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茗:下一代區塊鏈ValueCyber將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創新動力

李茗:下一代區塊鏈ValueCyber將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創新動力

中國有關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探討其實已經進入了深水區,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區塊鏈大潮洗禮,已經形成這樣一種局面——官方在思考、民間在呼籲,業界在實踐、社會在熱議。

?

【鏈得得App重磅上線「得得專欄」——Get Knowledge Get Money ,掃碼下載App來給這些幣圈鏈圈最有思想的專業領袖瘋狂打Call吧!】

得得專欄作者簡介:李茗。區塊鏈技術專家、下一代區塊鏈ValueCyber中國技術合作方黑派科技創始人,2016年國家優秀髮明專利獎獲得者。樂視早期核心技術團隊成員,曾任樂視雲高級總監,太一雲VP等職,主導國內最早的數字貨幣開發,是將比特幣技術引入中國的技術管理人員之一,擁有27項已授權技術發明專利。

春節後有關區塊鏈的話題又開始熱絡起來,特別是昨天看到作為中國最具權威的官方媒體的《人民日報》整版發布了3篇文章介紹區塊鏈,很多人開始更加興奮,認為這對區塊鏈發展是個很大的利好。作為一個研究區塊鏈7年多的「老兵」,我當然也很興奮,但興奮點可能和很多朋友並不一樣。我對此有自己的解讀與看法,與各位分享和交流。

?

第一,《人民日報》整版介紹區塊鏈的文章,是對最近社會上區塊鏈熱的一種積極回應。

2017年底和2018年初比特幣價格的暴漲,帶動了其底層技術區塊鏈一夜之間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各種思潮迭起,形成了強大的「區塊鏈效應」,大有全民談鏈的趨勢。在此背景下,作為代表官方立場的《人民日報》等權威官方媒體對這種具有指標意義的經濟事件表達足夠的關注是非常正常的,其文章正是社會與民間的區塊鏈熱與官方媒體良性互動的結果,換句話說,是持續的區塊鏈熱潮本質上推動了《人民日報》整版文章的出爐。

第二,《人民日報》無疑傳達了官方對區塊鏈的態度。

《人民日報》發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選題、采寫、編輯、上版、畫版、簽片等流程都有嚴格的把控。整版介紹一種經濟現象的文章更是需要比較嚴謹的編輯邏輯,所以三篇區塊鏈文章能同時在《人民日報》上進行整版介紹,無疑是獲得了足夠的內部認可。特別是裡面引用的一些學者的態度,無疑起到了一種政治導向以及輿論引導的作用。換言之,這些文章是要明白無誤地告訴讀者,官方支持什麼樣的區塊鏈技術,反對什麼樣的區塊鏈炒作。因此文章值得區塊鏈從業者仔細閱讀及思考。

第三,讀《人民日報》的文章,要真正讀懂中心思想。

先看看《人民日報》經濟版整版刊發的文章標題《三問區塊鏈》、《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及《做數字經濟領跑者》。三問是主稿,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把區塊鏈的來龍去脈通過記者采寫學者和業內人士的觀點表達清楚,提到其風險,也肯定了其價值。兩篇配稿則通過專家撰文明白肯定和呼籲中國要在區塊鏈大潮中抓住機遇。從標題就看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實不光是經濟版,此前《人民日報》的國際版也曾用一個整版介紹過區塊鏈現象。那是2017年1月10日國際視野版面,以介紹杭州G20峰會達成數字經濟共識為引言,來表達《區塊鏈,讓價值互聯網露出曙光》,並配發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的文章《發力起跑線、淬火成刀劍》,提到如果重視程度不夠,很可能在這波創新浪潮中落後。

?

一年來兩版文章的介紹區塊鏈,很明顯傳達出的一個越來越強的信息與信號,那就是中國需要在區塊鏈發展大潮中引領潮流與時代,最好能形成帶有深刻中國烙印的、引領全球的區塊鏈技術與區塊鏈應用,而非利用區塊鏈作為噱頭去炒作甚至去詐騙。

看《人民日報》的文章一定要看到字裡行間的這層意思,而不是單純的認為《人民日報》發文就是官方支持區塊鏈發展,這樣的理解有點片面,也太不深刻,估計《人民日報》的編輯們也會稍稍不滿吧。

文章有呼籲中國引領全球區塊鏈健康發展這層意思嗎?當然有。

比如《三問區塊鏈》的最後幾段明顯表達了文章主旨,特別是引用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研究員王鈞的說法——目前主流的區塊鏈技術平台均發源於國外,國內的區塊鏈技術服務商要耐心地從底層開發做起,做到技術自主可控,爭取引領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

這是讓我最興奮的一句話。

為什麼?因為我們正在研發的區塊鏈底層公鏈ValueCyber,就是完全使用我們中國的技術與專利,超越第一代區塊鏈比特幣技術與第二代區塊鏈以太坊技術的優劣勢,以價值-債務網路為核心、並足以承載實體經濟的區塊鏈3.0研發體系。而ValueCyber的架構師就是清華大學的本碩博連讀生,並曾在中科院和中國知名互聯網企業工作。

從《人民日報》的文章中我看到了ValueCyber符合國家對區塊鏈的支持方向,因而對今後的研發更加充滿信心。相信很多深耕中國技術研發區塊鏈底層公鏈的朋友們,看到《人民日報》的文章後,肯定有和我一樣的態度與思考。

在我看來,中國有關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探討其實已經進入了深水區,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區塊鏈大潮洗禮,已經形成這樣一種局面——官方在思考、民間在呼籲,業界在實踐、社會在熱議。特別是最近被熱炒的「三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里,任何討論都能成為關注的焦點。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里巴巴首席戰略官曾鳴2月21日凌晨在「三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里的分享和交流。鏈得得整理出他的發言,曾鳴認為區塊鏈提供了「網狀協同」的底層技術支持,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創新和價值創造動力。曾鳴的觀點,無疑也是《人民日報》文章里專家學者們要表達的態度。

自然,這也與我們研發的下一代底層區塊鏈ValueCyber的觀點也不謀而合。我們認為如果把比特幣比作「一個點」、以太坊比作「一條線」,那麼ValueCyber區塊鏈項目就是構建完整生態的 「一個面」。面就是網狀結構,或者說也像是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充滿枝枝叉叉,這才能讓它枝繁葉茂。

相信在《人民日報》發文後,官方、民間、業界、社會,將逐漸找到一個有關區塊鏈研發與拓展的最大公約數,形成各界都能認同的共識,推動中國技術為基礎的底層區塊鏈項目越來越受重視,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Station 的精彩文章:

TAG:MSt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