗率兵抗秦退至淄河灘以南,連過「白家地」「史家堰」「北蠶場」(諧音分別是敗家地、失甲堰、悲慘場),來到 「五斧山」中的「五斧峪」,因「一鐮難敵五斧」,又沒有問到核桃峪(諧音活逃峪),而是問到了東邊的「死老婆峪」(諧音死老頗峪),遂拔劍自刎於如今的馬家莊附近。因為廉頗是忠良將,死後又化神保護一方百姓,人們認為這是「五斧」犯了大將廉頗之名諱, 遂將村名「五斧峪」改為「五福峪」,也把西面的「五斧山」改為「五福山」了。不知何年,還在翟家莊東面的元寶山下修建了供奉「廉頗老爺」的南廟。到了1938年,鄉民又特意在馬家莊東的一堆「古壟」 前(故事傳說中的廉頗墓)立了一座石碑,並由鄰村鄭家莊秀才李方平撰文,里人楊長溎書丹,正面刻有「趙上將軍廉頗之墓」。

清道光丙申歲貢生、顏山孫氏後裔、年逾七十被選為鄒縣教諭的孫崇祚曾作《五斧峪》詩一首:那知曲折幾彎環,洞壑煙嵐不世間。轉過溪頭歘縱目,豁然湧出岳陽山。

五福峪村,西、南、東三面環山,西面是五福山主峰大北頂,海拔575.2米(一山二峰,大西頂還略高些),南面是海拔613米的大五畝頂,東面是海拔619米的大東頂和海拔596.9米的東泥灣頂。民間都說,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五福峪,十三村」之傳說,分別分散在如同「川」字形的西、中、東三條大山溜里,號稱「一峪四里十三庄」,分別是:楊家莊、翟家莊、王家北坡、前懷子(前槐)、馬家莊、東崖頭、西崖頭、鄭家莊、小東崖、李家莊、尹家莊、上嶺東、下嶺東,多數以居民姓氏而得名,也有的以居住地勢加方位而得名,村民戲稱五福峪村叫「五福峪聯邦共和村」。

藏在最西邊山溜里的有楊家莊、 翟家莊、王家北坡三個自然村,也是五福峪村的別名——「倒溝峪」出處的地理位置所在。

楊家莊,以楊氏最早遷來居住得名,位於五福峪村最西邊的楊家莊北峪里。1932年《續修楊氏族譜》載,吾楊氏始祖於明洪武初年,後遷益都西山洪山口庄,十二世祖諱付久,遷於五福峪楊家莊定居。據此推斷,當建村於清初。楊家莊在民國年間屬於五福峪村一里,人口最多時有400多人,人民公社化時期分為3個生產小隊。比較古老的民居是楊家四合院,屬於典型的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築風格,東西南北各3 間,按東南大門西南欄,北為上房屋布局。從青磚侵蝕程度來看,北屋建築年代最早。大門脊檁文字記載清楚,建於1924年,建築主人是楊在臣。該四合院保存完好,現在繼承人是其曾孫楊寬廣。

翟家莊,位於楊家莊以南的元寶山下,因翟氏遷來最早、人口最多而得名。清嘉慶七年(1802)《續修翟氏族譜》載:「吾翟氏始祖系直隸棗強人也。自明初遷於安徽,又遷於西河鎮,後遷於益都縣洪山口庄。十世祖諱曰,遷於五福峪翟家莊定居。」據此推算,當於明末清初建村。翟家莊在民國年間屬於五福峪村二里,人口最多時有400多人,人民公社化時期加上王家北坡共分為3個生產小隊。

王家北坡,因居民大都姓王,又位於龍灣頂之下的陽坡,且在翟家莊以北而得名。1938年2 月,在中共博山特支負責人張敬燾和省委特派員譚克平的協助下,在五福峪村組建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六軍第一總隊,由徐化魯任總隊長、五福峪村人鄭興任參謀長,後分別編入八路軍四支隊和三支隊。總隊部成立舊址就位於王家北坡的北廟。新中國成立後,曾闢為五福峪村小學,現為民居。

若走進中間山溜,從獨家山以北的五福峪口至最東南面的小車溝溜盡頭,少說也有6千米之長,其中,從獨家山至核桃峪溜口是五福峪自然村的集中地帶,有馬家莊、東崖頭、西崖頭、前懷子(前槐)、鄭家莊、小東崖、李家莊、尹家莊八個自然村。

馬家莊,因馬氏遷來最早、人口最多而得名。又因村落建在一條山溝的兩旁,也叫馬家溝。人口最多時有300多人,人民公社化時期分為兩個生產小隊。民間傳說中的「廉頗死在五斧峪」的廉頗殉難處就在馬家莊南頭的核桃峪口,而廉頗墓就在馬家莊的北頭。

東崖頭,因村落位於一條山溝的土崖頭之上,且又位居東面而得名,人口最多時有200口人,人民公社化時期分為一個生產小隊。東崖頭石街是過去從東崖頭至馬家莊的「大道」。此石街順山勢用青石板鋪設,路面呈簸箕狀,中間寬而平,兩邊略高,建於民國初年,大部分石街在改造安裝自來水管道時被破壞,或被用水泥硬化路面所代替,現今保存比較完整的還有200餘米。

西崖頭,與東崖頭隔一條山溝相望,人口最多時有260口人,人民公社化時期分為兩個生產小隊。

前懷子,位於龍灣頂(轉頭山)山腳下,因村落很小,僅有鄭氏幾戶人家居住,看山勢地勢就如同人們張開雙臂抱在懷裡,因處陽坡,故名前懷子。又因這裡早年有兩棵古老的國槐, 轉過山頭先看到這兩棵老槐樹,人們又俗稱前槐。

馬家莊、東崖頭、西崖頭、前懷子在民國年間屬於五福峪村三里。

鄭家莊,早年也叫鄭家峪,因鄭氏遷來最早、人口最多而得名。又因位於摞峪嶺以西,民間俗稱嶺西。人口最多時有170人,人民公社化時期分為一個生產小隊。

小東崖,位於鄭家莊東面的山崖上,只有三五戶人家居住,故名小東崖。這裡是鄭興烈士的殉難處。鄭興(1885—1940),又名鄭漢卿,鄭家莊人。1938年2月,作為主要發起人之一,在五福峪村組建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六軍第一總隊,任參謀長,後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參謀長。1940年4月,在小東崖家中被誤殺。1979年2月,中共山東省委作出決定,為鄭興同志恢複名譽,省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其墳墓在鄭家莊南首,碑文由與其一塊共事過的山東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張敬燾題寫。

(東崖頭石板街)

李家莊和尹家莊,位於五福峪村入口處的獨家山( 也稱獨角山)之陽,都以居住姓氏得名,早年兩村之間尚有一段距離,隨著人口增多,兩個自然村中間僅隔著一個很大的場園,李家莊在西,尹家莊在東。兩個自然村共有150口人,在人民公社化時期為一個生產隊。如今已經成為一個自然村,統稱李家莊。按地勢高低又因在五福峪村的最下游,民間又俗稱下庄。清光緒十三年(1887)《李氏族譜》載:始祖諱失考,相傳明洪武年間,自冀州遷淄川菜園庄,十世祖始遷五福峪李家莊。據此推斷,當在明萬曆年間建村。

上嶺東和下嶺東,位於五福峪村的最東邊,這條山溜叫於家溜,有上嶺東、下嶺東兩個自然村, 因都位於摞峪嶺的東邊而統稱嶺東。上嶺東因位於南面,過去人們俗稱「南關」。據考,嶺東村以房姓遷來居住最早,在於家溜建有山神廟,年代久遠無考,其後依次為丁、韓、趙姓遷入居住。兩個自然村人口最多時有130人,為一個生產小隊。現在已有半數以上的村民遷到位於五福峪村口處的新村居住,尤其是上嶺東即將成為消失的村莊。

上嶺東、下嶺東、鄭家莊、小東崖、李家莊、尹家莊在民國年間屬於五福峪村四里。

五福峪村整個村落都藏在五福山中,村落分散而隱蔽,在抗日戰爭年代是老革命根據地,在博山範圍內,這個村有「三多」:新中國成立前參軍入伍的人員多、烈士多(共有29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人數多。

在五福峪村中部山峰龍灣頂上,有一處大約建於清咸豐年間及以後續修的石圩子,民間俗稱龍灣頂石寨,據考為五福峪村村民為防捻軍侵襲及日後躲避匪患所建。石圩周長近400米,南邊牆體最高處達6米以上,上有垛口,平均1米多寬,內側修有便於防守和行走的內牆,圩內大約有近百間石屋牆基,東門、北門、南門殘牆尚存。

五福峪屬於青石山區,三面環山,地域小氣候特徵明顯,土壤富含有機質,生物資源具有多樣性,在發展生態農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種植地瓜歷史悠久,地瓜產量較高, 正常年份年產量可達到100萬公斤以上,品質又好,種植過程中也不使用任何農藥,屬於純天然有機食品,「五福峪地瓜」在博山區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五福峪村早年屬於嚴重缺水村,飲用水僅靠挖旱池儲蓄天然降水來維持。每逢大旱之年, 用扎柳枝架祈雨成為該村的特色民俗,壯勞力抬著柳枝架,婦女們手打破雨傘,揮舞破草帽, 喊著祈雨號子,三五百人的祈雨隊伍,浩浩蕩蕩,沿途路經郭庄、高庄,一直到泉河頭老龍灣焚香膜拜。在博山南部山區,民間有「祈雨待要下,必見五福峪的柳枝架」之傳說,這也是村民給村西山頂凹處的一個儲存天然降水的泥灣子起了個吉祥的名字——「龍灣」的由來,泥灣頂也由此變成了「龍灣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山的記憶 的精彩文章:

【顏山孝水】盼年

TAG:博山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