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魔島:「房」幾時休

魔島:「房」幾時休

《孟子》云:「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與熊掌,相對而言,自然是熊掌更珍貴些,因此必取熊掌也。但若從飲食上而言,是否可以每日必食熊掌。(此乃比喻,熊乃國家保護動物!)想必不可,熊掌乃「大補之品」,若每日食用,身體如何消受得了。

而「魚」雖平淡無奇,不若「熊掌」之滋補,卻可以成為餐桌上的常客,日日食乃至頓頓食。且「熊掌」之稀少,而「魚」物產豐富,因此,只見以魚為食之民族,而不見以熊掌為食之民族。

如此簡單樸素的道理,卻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在面對饕餮盛宴之時,是否還能管住自己的嘴?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海南島孤懸海外,自古便是被貶謫官員和罪犯的流放之地,遠離政治、經濟中心,封建王朝鞭長莫及,因而島上經濟、文化長期落後於中原地區。建國後也一直是廣東省的一個行政區,直到1988年才脫離廣東,成立海南省。作為共和國的幼子(直到1997年,重慶市成立),剛剛成立的海南省也享受到了祖國母親的熱情關切,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加速起飛。海南島似乎一下子成為了中國最熱門的投資和就業勝地,「十萬人才下海南」和大筆資金蜂擁而至,長期貧窮落後的海南島像是個營養不良的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饕餮盛宴,哪裡管得了那麼多,只顧一個勁兒猛吃。

從引進外商成片開發引起的「洋浦風波」到1993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建省短短五年時間,海南從飛上梧桐樹的鳳凰,又重重的摔到海里成了落湯雞。1993年,全島積壓房地產項目竟佔全國的十分之一,空置商品房達450多萬平方米,大批房地產公司倒閉,泡沫之後,是600多棟「爛尾樓」、18834公頃閑置土地和800億元積壓資金。有人戲稱海南的三大景觀為:天涯、海角、爛尾樓,甚至直到2006年,政府處置積壓房地產的工作才基本結束。這場巨大的泡沫,一場史無前例的饕餮盛宴,差點將海南剛剛起步的經濟扼殺在搖籃里。大起大落之後,海南彷彿大病一場,經濟增長再次放緩,而一場「大補」即將到來。

2010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至此,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步入正軌。一場瘋狂的房地產投資再次席捲海南島。從海口到文昌,再到三亞,東線建設如火如荼,各知名海灣皆被地產公司開發殆盡。於是,敏銳的地產商們開始大規模進軍西部,人口較少、開發較晚的海南西部海灣,成為新的金山。昌江、東方等海南傳統工業區,沒有趕上海南第一批旅遊地產熱潮,因此還保留著相對原始的自然風光。特別是昌江的棋子灣,擁有「萬畝沙漠落海南」的絢麗風光,怪石嶙峋、色彩各異,是海南最美海灣之一。經過幾輪的「圈地」,恆大、開元、中南集團等地產商便佔領了棋子灣,樓盤亦如春筍般湧現。

原始的自然風光早已被高檔小區、別墅群所代替,曾經遍地的螃蟹、小魚,貝殼、棋子,都已經成了照片里的故事。而今,只見川流不息的人群,而不見昔日的安靜祥和。消失的不只是曾經鬱鬱蔥蔥的海防林,還有林中的小動物;留下的也不只是富麗堂皇的住宅和酒店,還有垃圾和污水。

就連中部山區也淪為房地產商圈地造樓的戰場,從白沙到五指山,突然間冒出了許多打著「綠色養生」旗號的住宅小區,吸引著大批候鳥老人。人向大海要地、向森林要地,與自然爭地,當高樓越建越多,綠水青山越來越少,大自然會不會把地要回來?誰也不知道,誰又說得准呢。

(此圖片來源於網路)

今年春節,海南終於成為了全國乃至全球矚目的焦點,媒體的重視甚至超過了2014年超強颱風「威馬遜」重創海南之時。因為十年一遇的大霧遇到了有史以來最瘋狂的入島自駕游,堪比建省之初的「十萬人才下海南」,如今卻是「十萬遊客」出島難。作為中國第二大島、號稱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的海南島,長期以來就處在共和國的邊緣,無論是地理區位還是經濟,或是媒體輿論,海南人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和本省的低存在感之間的矛盾,在出島學子的身上體現的十分明顯。

在感嘆海南被邊緣化的同時,又為海南日漸的標籤化而憂心。「熱帶天堂」、「旅遊勝地」、「宰客之都」,越來越火爆的海島游、熱帶游為海南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遊客,但也為面積僅3.44萬平方千米、人口不及一千萬的小島帶來了種種問題。交通擁堵、物價高漲、房價飆升,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擠壓了當地居民的生存空間,醫療、娛樂、公共基礎設施季節性供應緊張,造成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的關係惡化,特別是在公共服務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此外,文化、觀念、習俗等方面的差異,也造成了雙方的互不理解,成為矛盾的積累因素。

蓬勃發展的房地產業,為「土地財政」提供了豐沛的資金,除造就了一批「地王」和「征一代」、「征二代」外,也裝滿了貪官的口袋,最痛心的是公共資源的流失和環境破壞,綠水青山變成遍地房山,一樓更比一樓高,過度、無序的開發成了「綠色海南島」的致命傷。

更可怕的是,在新一輪的大開發中,房地產依然是主力,歷史彷彿驚人的相似…….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海南進行督察反饋,曝光了一批違規開發的地產項目,批評了某些市縣違規越權審批,化整為零、偷梁換柱,生態考核流於形式,財政上過分依賴房地產,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還記得魚與熊掌的故事嗎?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一口吃不成胖子,反而會消化不良。萬輛車輛滯留海口,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小島就這麼大,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魚雖沒有「熊掌」滋補,慢慢吃也會長大的。

2018年是海南建省三十周年,三十而立,海南也該有點自己的想法了。不能再「大進大補」,容易吃壞肚子,小口慢咽才能茁壯成長!

作者註:本文乃個人愚見,煩請各位師長、朋友不吝賜教,在此謝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30年來最差冬奧成績?張藝謀用八分鐘再次讓國人驕傲
馬太效應的深入理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