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首例組配式人工全股骨置換術,拯救被腫瘤「啃食」的大腿骨!

廣東首例組配式人工全股骨置換術,拯救被腫瘤「啃食」的大腿骨!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 向雨航 通訊員 帥菲斐 王璐鑫)近日,廣東首例「組配式人工全股骨置換術」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成功完成,拯救了65歲劉奶奶的左腿和行走功能,還有晚年的幸福生活。據悉,該創新保肢術式填補了廣東省空白。

腫瘤「啃食」大腿骨,人工關節置換保肢

2017年上半年劉奶奶突然出現左大腿疼痛腫大,去醫院檢查確診為左股骨下端骨肉瘤,醫生告訴她這是一種高度惡性骨腫瘤,必須做截肢手術才能救命。劉奶奶不願成為缺一條腿的殘疾人,不願給孩子的生活帶來負擔,堅決不同意截肢。經醫生推薦,她來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骨腫瘤科,求診於張世權主任。

張世權仔細查看了她的病情,認為可以採用保肢手術。2017年4月,張主任主刀為她順利完成了左股骨下段瘤段廣泛切除人工關節置換術。手術後經康復訓練,她很快就恢復到像正常人一樣走路,又能夠幫忙著帶孫子了。

術後腫瘤再複發,保肢還是截肢?

不幸的是,術後劉奶奶沒有按醫生的計劃完成術後輔助化療,導致腫瘤複發。

今年1月,劉奶奶突發左大腿劇烈疼痛、行走活動受限,她再次來到市二醫院骨腫瘤科就診。經檢查證實腫瘤複發並發左股骨上段病理性骨折,由於殘餘正常股骨有限,再次保肢手術困難。劉奶奶看著天天加班忙碌的兒子,以及天真可愛的孫子,整日以淚洗面,無法接受截肢手術。於是強烈要求保肢手術,寧死也不願成為家庭的負擔。

張世權主任團隊與市二醫院引進的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團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郭衛教授團隊會診,仔細討論病情後提出兩個治療方案:一、行高位截肢術;二、行人工全股骨置換重建保肢術。劉奶奶與家人商量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全股骨置換保肢手術。

2小時創新保肢術式,填補廣東省空白

張世權告訴記者,為劉奶奶進行「人工全股骨置換重建保肢術」有兩個個難點。第一,股骨是全身最大最長的骨頭,髖、膝關節也是全身主要的負重關節,這次手術將同時進行髖關節、股骨幹和膝關節的置換,手術範圍大、創面大、出血多。第二,常規訂製全股骨假體需要2周左右時間,而劉奶奶股骨病理性骨折後局部大面積出血,終日卧床出現肺部感染、腿部血流不暢等併發症,全身情況日益惡化,必須儘快手術保肢及挽救生命。

張主任反覆研究病情,決定迎難而上,實施在廣東地區尚屬空白的先進保肢技術---組配式人工全股骨置換及功能重建術,組配式全股骨假體可以在手術台上現場組裝,技術要求更高,但如果及早手術成功,病人將很快再次站起來恢復行走功能。

經過準備假體、控制病人肺部感染以及防止腿部血栓發生等周密的術前準備,在劉奶奶入院後第3天,由張世權主任主刀、李偉副主任醫師等密切配合,僅用2小時即完成了這一高難度創新保肢手術。術後經規範抗凝、預防感染及精心護理,劉奶奶康復非常順利,傷口癒合良好,術後一周已開始下地行走訓練。接下來還要進行一個月的康復訓練,半年左右的化療,即可痊癒。

攜手「三名工程」團隊,高難度骨科手術可在家門口做

張世權介紹,骨肉瘤是一種高度惡性骨腫瘤,由基因突變引起,瘤細胞會像白蟻啃木頭一樣「啃食」骨頭,最後導致病理性骨折、巨大血腫形成,使患者癱卧於床、痛不欲生,不及時處理腫瘤還會擴散至全身危及生命。但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這種疾病已經有70%的治癒率了。

他提醒廣大市民,如果發現四肢關節處疼痛難忍,尤其是持續性的夜間疼痛和靜息痛,一定要及時來醫院進行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近年來,市二醫院骨病骨腫瘤學科乘「三名工程」東風,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郭衛教授團隊攜手合作,已全面開展骨科疑難、惡性骨腫瘤與軟組織腫瘤保肢術、全肩胛骨置換術、半骨盆置換術、四肢髖、膝、肩、肘、腕關節定製及組配式關節置換術、兒童可延長關節置換術等高難度骨科手術,為市民在家門口治大病、做大手術提供高水平醫療保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2017中國胃腸腫瘤圓桌會議紀要
腫瘤術後複發轉移怎麼辦,你需要知道以下幾點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