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份送給孩子的禮物:季羨林的「二十大觀」

一份送給孩子的禮物:季羨林的「二十大觀」

文章作者杜文忠,為季羨林先生的學生

送給十歲孫女的生日禮物

季羨林「二十大觀」

作者 || 杜文忠

季羨林「二十大觀」

季羨林,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生於1911年,卒於2009年,享年98歲。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學者。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季羨林著作等身,為中華文化和人類文化留下眾多精神財富,季老的諸多瑰麗思想時常令我心靈震憾。朋友問:「你受到季羨林什麼影響」?我把季老親自對我講的和我從書中讀到的,概括為以下「二十大觀」,與朋友和讀者分享。

01

季老的愛國觀

季老認為,人有兩個母親,祖國也是母親,一是生母,二是養母。中國的人文精神是什麼?一是愛國,二是有骨氣。北大的優良傳統是根深蒂固的愛國主義。有人主張,北大的優良傳統是革命。其實真正的革命還不是為了愛國?不愛國,革命幹嘛呢?

季老說,我身上的優點不多,唯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我將來變成了灰,我的每一個灰粒也都會是愛國的。愛國和勤奮,我占這兩條。季老1946年留德回國後向大地磕頭。季老為別人題字「愛國、孝老、尊師、重友」最多,不下百遍。

02

季老的敬老觀

季老說,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紅高梁)。

03

季老的立志觀

我曾與原邢台市委副書記王三堂一起拜訪季老,三堂問季老:「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季老回答:人生必須立志,立了志沒有實現不了的。毛主席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而共產黨就最講「認真」。

季老多次為人題寫宋代學者張載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季老還曾題詞:「志當存高遠,心不外平常。」

04

季老的關愛晚輩觀

季老認為,要盡量多為別人著想,少考慮自己的得失;要多為下一代操心,少考慮個人名利。他對青年的要求有求必應——作者請季老為《內丘縣誌》題詞,僅3天就寄來,令人驚嘆。

作者曾六次拜訪季老,深切感受到季老對晚輩的關愛之情。

杜文忠去301醫院看望季羨林恩師

我的兩位朋友和兩個兒子拜訪季老,受益匪淺。季老得知我52歲,說:「你是上午10點鐘的太陽,如日中天,大有作為。」季老為我贈書,題詞「自強不息」。我的兩位朋友都曾兩次拜訪季老,受到很大影響,後來取得的進步令人欽羨。

三堂同志在市領導崗位,堅持寫日記多年不輟。《三堂日記》,我全家閱賞,連上小學的孫女都會讀、愛讀。季老曾為三堂同志贈書《我的心是一面鏡子》和題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給予他終生力量。

當年,三堂的兒子王乾正在讀高三,未能前來,季老也為他贈書並題詞:「王乾小友:有志者事竟成。」臨分手,季老說:「請代我向王乾問好。」讓大家感動。

當年,原臨城縣紀委書記柳金鐘攜8歲兒子柳楠松來訪。我對季老說:「這位小朋友想考北大。」季老馬上親切地把楠松抱在懷中說:「到那時,咱倆就是校友了。」楠松為我們拍照,季老微笑地稱他為「小參謀長」。楠松大學畢業後,在鄉鎮工作,喜好讀書,之後通過公務員考試,調省直工作。「季爺爺」成了他的啟蒙老師和終生榜樣。

柳金鐘帶去季老一冊書,季老為他題寫「自強不息」。柳金鐘把與季老的合影放大,掛在辦公室,以激勵自己。他在任邢台市林業局長和環保局長時,分別主編出版《邢台古樹名木》和《環境友好的邢台》,推動了工作和對外宣傳。任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中,工作評比全省名列前茅。

季老總是鼓勵晚輩上進,教育他們珍惜青春年華,認識學習與工作意義,懂得掌握本領的重要,從而報效國家,把愛國變為具體行動。

05

季老的好人觀

季老的學生、我的老同學梁志剛,在他的大作《人中麟鳳季羨林》序言中,引用季老兩段膾炙人口的話: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須實現人生的價值,才對得起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他多次強調要做有道德的人,他說: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

季老曾說,一個人為他人著想若能達到百分之六十,他就是一個好人。當然為他人著想的越多,水平就越高。

06

季老的做人觀

我喜歡的人約略是這樣的: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嘩眾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豪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能夠多為別人考慮;最重要的是能分清是非,又敢分清;從而敢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嫉惡如仇;關鍵是一個「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的表現,當然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共十一條。

07

季老的生活觀

季老說,不閑著,不挑食,不生氣,不嘀咕。不嘀咕是指沒有什麼想不開的事,從來不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臉,永遠保持平和向上的心態

08

季老的德育觀

季老說,我想教給年輕人的無非是:熱愛祖國、熱愛人類、熱愛生命、熱愛自然。我認為這四個「熱愛」是眾德之首。有了這四個「熱愛」,國家必能富強,世界必能和平,人類與大自然總能和諧,人類前途總能輝煌。

09

季老的勤奮觀

季老說,我的經驗壓縮成兩個字,就是「勤奮」,即爭分奪秒,念念不忘。靈感這東西不能說沒有,但是,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勤奮出靈感。耄耋之年的季老說:「我靠一枝筆和一張紙生活,每天工作8小時,每天寫幾千字不成問題。

10

季老的時間觀

季老說,我現在不敢放鬆一分一秒,如果稍有放鬆,靜夜自思,會感到十分痛苦,好像犯了什麼罪,好像在慢性自殺。我恨不能每天有48個小時,好來完成我預期要完成的工作。我每天4點半起床,堅持了幾十年。

11

季老的健身觀

季老說,我認為腦勤尤其重要。千萬不要讓腦筋懶惰,腦筋要永遠不停地思考問題。

12

季老的處世觀

季老認為,人活在世上,必須要處理好三個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個人中心思想與感情矛盾的平衡關係。

?

13

季老的「天人合一」觀

季老認為,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破壞自然就是損害人類自身。人類和大自然不能成為敵人,而是應該成為朋友。

14

季老的世界觀

季老認為,人類要有世界眼光,做一個世界人。我們要問自己:做好這個準備了沒有?中國人民不僅需要了解中國文明,也需要了解世界文明。

15

季老的讀書觀

季老認為,「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古今中外,人們之所以要讀書,其目的不出兩端:一是從書中尋求智慧,尋求真理;二是從書中尋求快樂。書能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智慧,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希望。誰讀我的書,我就謝謝誰。

16

季老的寫作觀

季老認為,凡是沒有真正使自己感動的事物,決不下筆去寫。寫出的東西連自己都不能感動,如何能感動別人呢?有了真情實感,才能有感人的文章,寫文章,思想必須是深而高,再濟之以文采,這樣才能感動人、影響人。

寫文章預先要有個揣摩過程。寫文章必須是說真話,不能說假話。作者對季老說:「您提出的『四個不寫』真好。」不真正感動不寫,不真實不寫,不成熟不寫,不能充分論證不寫。季老微笑地說:「不說假話。」

季老說:「我最大的『野心』,是用引文構成一部偉大著作。」這一思想激勵我摘錄格言幾千條,寫出《玫瑰花園》一書,受到多位朋友喜愛,廣宗縣老幹部肖寶智說:「此書很有吸引力,我一口氣讀了8遍!」作者本人感到非常欣慰!

?

17

季老的年齡觀

季老認為,人60歲時正是業務成熟的時候。社會科學的研究,不靠天才火花一時的迸發,而靠長期積累。一個人到了60多歲退休的關頭,往往是知識積累和資料積累達到爐火純青的時候,一旦退下,對國家和個人都是一個損失。他認為,真正的老年是80歲開始的。而我在學術研究上,衝刺起點是在80歲以後。

季老曾說,印度人說人生有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作者命名並分期:養教期——0歲至25歲;前貢期——25歲至60歲;中貢期——60歲至120歲;後貢期——辭世之後。季老的中貢期貢獻卓越,甚至超過前貢期,為無限的後貢期「立功、立德、立言」打下基礎。

18

季老的文化觀

中國文化觀:季老認為,中國文化的特點可以歸納如下:唯求實用,不尚玄虛;貌似淺顯,實亦邃密;整體思考,枝葉兼及;允執厥中,不務偏激。最大的特點還在有極大的包容性。大海能納百川,所以才成其為大。

人類文化觀:季老認為,人類文化分為四個體系: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自古希臘、羅馬至今的歐美文化體系。前三者共組成東方文化體系,後一者為西方文化體系。季老為東方民族振興和東方文化的復興吶喊,提出東西文化的變遷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季老講文化交流往往經過四個階段:進入、碰撞、適應、融合。

19

季老的東西方思維模式觀

西方思維模式的基礎是分析,什麼東西都分析,一分為二,萬世不竭。東方呢,思維模式是綜合,即整體概念、普遍聯繫。

20

季老的語言觀

大學生必須掌握好一門外語。聽、說、寫、讀、譯,五會,一會不行,二會不行,三會、四會也不行,必須五會。有了一門外語,研究學問,出國參加學術會議,都有好處。英語現在實際上是世界語,會了英語,走遍世界不困難。

季老那激蕩人心的美好思想太多了!

小學五年級的孫女告訴我,她們課本中有一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季老與幼童的訪談文章。她的語文老師說:「你爺爺見過季羨林。」令我自豪。

季老寫道,他上小學時,叔父為他選編《課侄選文》,講授時,叔父坐著,他站著,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今天,我用季老的方法,又用季老思想,為孫女選編了這冊家庭課本——生日禮物。我不要求孫女站著聽我講解,只要求孫女從10 周歲開始,每年過生日,都要學習這份禮物。

這是季老的人生總結和寶貴經驗,更是季老對青少年成長的諄諄教誨,又是爺爺對孫輩的愛護和關心。願孫女要把文中的每條思想都學懂、背熟、記牢、做到,從而創造輝煌人生。

國學大師任繼愈寫到,他小學就讀完了《四書五經》,為日後成長起到奠基作用。今天的高年級小學生和初中生,如都能發揚季老這些文化瑰寶,定能迎來光輝燦爛的明天。

寫於邢台 2017年10月22日

征 稿

投稿作品可以是作者在個人博客、公眾號等發布過的內容,但不得在其他媒體(包括報刊、廣播電視、新媒體等)發表過。

經作者授權可開通打賞,打賞收入全部歸作者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排版:孫芳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羨林國學講堂 的精彩文章: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百歲饒公仙逝:以一己之力勾勒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輪廓

TAG:季羨林國學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