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川觀察:印度欲發展人工智慧,模仿中國經驗靠譜嗎?

石川觀察:印度欲發展人工智慧,模仿中國經驗靠譜嗎?

印度欲發展人工智慧,模仿中國經驗靠譜嗎?

「印度希望在中國的啟發下成為人工智慧強國」,這個文章標題出現在總部設於日內瓦的一家權威類經濟雜誌上。文章大意在說,掉隊的印度,試圖在人工智慧時代插隊,希望通過模仿中國模式成為人工智慧強國。

根據報道,今年二月初,印度財政部召開會議,決定劃撥4.77億美元(約30億人民幣),由該國政府的一家智庫牽頭,來推動本國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3D列印等技術的項目,引發了一些媒體的側目。其間,則有人懷疑,印度是否會雷聲大雨點小,對其是否能堅持下去深表懷疑。

不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哈蒂克,在得知印度決定加大對人工能智能投入巨資時卻說:「中國已經為印度樹立了榜樣」。其大概意思是,技術招聘平台HackerRank的一項調查將中國程序員評為全球最佳,近年來,中國在國際機器學習競賽中屢獲大獎,印度只要抓住機遇,模仿中國模式,一切不會太晚,另外,埃森哲、微軟和Adobe等美國公司,也在印度開設了創新中心。再加上一些中國的公司、大學和政府機關多年來也常規性與之合作,現在已經為該國帶來回報。

這篇文章引發了石川看新聞的興趣,特別是見上述雜誌稱,印度公司諾基亞視頻智能平台Vidooly的首席執行官兼共同創始人卡爾見其政府認識到需要研究尖端技術令他倍受鼓舞,他認為政府的支持將「使我們能夠自主開發與矽谷同行相同的技術,並減少對他們的依賴」之後。

據報道,印度政府劃撥資扶持的智庫一直是該國各種數字活動的重要推動者,其中包括大規模的生物識別項目Aadhaar和印度連鎖項目,該項目正在創建區塊鏈基礎設施以支持IndiaStack,Aadhaar。同時,科學部門也將啟動卓越中心,投資於數字製造,大數據分析,量子通信和物聯網的研究,培訓和技能培訓。

然而,即使這樣,上述權威雜誌仍然認為,即使印度政府現在調過腚來搞AI技術可能也為時已晚,其只能成為一個消息費強國,想成為人工智慧強國幾乎沒有可能。在這家雜誌看來,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加拿大,包括中國對人工智慧的投入,惹人炫目,美國採取狼群戰術,幾十年來,公共和私人投資,特別是最近的五年,這些投資已經將舊金山灣區已成為支持人工智慧的研究所的家園。與之相呼應的是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比如facebook、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等。

在中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創新工場等互聯網巨頭也應運而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強勢屹立於世界舞台,人工智慧研究的發祥地加拿大了就更不用說了,谷歌、微軟和臉書等都在蒙特利爾設有研究實驗室......

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在吸引全球頂尖人工智慧來自矽谷公司的很多研究者。它已經建成一個二十億美元,位於北京西部研究園區,這個園區在人工智慧投入方面,將更多的錢用來支持大學和私營企業進行人工智慧研究。

再者就是,印度的那點投入與中國比起來只是杯水車薪。中國政府在研究中花費了2%的gdp,而印度才僅僅開始,只是慘淡的0.6%.

如此看來,「中國應該成為印度樹立了榜樣,」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技術和數字業務教授哈蒂克在內,很多人給印度出注意最好還是模仿中國。原因是中國的搜索巨頭百度、計程車公司滴滴出行、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更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雄心勃勃地在印度設立了試驗室。固然埃森哲、微軟,和奧多也在印度成立了他們的創新中心,但是,沒有中國公司拼。印度如果認真的模仿中國或者有所建樹,只是看印度能否堅持下去了。

對此,紐約大學教授阿寧迪亞表示,「人工智慧投資的回報不會立竿見影」。在其看來,整個生態系統-政府、公司、僱員-需要為這個處於困境的時期提供支撐,因為這些領域中人工智慧可以被用來塑造。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家雜誌在用了這樣的語句來作了文章的結束語,那就是:「印度能否堅持下去,這是另一個問題。」

文/梁石川

【圖/來源於互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川觀察 的精彩文章:

命運多有波折!被美媒嘲笑的俄蘇-57戰機出現在敘利亞上?
石川觀察:嫌女兒愛上後媽章子怡,葛薈婕的醋罐子又打翻了?

TAG:石川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