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例前列腺癌骨髓轉移病例分享

2例前列腺癌骨髓轉移病例分享

作者: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南院區檢驗科 楊新宏

一、臨床資料

患者A,男,67歲,慢性起病。患者1年前因「排尿困難伴尿頻、尿急3年」於泌尿外科入院治療,3年前無明顯誘因尿細線、尿程端,尿滴瀝、尿分叉。伴尿頻、尿急,以尿增多(3-4次/晚)為主,無尿痛,無肉眼血尿。入院後前列腺特異抗原>100ng/ml,遊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36.950ngml,超聲引導行經直腸前列腺活檢,病理結果回報前列腺癌,全身骨顯像提示瀰漫性骨轉移,未行手術治療,於門診定期藥物治療。這次入院後骨髓穿刺塗片檢查發現大量散在或成團轉移癌細胞。

患者B,男,78歲。患者以乏力、貧血、出血為主要表現,1個半月前出血乏力,間斷鼻衄、伴尿頻、尿急、尿痛,伴黑便,伴胸悶、氣短,伴咳嗽、咳白痰,自覺發熱。胸骨壓痛,右上腹壓痛,Murphy氏征陽性。雙下肢指凹性水腫。白細胞計數10.06×10^9/L, 血紅蛋白75g/L,血小板31×10^9/L, ,網織紅細胞百分比8.7%。鐵蛋白1779.00ng/ml。前列腺特異抗原>100ng/ml,遊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50ngml。超聲引導行經直腸前列腺活檢,病理結果回報前列腺癌,骨髓穿刺塗片檢查發現大量散在或成團轉移癌細胞。

患者A的骨髓轉移癌細胞,如圖

患者B的骨髓轉移癌細胞,如圖

兩例前列腺癌患者的骨髓圖片轉移癌細胞,形態特徵如下:散在、成團、灶狀分布,裸核細胞易見;細胞圓形,大小不一,漿量豐富,藍色或淺粉色,不均勻;核圓形,可見1個、2個或多個核,染色質細緻、疏鬆;可見1至多個核仁。

註:

近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不斷升高。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數據,前列腺癌自2008 年起成為泌尿系統中發病率最高的腫瘤,其發病率在男性惡性腫瘤中排第6位,死亡率在男性惡性腫瘤中排第9位[1]。早期前列腺癌預後較好,然而一旦腫瘤進展到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mCRPC)階段,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較少,且患者平均生存期僅2~3年。

血清PSA檢測、前列腺指檢和超聲檢查是目前篩查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前列腺穿刺活檢則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金標準。 前列腺癌的分級分期是預測預後的重要依據。PSA應用於前列腺癌篩查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但仍有不足,如何更有效地篩查前列腺癌,仍是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自1979年Wang等首先從前列腺組織內分離和提純PSA以來,PSA在診斷前列腺癌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目前,PSA檢測已被廣泛應用於前列腺癌的篩選、診斷和隨訪。但PSA對前列腺癌組織並無特異性,為提高PSA在灰區(4~10 ng/ml)前列腺癌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相繼出現了PSA速度、 PSA密度(PSAD)、年齡相關PSA的正常界值、遊離 PSA與總PSA比值(f/tPSA)、複合PSA(cPSA)、cPSA與tPSA比值(c/tPSA)、cPSA密度(cPSAD)及 cPSA移行帶指數(cPSA-TZ)等指標。目前,我國多數大中型醫院已開展fPSA和tPSA檢測。由於國內尚無大規模有關PSA的研究,參考值仍沿用國外標準。

參考文獻

[1] 韓蘇軍,張思維,陳萬青,等.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現狀和流行趨勢分析 [J].臨床腫瘤雜誌,2013,18(4): 330-334.

檢驗視界網微信平台獨家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列腺 的精彩文章:

患上前列腺炎不要怕,這些常見的食物就能緩解!
警告:這4件很酷很爽的事情,其實對前列腺是種酷刑

TAG:前列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