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為了提醒玩家 分級機構計劃給「微交易」遊戲增加標識

為了提醒玩家 分級機構計劃給「微交易」遊戲增加標識

作為微交易風波的回應,分級機構ESRB計劃給包含「遊戲內付費」的作品增加一個獨特的標識(標籤),這個標識將適用於那些持有「用真實貨幣購買虛擬貨品和額外獎勵」元素的遊戲,包括但不限於等級獎勵、皮膚、戰利品箱、音樂、虛擬貨幣、訂閱服務、季票,以及額外的增值服務(比如付費清除廣告)。

該標識將與人們熟悉的ESRB評級標籤分開,與此同時ESRB還開啟了一項活動,旨在強調家長對於遊戲主機的控制。

ESRB的聲明

事情可能還是與《星球大戰:前線2》引發的一系列事件有關,該作就提供需要額外付費且能開出道具的戰利品箱。更要命的是,這些道具甚至會影響虛擬角色的能力。在此之後,與政府有關的博彩委員會就開始權衡——「戰利品箱」是否符合國家針對賭博的法律。

兩周之前,夏威夷的議員們提出了法案,建議對「開箱」遊戲進行監管。之後參議員Maggie Hassan (D-N.H.)寫信質問ESRB,想要了解它們對於這些遊戲的評級策略。ESRB的董事長Patricia Vance表示:「(增加標識)只是第一步,我們將持續關注這個問題,同時將確定是否有其它的措施和方針可以落實,這顯然也是玩家社區關心的問題。」

不過,幾乎所有的3A遊戲都包含某種形式的「遊戲內付費」,比較常見的就是後續發布的可下載內容,這已經成為遊戲的一部分,也有著近十年的歷史了。而當問及ESRB的新政策是受到發行商的反對時,Vance簡短的回答到:「沒有。」

微交易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正如夏威夷州議員Chris Quinlan此前提到的那樣,它們大多與手機遊戲有著密切聯繫。然而,《中土世界:戰爭之影》、《使命召喚:二戰》、《星球大戰:前線2》幾個大作將這項服務推到了風口浪尖,同時也讓Quinlan和一部分人覺得它與賭博相關。

ESRB的Vance卻表示他很難認同這一點:「我們也曾做過調查,但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戰利品箱對孩子們有特殊影響,或是將其引向賭博的道路。我們仍然相信開箱是一種獲得虛擬道具的有趣方式,這些道具大多只是裝飾品,它們通常並非必需品。」

有趣的是,ESRB在推出這一標識之前對許多家長進行了調查,結果卻表明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不知道什麼是戰利品箱,或並不了解這一物品的真正概念。Vance說到:「我們發現家長更關心孩子們金錢支出,所以最終推出了一個為家長準備的工具,相信這也是一種管控戰利品箱的有效方式。」

來源:Polyg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時光VGtime 的精彩文章:

《白色相簿2 擴展版》新預告片 回到還是前往幸福?
《最後生還者 第二幕》的部分靈感來自Netflix的一部劇

TAG:遊戲時光VG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