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定要告訴爸媽的事—關於中風

一定要告訴爸媽的事—關於中風

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風的死亡率也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

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為常見。

無論是出血性腦中風還是缺血性腦中風,對精密的中樞神經系統都是災難性的,嚴重者短期內可導致患者意識喪失亡、昏迷不醒並發肺部感染等。即使急性期中風沒有導致死亡,也會對大腦各方面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例如不能說話、說話不清、肢體癱瘓、喪失行動力、智力下降等嚴重後遺症。

現代社會中風是非常常見的,尤其在老年人群當中尤為多發,有很多人在出現中風後,卻依然不知道中風是怎麼引起的?


(1)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是腦中風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見的。

(2)心臟病,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風濕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均有可能產生附壁血栓,當出現心力衰竭或房顫時,促使血栓脫落,流至腦動脈而發生栓塞。

(3)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腦膜、腦血管,或單獨侵犯腦血管引起腦動脈炎,如化膿性、結核性、黴菌性炎症和風濕病等,均可引起腦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細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腦血管病。少數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

(6)代謝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與腦血管病關係密切。

(7)各種外傷、中毒、腦瘤、腦腫瘤放射治療以後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

另外,氣溫變化,環境、情緒的改變,過度緊張、疲勞等也是腦中風的原因。吸煙、過度飲酒者中風發病率也會大大增加。


哈欠連綿: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口吃:流涎癥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

一過黑蒙: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有噁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最近,挪威醫生科蒂在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發現11例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視物模糊: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科蒂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7例為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鬍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至2分鐘後完全恢復。這是由於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3至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凡出現以上徵兆之一者,都應及早檢查,明確診斷後,進行系統治療,才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很多人都認為這些健康教育平淡無奇,報以愛答不理的態度,繼續抽煙喝酒,大魚大肉,麻痹自己。但其實在醫院裡,可以見到太多因為當初不重視而後悔的病人。

健康其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大家把自己的健康當回事,不要到悲劇發生了才後悔。也希望爸媽健健康康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風 的精彩文章:

控制食鹽量可預防中風嗎?
家裡老人突然中風的急救措施

TAG: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