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間痴情多女子,從來薄倖是書生

世間痴情多女子,從來薄倖是書生

這是光影薈的第135篇文章

中國流傳下來的愛情故事裡,主角大部分是書生和美女,故事都大同小異,通常都是美女拯救落魄書生,而書生在金榜提名後一去不回頭,像柳永這種醉卧花間的書生,大抵被世俗社會當成是異類。

《胭脂扣》這部影片,從片名就能看出來,帶著玫瑰色的綺麗色彩,同時又飽含濃得化不開的哀愁。倒不是說影片多麼好,但是沖著張國榮和梅艷芳以及那精緻的景,我實在是喜歡得很。

舊時的花樓,燈明柳暗歌聲裊裊溫柔鄉,豪門闊家公子十二少閑庭信步緩緩走來,與風情萬種的女子眉目傳情。當他走到裡邊,遇到男扮女裝唱著戲的如花,十二少整個人彷彿傻掉了。他停步不前,久久望著如花,這一場相遇宛如天雷動地火,身邊的其他人都失去了顏色,只有眼前的如花——人間罕見的美人在於他的眼裡。

十二少這個角色,據了解是以張國榮為原型而創作的,他也特別有那種清秀公子哥的范兒。十二少和如花的初次相遇,沒有過多的言語,就幾個眼神與目光的交匯,卻將愛上一個人的瞬間呈現得特別到位,空氣中都洋溢著暖暖的曖昧。

接下來的事情便如傳統戲劇中的戲碼一眼,十二少一波接一波地追求,送禮送到手軟,如花不愧是見過世面的青樓花魁,將他放在一邊晾著,若即若離。十二少倒也不急不惱,慵懶從容,把如花當做寶貝一樣地寵愛。

養尊處優的人身上都有一種慵懶的氣質,那種不染凡塵俗物不沾人間煙火的仙氣,張國榮把這種慵懶演到了極致。他舉手投足間都是謙謙君子的模樣,日日看著心愛的美人,柔情蜜意,滿腹深情都在那一副對聯中。

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兩人日日廝守,抽鴉片聽戲唱戲,卿卿我我,可謂是最好的時光了。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只要有愛,便有情飲水飽,再也不管人間事。紅牌阿姑風光不再,那又有什麼關係。

十二少和如花,柔情闊少遇上了風塵女子,依稀間有奉旨填詞柳三變的影子。嫖客和妓女產生了愛情,不禁讓人懷疑,這樣身份迥異的兩個人,他們之間能產生愛情嗎?更多人會將此看成是金錢與肉體的交易,若是摻雜了愛情,必定沒有好結果。

愛情來的時候有多美,面對現實的時候就摔得有多痛.

十二少和如花這對恩愛眷侶,在現實面前也無能為力。薄命憐卿甘做妾,怎奈何社會卻不給如花這個機會,一朝入了煙花柳巷,等待她的便只有凋零破碎的命運,天地之大,卻容不下一個想從良的青樓女子。

十二少愛上了青樓紅牌的事傳到了父母跟前,他們自然是不願意兒子娶這樣一位女子進家門。十二少的媽媽話裡帶刺棒打鴛鴦,說十二少和表妹早已定了娃娃親,將來還要做一番事業,並出言嘲諷她出身不清白,十二少遲早要變心。

如花幽幽嘆道,「我並沒有做正室夫人的美夢,我只求埋街食井水,屈居為妾,有什麼相干?名分而已……」縱使她是倚紅樓的頭牌,但青樓這標籤一旦被打上,就再也摘不下來。

在對待兩人的感情這一點上,十二少倒是比想像中的勇敢。自古以來多的是薄倖男兒,在大難來臨時無力呵護自己心愛的女子。十二少心裡明白,他們的感情得不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卻還是選擇了如花,找了房子搬出來和如花一起住了。

他願意捨棄榮華富貴,只要能和懂自己的人日日相守相伴,而且搬出來以後,他脫離了父母家庭的束縛,更能夠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戲劇了,只是生活拮据了些。

愁於生計後,如花重新去接客,十二少放下身段做徒弟學唱戲,端茶倒水演配角。可惜命運始終沒有垂憐這對年輕人,十二少沒有大紅大紫,而如花也年華漸老。

活在絕望中心灰意冷之時,十二少仍舊有一顆浪漫的心,賺錢後在地攤上看見一枚漂亮精緻的胭脂扣,想的是如花戴上它一定很好看,便將其買下來送給了如花。在十二少送給如花的禮物里,胭脂扣是她最喜歡的。

它雖然不值多少錢,卻是患難與共的生活里的一道微光,是一個男人對心愛女人的柔情真心,是他們用力愛著彼此的證明。

陳家父母捨不得十二少勸他回去,像是所有在外面吃盡苦頭的小孩一樣,十二少這次同意了父母的提議,和如花分手,他繼承家業依舊是風流倜儻的闊少爺,娶妻生子花天酒地。如花這種烈性子的女子,自然是不願意的,便約十二少一起吞鴉片殉情。

活著的時候不能在一起,那便選擇死後和來生吧。這是如花的打算,在和十二少的這場愛情里,她付出了所有的一切,愛得沒有了自己,不惜賠上姓名,不過是想證明,他愛她,願意為她放棄生死。

其實在殉情的決定做出來時,愛情便沒有了。到了約定的那一天,如花吞下了鴉片,而十二少卻是害怕又懦弱,終究還是貪戀著人間的好。如花死去,而十二少卻活了下來,整個人失魂落魄,只剩下一具麻木的肉身,遊盪漂泊。

50年後苦等而不得的如花前來凡塵尋找,她才終於發現自己愛上了一個貪生怕死的男人,自己的故事不過是舊報紙上的兩行標題,「名妓痴纏,一頓煙霞永訣;闊少夢醒,安眠藥散偷生」,終於如夢初醒,放下了心中的那點痴念與不甘。

如花把胭脂扣還給十二少,跟他說我不再等了,便幽然離去。十二少落魄潦倒衣衫襤褸,痛苦不已,追著如花大喊「原諒我」,可惜他終究等不到那一句原諒,只能繼續活在悔恨絕望的煎熬里。

我覺得安排這段見面很殘忍,但是又很有必要。必須得如花親自來把這幻夢打破,她才能安心去過下一段人生;十二少薄倖,所以他後半生顛沛流離,風流不再。世間所有的愛恨情仇,貪戀嗔痴,很可能過了幾十年的時光來看,都會感嘆當初。

倒是電影里的年輕人真實坦誠。阿楚問阿袁,「你願意為我死么?」,阿袁回答,「不會,你呢」,阿楚說,「我也不會」。這才是世間大部分人的常態,愛情當然是有的,但卻不會激烈到為了彼此能放棄生命的地步。螻蟻尚且偷生,為人何不惜命。

正如李碧華在原著里所寫,「這便是人生,即使使出渾身解數,結果也由天定。有些人還未下台,已經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閉幕,無端擁有過分的餘地。這便是愛情,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蚋、蒼蠅、金龜子......就是化不成蝶,並無想像中之美麗。」

原創作品,請勿侵權,轉載請授

若喜歡,請分享,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影薈 的精彩文章:

別等到死亡來臨時,才想明白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TAG:光影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