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風暴」救援行動宣告失敗,德國最精銳重裝兵團失去最後希望

「冬季風暴」救援行動宣告失敗,德國最精銳重裝兵團失去最後希望

春哥聊二戰

【春哥註:一部二戰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整部二戰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千萬靈魂,又會感到無助和絕望,戰爭意味著傷害和死亡。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二戰中比較著名的戰事,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1942年冬季,在蘇聯作戰的德意志國防軍救援行動原定由第4裝甲集團軍轄下的第57裝甲軍實施,該軍由弗里德里希·希凱爾將軍指揮,包括第6及第23裝甲師,和霍利特戰役集群,下轄3個步兵師及2個裝甲師(第11及第22裝甲師)。總體上,預計將有4個裝甲師、4個步兵師及3個德國空軍野戰師參與冬季風暴行動,他們將為第6集團軍打通一條臨時走廊。

德國空軍野戰師是由德國空軍及陸軍中的非戰鬥人員、總司令部職員及特別部隊組成,他們缺乏訓練、經驗豐富的軍官及應徵入伍的士兵,亦缺少反坦克炮及高射炮。指派參與救援行動的人員一部份由於往前線之交通運輸困難而沒有到達;一些原本被轉而給頓河集團軍指揮的單位亦被原來的指揮官留下來,而頓河集團軍中的一些單位由於在之前數個月的戰事中損失慘重而沒有能力執行進攻行動,同時很多新組建的部隊亦未能準時到達。儘管老帥曼斯坦因經驗豐富,戰場嗅覺靈敏,但無奈就是這樣一個危急的局面,他也沒有過多的辦法。

1942年12月27日,蘇聯紅軍發動強大反擊將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擊退150~200公里,終於使其退回了原來的陣地,迫使德軍統帥部最後放棄解救被圍集團的企圖,曼斯坦因的「冬季風暴」宣告失敗。

當時溫度已降到零下45攝氏度。伏爾加河面的冰層逐漸變厚,因此蘇聯紅軍可以更加便利地補給己方部隊。而包圍圈中的德第6集團軍的空運補給越來越少,平均每天不到100噸。德第6集團軍瀕於彈盡糧絕的境地。口糧的分配已減到了能夠維持生活的標準之下;炮兵的彈藥開始感到缺乏;醫藥品和燃料都已經用盡;數千人患上傷寒和痢疾,而凍傷的人就更多,每天都有數千名士兵死於飢餓、嚴寒和營養失調。一些軍官試圖說服保盧斯不顧希特勒的命令而迅速突圍。但是保盧斯害怕背上違抗軍令的罪名,因此堅持按兵不動。

1942年12月29日,保盧斯派第14軍軍長漢斯·瓦倫丁·胡貝飛出包圍圈去晉見希特勒,把第6集團軍的情況當面向元首彙報。但希特勒還是命令第6集團軍死守斯大林格勒,直到1943年春天為止,這個決定最終葬送了第六集團軍。同日,由於蔡茨勒的一再要求,希特勒終於同意把A集團軍群從高加索撤出。

1943年1月,蘇聯紅軍發起了又一輪攻勢,代號為「木星行動」,試圖突破頓河地區的義大利軍防線,並攻取羅斯托夫。如果這次行動成功,德軍南部集團軍的余部將被完全圍困在高加索地區。蘇聯紅軍雖然始終未能接近羅斯托夫,但是這次行動迫使德軍與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內的德軍相隔250公里以上的距離。事實上,第6集團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增援。

1943年1月8日,蘇頓河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中將向德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上將發出最後通牒,敦促其投降。保盧斯電告希特勒,要求准予他相機行事,被駁回。

10日,羅科索夫斯基的頓河方面軍向被圍的德第6集團軍發起了代號為「指環」的進攻,深陷重圍的德軍開始從斯大林格勒郊區向城區收縮防守。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美軍代號「撕裂作戰」,志願軍精銳部隊輪番阻擊,三八線百里硝煙頓起!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