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瑾老師:從「先取至靜」入手至關重要!

南懷瑾老師:從「先取至靜」入手至關重要!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佛現在告訴我們第一條路,「唯取極靜」,只求靜,由靜的力量也可以「永斷煩惱」,證得阿羅漢果。有人喜歡在山上搭個茅棚專修,長坐不卧,脅不至席,《圓覺經》在這裡講:「不起於座,便入涅槃」,叫作「單修奢摩他」,這樣也可以有所成就。

******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這又是一種修法。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如何先取至靜呢?如何能達到靜呢?大家學打坐,有誰真達到靜呢?恐怕沒有,越坐越鬧倒是真的。唉唷!腳痛,頭漲,妄念又來了。為什麼不能達到靜?因為沒有方法,修行的法門沒有專一,真專一,這一切都沒有了。例如念佛也一樣,心心念念在佛號上,阿彌陀佛,念到阿就定住了,兩個小時以後才念出彌字,中間沒有雜念,也沒有身體的感覺,那才算是念佛專一了。

告訴各位,這些都是法門,就看你們的智慧夠不夠。假如學密宗,這是要隆重傳法,送上供養的。一上來!阿--弄上半個鐘頭,再來彌--,又是半個鐘頭,這樣熱鬧了半天,傳法完畢,五體投地磕頭!這樣你們就會珍惜重視,喔!上師傳了大法。人就是喜歡自欺、欺人、被人欺。我現在那麼明白跟你們講,你若等閑視之,那就錯了。我不喜歡搞這一套,我認為道是天下之公道,都講了,再來就靠各位的智慧了。智慧不夠,什麼經都聽,有什麼用?

剛才講專一,專一到極點,把雜念、妄想都打下去了,把念佛這一念停住了,或者某一個觀念停住了,這樣才達到靜。《圓覺經》看起來很容易懂,佛法就是如此。我問你,至靜你做到了?其實,中國的老子也講過至靜,「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生命的根本是靜,靜到了極點,才能夠把握住生命的真諦,才能夠恢復生命的本能。無論念佛也好,修止觀也好,要先專一,才能修到靜,靜還不算,要達到「至靜」,但是,我們有幾個人真修到靜?真修到靜,則忘掉身體了,也的確可以祛病,因為靜到極點,病也空了,受也空了,苦的感覺也沒有了。很多人打起坐來,這裡痛,那裡痛,都在苦受之中,哪裡靜得了?真靜的話,病苦也靜了,煩惱也靜了,妄想也靜了。

明代的憨山大師在五台山修行,住在溪邊,溪水衝激,如萬馬奔騰,吵得不得了,定不下去,他一氣,一氣是我講的,不大好聽,意思就是煩死了,這樣一吵就定不下去,這叫修行啊?乾脆就在橋上打坐,一天,忽然之間,萬簌俱寂,什麼聲音都沒有了,這也是入定,入什麼定?靜的定。

現在《圓覺經》提到至靜,憨山大師當時這個境界算不算至靜呢?不算。那麼,怎樣才算至靜呢?這就要到《楞嚴經》去找了,《楞嚴經》里有觀世音菩薩的音聲入定法門,「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聽一切聲音,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也好,聽汽車的聲音也好,聽自己的呼吸也好,聽!聽!聽到「入流亡所」,進入法性之流,「亡所」,所聽的聲音聽不見了,「所入既寂」,聲音寂滅了,清凈到極點,然後,動相,一切的聲音;靜相,沒有聲音;「動靜二相,瞭然不生」,瞭然無礙,一念不生。以上我只是作簡單的解釋,詳細講的話,不只如此。

這樣才接近於《圓覺經》的至靜。真到達至靜的話,不只如此。《楞嚴經》所謂的:「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現世間,猶如夢中事。」所以,《圓覺經》在這裡講「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靜極了,出現了般若智慧之光,自然證到了一切都是夢幻,便於這裡,起菩薩行。走這條路線的菩薩,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後修三摩缽提」,再修幻觀的成就。

******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這是另外一種路線的修法,由靜而發慧。

講到靜,一般人都會想到打坐,打坐只是修靜的一種練習,打坐本身並不一定是靜。真正的靜必須忘掉了身體,忘掉了感覺,心念不動了。其實心念不動這個話是不對的,應該說心念靜下來了。心念靜下來,忘掉了身體,忘掉了感覺,並不是無知。什麼都不知那是昏沉,大昏沉!平常打坐所謂氣脈發動,感覺舒服不舒服,這些是生理的反應,有此反應,已經不是靜了,那是慢慢向靜的路上走。靜到後來,身體的感覺都沒有了,靜到什麼樣子呢?只能勉強以「萬里晴空」作比方,沒有一點雲,沒有一絲妄念,這才是靜的境界。話講起來很簡單,有人一生,甚至好幾年,能不能修到還是個問題。但也不一定,也有人一下子就到了,這也不是這一生修來的,那是過去前幾輩子積累而來。

這樣靜下來,到家沒有?沒有。下面有句話:「證至靜性」,這怎麼解釋呢?學過唯識就懂得了,證至靜性就是唯識所講的證自證分,或稱證自證量,什麼叫「證自證分」呢?我們剛才拿「萬里晴空」作比方,萬里晴空,一點雲都沒有,這晴空哪裡來的呢?還不是自己的心量變出來的,晴空是個境界,還要更進一步,證到能夠變出萬里晴空境界是什麼東西,這個時候證到了,悟到了,才可以斷煩惱,所謂頓斷煩惱,就是跳出了生死。走這種修持路線的菩薩,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後修禪那」。唐宋以來的禪宗大都是走這種路線。

******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亦復如是。」

佛又慈悲再三吩咐。要修什麼呢?「修奢摩他」,就是修止。我們的思想念頭像流水一般,修奢摩他就是把它止在一點上,繫心一緣,所有一切的修行,第一步都是先求得止,不管是哪一宗,甚至是道家、儒家,都是一樣。思想、念頭、情緒安定不下來,止都得不到,你說工夫有多好,不是自欺,就是欺人。

所以佛說「先取至靜」,我們學習打坐,打坐是練習如何養靜,靜還不能說是止。你們打坐靜靜坐在那裡,但是,內心的思想七上八下,並未得止。你說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地念,有沒有止呢?沒有。如何先取至靜呢?「不起思念」。不起思念並不是把念頭壓下去,不準想,如此的話,非出毛病不可。那麼,如何不起思念呢?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起思念呢?對不起!沒有方法。若還有方法,已經不是至靜,還在鬧中。如何先取至靜?——不起思念。如何不起思念?——先取至靜。就是這個樣子,不可說,猶如雪竇禪師的詩:「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波心說向誰?」

「靜極便覺」,靜到了極點,智慧開了,悟道了。《楞嚴經》上說:「凈極光通達」,這句話不是比喻,是實際上的工夫,此光不是有相之光,而是自性之光,智慧之光。

「如是初靜」,對不起,到達這個境界,還是初靜,再進一步,「從於一身至一世界,亦復如是」,由自己身心清凈,再擴大到整個宇宙世界都在清凈圓覺中,都在你的心量中,你的心與整個宇宙融和在一起,那便由「凈極光通達」達到「寂照含虛空」了。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十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到達了這個地步,清凈覺性遍滿一世界,所有眾生只要動一個念頭,都能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們舉一個故事,對這件事稍作說明。清朝中興名將胡林翼,雖是儒家,也一樣靜坐,只是沒有盤腿罷了。中國的儒家也一樣講求靜定的工夫。有一次夜裡紮營,大家都休息了,他在營里靜坐。到了半夜,突然下令部隊緊急集合,有敵人偷襲,部隊馬上開往西北方十里外溝渠。到了目的地,果然發現一批敵人,結果打了勝仗。全軍官兵歡欣鼓舞,不在話下。當然,有將領就問胡林翼:「大帥!你怎麼知道有敵人來偷襲?」他說:「我夜裡靜坐,靜到了極點,方圓十里外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敵人經過水溝,驚動了蘆葦下的野鴨與雁子,這些聲音我都聽到了。」在這裡,只是隨便舉個例子,佛菩薩的境界當然更大,不只聲音聽得見,心念只要一動就知道了。

「百千世界亦復如是」,大菩薩的境界就更大了,不只一世界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能知。「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假如我們凡夫也能知悉眾生的心念,那可有得忙了,這個想發財,那個想害人,怎麼辦?這一切有如過眼雲煙,一切皆不妨礙自性之清凈。

摘編自《圓覺經略說》

******

讚賞

可通過識別下方二維碼轉賬支持本公眾號。

******

(紀念懷師公益微課第六期)《李青原老師:南老師指導我實修實證,鼓勵我教學相長》。請識別下圖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其實人的心理最想要的都是這幾樣!
南懷瑾老師:如果做得到這樣,就可以身入世而心出家了

TAG: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