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寶馬爭秀無人車 賓士搭台講區塊鏈 起底MWC汽車科技

華為寶馬爭秀無人車 賓士搭台講區塊鏈 起底MWC汽車科技

車東西 | 曉寒

Ladies and鄉親們!

今天是MWC2018世界通信展正式開幕的第二天,筆者昨日經過6個小時的暴走看完了主要的終端廠商與運營商展位,並給出了首日報道《MWC現場深度:手機電腦通通被AI,5G真來了!》。

今日,我們將關注重心放至汽車科技方面。

MWC官網數據顯示,本屆大會共有2300+展商參展,其中直接與汽車相關的共有162家,雖然只佔總數的0.7%,但是其中卻也不乏賓士、寶馬、豐田、福特、大陸等汽車行業巨頭,而寶馬甚至還在場外搭建了一個小型車廠,直接秀起無人駕駛汽車…

從某種程度上說,MWC近年來正在從一個專業的通信技術展會慢慢變成一個CES類的泛科技展會,而寶馬賓士等非常注重科技應用的汽車公司們,自然也不會錯過MWC。

經過數小時的奔波,車東西認為本屆MWC上展示出的汽車科技發展趨勢可歸納為連接、體驗和智能三大關鍵詞,整體特點是汽車的連接更快更多、體驗更舒適便利,而智能化特點也愈發明顯。


一、車聯網進化:更快更多更穩定

MWC本身就是通信展,因此連接自然是參展汽車技術的重點。逛完展館,寶馬的eSIM、英特爾的4G/5G雙模車聯網,以及大陸的手機鑰匙三個技術最讓車東西印象深刻。


在過去,車聯網技術多關注的是如何將汽車與網路連接在一起,而寶馬eSIM在關注汽車的同時,還考慮了用戶在車內打電話的問題。

寶馬eSIM有兩個通信模塊,其中一個模塊是幫助汽車的車載系統聯網,與普通車聯網系統一樣(簡稱汽車eSIM),另外一個則是用來提升車內打電話的體驗(簡稱用戶eSIM),兩者都通過汽車信號天線來與4G等公共網路進行連接。

寶馬eSIM技術演示

當用戶將手機放在中控台內的連接板上時,手機會與用戶eSIM連接,由於用戶eSIM也是通過汽車信號天線與公共網路連接,因此這時候用戶的手機就能利用功率更大的汽車信號天線與公共網路連接,能夠獲得更快的連接速度和穩定性。


目前,5G通信技術正在火熱發展之中,並將在未來10年內成為最主要的通信技術。但由於需要鋪設基站等基礎設施,因此5G網路在一開始並不能覆蓋大部分區域,公共網路的主體還需要由4G承擔。

在這樣的過渡期內,讓汽車能夠無縫適應並自動切換4G/5G網路就顯得很必要,英特爾也因此推出了一套4G/5G雙模車聯網系統。

日常行使時,車輛默認會連接覆蓋更廣的4G網路。而當車輛進入擁有5G基站的區域後,系統就會再連接上5G網路來使用其高速網路。當駛離5G基站的覆蓋區域後,車輛就會無縫換回4G網路。

英特爾4G/5G雙模技術演示

「這個技術看似很好理解,但是核心難點是如何解決4G/5G網路的無縫銜接問題,不能讓用戶感覺到網路中斷。」一位英特爾的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車東西。


眼下,分時租賃,汽車共享等服務正在迅速發展。為了適應共享這種汽車使用模式,像是寶馬DriveNow、EVCARD等共享出行服務運營商都開發了相應的車聯網模塊,允許用戶通過智能手機打開車門。

但是由於這些模塊都是後期加裝的產品,因此也會存在一些車門無法解鎖或關閉的情況,影響用戶體驗,例如車東西之前在成都體驗寶馬旗下DriveNow分時租賃汽車時,就碰到了這種情況,十分糟心。

基於這種背景,全球知名的汽車配件供應巨頭大陸也推出了完整的前裝解決方案,包括通信模塊、雲服務平台以及相應的軟體系統,寶馬這樣的整車廠在開發新車時就可直接將其考慮在內,生產出本身就具備用手機鑰匙開門的車型。

當然,這種車型不僅可以解決汽車共享行業的問題,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


在上述3項車聯網技術之外,本屆MWC上最火的車聯網技術就是5G車聯網了,像是高通、愛立信、英特爾、韓國電信等公司更是直接拿出了展車,其中英特爾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車東西,其與電裝合作的這輛豐田大霸王埃爾法此前就在日本和韓國進行過實際路測,連接速度非常穩定。

英特爾展出的5G汽車

而韓國電信更是將5G車聯網與自動駕駛汽車結合在了一起,通過5G的高速率低時延網路來給無人車傳輸高精地圖、路況分析、駕駛決策等關鍵數據。

此外,OTA升級、車內WIFI、藍牙等常見的連接技術都在本屆MWC上有所出現。


二、汽車的數字化體驗至關重要

在連接之外,更舒適更數字化的駕駛體驗是本屆MWC汽車科技發展趨勢的第二個關鍵點。

賓士在6號展館搭建了一個不小的展台,拉來了其在去年8月發布的約會神器——Smart Vision EQ Fortwo概念車和剛發布的全新A級、帶來了其在AR和AI領域的兩個小產品,甚至還搭建了一個圓形會場,請賓士的高官現場開講解AI、區塊鏈、可穿戴設備等前沿科技,好不熱鬧。

Smart Vision EQ Fortwo

賓士大講堂

但人聲鼎沸的背後,賓士這次真出的核心產品是其最新的車載人機操作系統MBUX(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

MBUX的核心亮點包括兩塊連接在一起的大號長條屏幕,支持觸摸、方向盤按鍵、中控台觸控板、語音等多種交互方式,並且支持4G連接。從車東西的現場體驗來看,這套操作系統的界面比較炫酷、邏輯清晰、反應也比較順暢。

MBUX

值得高興的是,MBUX已經率先在賓士的入門的(最便宜)A系列車型上搭載,並很有可能在今年與國內消費者見面。

賓士A級

另外一個對車載系統比較上心的汽車公司則是大眾集團旗下子公司Seat西亞特。由於西亞特是西班牙最大的汽車公司,因此每年都會在MWC上出現,有趣的是,其展位位置竟然還與去年一樣,真是耿直。

雖然已經併入大眾集團,西亞特旗下的車型與車載系統也都使用的是大眾家的模塊化產品,各品牌都是換個外殼和LOGO。但在本屆MWC上,他們還是帶來了一套新的人機交互系統模型,並且通過前面一個大屏幕讓觀眾可以模擬開車的感覺。

從現場的觀察來看,這套系統由大尺寸全液晶儀錶和一個大號中控屏幕組成,全液晶儀錶上的速度表、轉速表等元素可以自由定製,而中控屏幕則引入了觸摸操作,切換程序的過程也相當流暢。

但是,由於大眾集團已經完全實施了套娃戰術,西亞特這套炫酷好看的車載交互系統能夠利用起來還得另說。

都是車載系統,福特和豐田則帶來了手機—車機互聯技術。

通過藍牙連接後,用戶手機上的APP可以直接投射到車機大屏上使用,從而減少用戶低頭玩手機的不安全駕駛行為。

福特的手機車機互聯技術

在車東西看來,這種手機-車機互聯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取巧行為,即在車載系統不如安卓、iOS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時候,通過引入外部APP來解決車載系統孱弱無力的現狀,提升用戶體驗。

與此同時,西亞特也繼續展出了自己的用戶ID與車主APP概念,前者可以在雲端存儲用戶的座椅、後視鏡位置等信息,當用戶換一台其他的西亞特車型時,車輛自行調整相關設置。而車主APP則允許用戶遠程查看車輛信息,遠程解鎖、控制空調等。

此外,高通今年又帶來了為電動汽車研發的無線充電技術。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車東西,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與手機等產品並不相同,前者的車身與充電底座中間是有空隙的,而手機等設備則需要僅僅挨著充電座。

該工作人員表示,高通無線充電技術目前已經研發完畢,正在與汽車製造商協商量產。


三、從智能汽車到智慧交通

本屆MWC上,寶馬和華為都拿出了無人車在現場跑了幾圈。

華為那個無人車更是非常「厲害」的用了一台Mate10手機當做感知與決策模塊,狠狠的向非專業觀眾刷了一波存在感。此前更是有一位通信記者抓住華為的一個高管追問「華為什麼時候開始做無人車了?請介紹一下相關細節。」逼得華為高管硬是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華為的無人車

當然,華為此舉主要其實是想用無人車來給Mate10手機做個廣告,證明這手機的計算能力很強,能給無人車做感知做決策,各位看看就好。

另一邊的寶馬也是MWC的常客。去年其不僅是秀了一把用AppleWatch控制汽車自動泊車的技術,還把其與英特爾合作研發的自動駕駛測試車拉到了現場,並經英特爾之手大肆宣傳,成了MWC2017上最吸引眼球的汽車科技產品。

今年MWC,寶馬來了個故技重施。在6號展館外面,寶馬搭建了一個露天展台和一個小型試車場,帶來了2輛i3測試車、1輛5系,和一輛被架在頭頂的i3展示車。

寶馬展台

但悲催的是,巴塞羅那今日迎來了一次大降溫,原本溫暖的地中海海風和太陽都消失了,因此寶馬的室外展台並沒有太多人,且寶馬自己的工作人員也站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囧)。

在展台現場,寶馬並沒有像去年那樣含蓄,直接將外媒記者放上i3無人車,帶著他們在小小的場地內繞了一圈又一圈。

由於當時有外媒在體驗,因此車東西並沒有查看這輛i3的感測器情況,不過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寶馬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像其他大部分公司測試無人車時坐在主駕駛來準備時刻接管方向盤,其坐在了副駕駛的位置。

寶馬無人車實測

此舉與谷歌Waymo拿下安全員一樣,多少有點炫技的意思。最後一位寶馬的工作人員講到,寶馬集團準備在2021年量產L3級的自動駕駛汽車。

說道了自動駕駛技術,當然離不開與之息息相關的高精地圖了。

本屆MWC上,寶馬的好基友,英特爾-寶馬聯盟的另外一個核心支柱英特爾則負責在場內幫聯盟宣傳高精地圖採集技術。

REM技術演示

事實上,這套採集技術就是Mobileye的REM(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眾包地圖採集方案,工作原理是利用搭載Mobileye攝像頭的社會車輛在日常行駛中採集車道線、道路指示牌等關鍵信息來生成高精地圖。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點是由於有AI演算法的加持,這套系統在車道線被前車遮擋的時候也能估算出車道線的位置。

高精地圖之外,第一部分提及的韓國電信也通過給汽車加上5G通信模塊來助力無人車的快速落地,有了下行速率20Gbps的高速低時延網路,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實時獲得外部的路況信息或是接受由後台傳輸的高精地圖並實現自定位,從而加速無人車的量產落地進程。

在汽車智能化之外,大陸、富士通等公司也在尋思如何通過智能汽車為城市構建一個智慧交通體系。

大陸展出的一個智能停車系統比較有意思,搭載有各類感測器的智能汽車在日常行駛時可以順便掃描一下路邊的停車位並將數據傳到雲端,然後再由雲端分發給所有的所有汽車,從而幫助解決停車難題。

與此同時,大陸也希望用無人駕駛的電動網約車來解決城市的通勤與物流問題。

大陸的多用途網約車

在白天,無人車通過APP預定來接送乘客,並可以通過密集編隊、橫向轉向等靈活方式提高載人效率。晚上人類休息後,無人車又可以繼續用來運貨,提升整個城市的通勤效率。

此外,再加上智能路燈、智能信號燈等基礎設施,就能構建起一座城市的智能交通體系。

富士通與其他日企一樣比較保守,他們在東京推出了一套基於AI的圖像識別系統,可以通過市政攝像頭監控城市的車流、人流、擁堵等數據,隨後將這些信息發給東京的市政計程車指揮系統,進而幫助每輛計程車規劃一個最高效的行駛路線。

結語:汽車的連接同樣重要

眾多業內人士都認為,未來的汽車一定是智能汽車,而智能汽車最形象的一個比喻就是帶有四個輪子的移動智能終端。待無人車普及後,人類無需駕駛,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就會轉到車載系統的用戶體驗層面。

對於車載系統與智能終端來說,連接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MWC雖然名為通信展,但是我們還是能看到賓士、寶馬、豐田、大陸、高通、英特爾、富士通等一眾汽車和科技巨頭公司在展出各類汽車技術。

很明顯,連接與智能都將是未來汽車的核心關鍵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東西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送特斯拉愛車去火星,結果偏了3000萬公里!
CES給自動駕駛開腦洞:讓無人商店遍地跑!

TAG:車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