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孤獨中慢慢沉澱自己

在孤獨中慢慢沉澱自己

奧利維埃羅蘭說:一個作家應該是孤獨的。

對於孤獨的定義,百度給的解釋是: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既然不是客觀狀態,必然離不開個人因素。那麼對於作家而言,孤獨為什麼是應該的呢?

羅蘭隨後解釋到:孤獨其實不算是一種選擇,而像是一種必然。比如普魯斯特,您知道的,他很入世,他投身於他那個時代的生活、藝術圈,甚至社交圈。但是一旦開始寫作,他就自我剝離、自我孤立了(包括身體上)。應該成為選擇甚至成為一種道德的,是拒絕,拒絕一切約定俗成、一切主導的觀念和潮流。「強音,你得不到我的聲音」,亨利·米肖寫道——我不知道米肖的作品是否有被翻成中文;這裡的強音,是時代的聲音。作家像特工:他可以和別人一起生活,扎在人堆里,看起來跟其他人沒什麼兩樣,但他有另外一種生活,他真正的生活,在那裡頭他是不一樣的,也是孤獨的。

佛經中釋迦牟尼割肉以飼餓鷹,薩波達王問他:「剛才你割損自己的筋肉,痛徹入骨,難道沒有絲毫悔意?」釋迦牟尼回答:「我無一念悔恨之意。」

羅陀國有三名太子,在園中嬉戲時偶遇一母虎,剛產下七隻小虎,卻無食物,將死之身。大太子波納羅說:「此虎唯食新熱血肉。」釋迦牟尼割肉以飼餓鷹在前,見此情形,誰能舍了肉身給老虎吃?大太子波納羅說:「一切難捨,不過己身。」二太子說:「以貪惜故,於此身命,不能放舍!」三太子薩埵那看了看老虎,說:「我今捨身,時已到矣......」三位太子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者說內心所想,大太子唯身難捨,不願捨身,二太子附和身不能放舍,只有三太子嘆息到時已到矣。如果將三位太子比作三種人,那麼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屬於前兩種人。難捨己身,並不一定簡單說是怕死。人心中難免有很多難以割捨的東西,這些難以割捨的東西最終變成情感,人有七情六慾便難以捨身,況有毅然「捨身飼虎」者更是寥寥無幾。

薩埵那非常平靜地說,我今天捨身,是自己時間到了。不怨天不由人,只說是時間到。就像你計劃好要去一個地方,到點了,該出發了。蔣勛在書中這樣描寫到:「時間的停格彷彿大地的六種震動,薩埵那肉身背後是石綠色和赭紅的起伏山川。時間與空間混沌渺茫,赤裸的肉身自無數無邊無量劫來,要在此時此地與自己相認了」。這裡蔣勛用「彷彿大地的六種震動」來描寫薩埵那「捨身飼虎」。佛家有釋迦牟尼佛悟道成佛時,大地有六種變化的震動。六種震動,分別為:動、起、涌、震、吼、擊(也有七情六慾一說)。佛證悟時,山河都為之發出六種震動,用六種震動來描寫薩埵那捨身飼虎,可見其功德不下於釋迦牟尼割肉飼餓鷹。

然,這樣的人,實屬罕見。在我看來拋棄身體,並不是很難,難的是能拋棄世俗萬物。當你能真的拋棄七情六慾、世間萬事萬物,身體於你來說,也就沒什麼了。佛教講的是世間萬事萬物虛妄不實,頓悟成佛就要放下一切,沒有了七情六慾,一心向佛者,精神上必是孤獨的。能像薩埵那當機立斷捨身者,想必也是一個孤獨的人。

蔣勛在《孤獨六講》中提到:「孤獨是一種沉澱,而孤獨沉澱後的思維是清明。靜坐或冥想有助於找回清明的心。因為不管在身體裡面或外面,雜質一定存在,我們沒辦法讓雜質消失,但可以讓它沉澱,雜質沉澱之後。就會浮現一種清明的狀態,此刻你會覺得頭腦變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靜。」

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就是作家沉澱後的清明。孤獨,或者說是孤獨感,是作家沉潛的內心情緒,它產生於自身與宇宙與他人及自身的矛盾衝突中 ;它賦予孤獨美的作品其內容的深刻性,使那些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文學作品,都承載著一顆孤獨的靈魂。

馬克思說:「封建制度就其最廣的意義來說,是精神的動物世界。」中國現代作家掙脫了「精神的動物世界」,將思緒剝離,用最深刻的孤獨感,走出蒙昧、脫離淺薄,感受生的恐懼與短暫,同時也感受生的從容與美好。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夜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