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孔子與蘇格拉底

讀孔子與蘇格拉底

遴選時間維度,雕版雨露精華;本刊長期徵稿,只為精品!

哈哈

讀孔子與蘇格拉底

1

蒲攀

孔子與蘇格拉底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的紀錄,或許是由於「交流的無奈」,所以他們選擇了用言語傳達思想;或許是因為文字無法窮盡地表達他們,所以他們沒有著書立說,而是選擇了教書育人,通過直接的方式傳遞自己博大精深的哲學。

因此,我們只能通過他們的門徒,通過後人的記載去讀他們,去細細地品他們。也許,門徒、後人筆下的他們已經無法復歸原型,但是,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偏差,才留給我們更多的猜度和想像的空間。

捧起《論語》和《回憶蘇格拉底》有著歷史的厚重感,更有對兩位東西方偉人的不可褻瀆的神聖感,所以,如同捧著珍貴的瓷器,細細把玩,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也讓我多了幾分畏懼!且品品看吧,相信即便有所疏忽,偉人也會因為我的勇氣和用心原諒我的欠缺和無知!

東方的智慧、理性、人格與文明從孔子開始,孟子、荀子順著孔子的方向建立了東方的道德哲學。從此,中華民族巍巍而立,延綿至今。

西方的智慧、理性、人格與文明從蘇格拉底開始,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順著蘇格拉底的方向建立了西方的理性哲學。從此,古希臘綻放出流光溢彩的光輝。

子曰:

「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輸12

他們生活在近乎相同的時代,時代的腳步與呼聲喚出了東、西最高的智慧,是有關人的一切智慧。

他們不同,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國度——中華寬廣的土地孕育了孔子的中庸與平和,土地靜謐、深沉;古希臘博大的海洋滋養了蘇格拉底的理性與智慧,海洋流淌,激情。

他們有著不同的境遇——孔子成為中國追捧的偶像與宗師;蘇格拉底因為理性而被處於死刑。但是他們又有太多的相同:

孔子將「仁」作為人至高追求的境界,蘇格拉底將「善」作為終其一生的目標。

孔子認為春秋邦國的戰亂、災難在於人性、道德的墮落;蘇格拉底認為雅典民主的失敗是缺乏理性的善與道德。

孔子厚古薄今,指出賢明出於古而未存於今;蘇格拉底崇尚過去雅典人的精神意志、雄心壯志、高尚品德。

孔子周遊列國,啟發人智,幻想道德救國,無疾而終;蘇格拉底輔佐君王,用理性、道德塑造君主,幻夢破滅。

輸入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快樂的豬

一種是痛苦的人

做痛苦的人

不做快樂的豬

孔子讚頌聖人的高潔,蘇格拉底褒揚智者的高尚。

孔子弟子三千威懾中華;蘇格拉底師傳有方,震懾希臘。教育是他們一生的事業,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蘇格拉底說:「如果不受教育,好的稟賦是靠不住的」。

孔子因材施教,啟發悟性;蘇格拉底因人而異,邏輯推理助產新生。

孔子用教育洗滌罪惡,蘇格拉底用傳授凈化心靈。

孔子道德的光芒普照千秋萬代!

蘇格拉底的理性光輝滋養萬生!

身已亡,意不滅!

他們不滅的靈魂,不朽的人格在幾千年後的現代社會的上空,現代人的心中依然激蕩。

我們對他們有了太多的解讀,或成為統治者統治、愚民的工具,或成為智者永恆追求的夢想,或成為對人格自由高尚的痴狂與瘋癲……然而,無論怎樣讀,讀不完、讀不盡!唯一不變的是他們的「仁」和「善」!

子曰: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輸12

中國乃至亞洲成為儒雅的象徵,使得冒險、激進在這裡難於立足;古希臘乃至歐洲成為理性的象徵,使得非理性在這些國度里苦苦掙扎了幾千年也依舊在痛苦的呻吟。

他們的智慧不僅直指人的內心,還伸向天下。因而,他們將智慧與治國平天下結合起來,一個人的善不是善,全人類的善才是善!他們一生竭盡全力、嘔心瀝血,結果卻不免失敗。

因為哲學與政治是兩條線,可以相交,卻不能合一。哲學王、智慧王與國家領導的合一隻是他們心中一個美麗的幻夢。個人的慾望無法窮盡,國家的統治並非僅靠道德可以完成……

太多的世事紛擾無法只憑藉哲學、智慧、道德的純凈去平息,所以,他們不免失敗。他們自己沒有成為王,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認為教育更多的智慧王比自己一個人成為王更有意義;但另一方面也證實了他們夢想的破滅。

不過,失敗的只是幻夢罷了,他們的真實存在卻以智慧、以人格、以靈魂的形式流傳至今,啟發無數人的智慧、凈化無數人的靈魂,締造無數為人類造福的智者……

輸入

我與世界相遇

我自與世界相蝕

我自不辱使命

使我與眾生相聚

作者簡介

蒲攀,筆名虞子居,四川萬源人。發表有散文《和葉子的純美愛情》《紅樓夢魘》《蒼茫中原》《大明遺風》《悲情蕭關》《蘭花夢裡不變的約定》等及短微小說《殺楚》《復仇》等。

詩歌|散文|小說|藝術|評論

遴選時間維度

雕版雨露精華

本刊長期徵稿 只為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青藍 的精彩文章:

青蓮袂 《選刊》文學

TAG:何青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