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脈粥樣硬化——伴隨一生的風險

動脈粥樣硬化——伴隨一生的風險

一、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指動脈發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變,可引起動脈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窄,最終可導致冠心病、腦梗死、外周血管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由於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二、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是?

動脈粥樣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發病機制複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和大量吸煙,還有糖尿病、肥胖和遺傳因素等。

(1)高血壓:高壓血流長期衝擊動脈壁引起動脈內膜機械性損傷,造成血脂易在動脈壁沉積,形成脂肪斑塊並造成動脈硬化狹窄。血壓不控制,心肌梗塞發生率約提高2~3倍,腦中風則約4倍。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3)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謝會出現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稱做脂蛋白)會產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

(4)抽煙:香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煙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5)缺少運動: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餘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壁。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狀動脈硬化。

(6)肥胖: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心臟負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機率也較高,因而增加粥狀動脈硬化風險。肥胖,易促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島素阻抵抗症候群。

(7)過大壓力:人會因為壓力而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於是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傷害動脈血管內壁。

(8)家族史: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發生動脈硬化疾病遺傳,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嚴重高膽固醇血症,迭積在血液中,進而促發動脈硬化發生。有的是早發性高血壓,或是容易發生血栓等。

三、動脈粥樣硬化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關於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目前較為公認的解釋是「損傷反應假說」。

具體可以簡述成以下這樣一個過程:由於高血壓、吸煙、糖尿病等原因,血管的內皮逐漸受到侵襲損傷,而流動血液中的脂質、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就通過受傷內皮的縫隙進入到內皮下間隙,在這裡LDL被氧化成氧化LDL(Ox-LDL),一種叫巨噬細胞的細胞吞噬這些脂質,形成了一種叫泡沫細胞的細胞,而泡沫細胞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久而久之,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嚴重,就會導致上述最嚴重的致命性疾病的爆發。

四、動脈粥樣硬化的危害有多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導致的死亡不斷減少,而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導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動脈硬化一旦發生,就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因為全身的器官、組織都需要血液的供應來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

病變的部位可以包括:腦動脈硬化,如慢性腦供血不足、腦梗塞(CV事件);心臟血管動脈硬化(即冠心病),如心絞痛、心肌梗死;腎臟血管動脈硬化,如腎功能不全、腎衰等。下肢動脈硬化可以導致腿部肌肉的供血不足而發生間歇性跛行甚至截肢。

據研究發現,一般人在20歲左右,即可開始有腦動脈彈性逐漸減退的趨勢,40歲以後逐漸明顯,50歲以後會出現早期癥狀。60歲之前,一般男性比女性多,女性過了絕經期後,發病率也開始增高。

因此,可以說動脈粥樣硬化是伴隨一生的風險。

五、怎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為了保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早期發生動脈硬化,最好從兒童時期起就要開始預防,從小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不吸煙並防「被吸煙」:戒煙是預防頸動脈硬化的第一道措施,如果一個人不吸煙,或在老年前期戒煙,那麼,發生頸動脈硬化的危險性就小得多。

合理飲食: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飲食原則是限制脂肪攝入量。攝入動物脂肪(主要含飽和脂肪酸)不宜過多,應少食肥肉、豬油、奶油或其他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系統有不利的影響,可以促進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並使形成的脂蛋白易於附著在血管壁上,有的還能引起LDL在血液中堆積,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鍛煉: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可幫助改善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和防止肥胖。

降壓、降脂:對於有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宜及早注意血壓及血脂的變化,力爭在早期採取措施治療。

六、下肢動脈閉塞症的診斷檢查

1、懷疑自己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可以根據是否出現腿酸、麻、涼、脹;足背動脈搏動是否減弱或消失;就能做出初步判斷。

2、還可以利用家庭血壓計,測算下肢踝部動脈收縮壓與上肢肱動脈收縮壓之比,也就是踝肱指數(ABI) 。

3、CT血管成像(CTA)已成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首選檢查方法,可清楚顯示動脈病變的部位、範圍、程度。明確診斷,並為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幫助。

4、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為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金標準,能確切顯示病變部位、範圍、程度、側支循環情況,延遲現象可評價遠端流出道情況。

DSA對於病變的評估及手術方式的選擇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有條件的醫院,可在造影的同時行血管腔內治療(包括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同期解決動脈病變。

七、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治療方式

北方血管病醫院採用「超導靶向定位消融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通過導管和準確的靶向定位使藥物直接作用在動脈血管內的血栓和斑塊上,直達病灶,直接溶栓、祛斑、降纖,大大提高了血管再通速度,縮短了治療過程。

超導靶向定位消融術是目前先進血管再通療法,對一些陳舊性血栓仍然有效,能夠改善全身血管的堵塞缺血狀況,使麻、涼、痛癥狀快速緩解,逐漸消失。使步行時間從幾十米延長到幾百米、幾公里,改善肢體功能,減少至殘率,並預防血栓的加重和蔓延,擴張全身血管,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式。

北方血管病醫院的「超導靶向定位消融術」已幫助數萬例患者擺脫面臨截肢的命運,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方血管病醫院 的精彩文章:

春運返程旅行途中要注意,千萬別讓"健康」放假

TAG:北方血管病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