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和下西洋之後為什麼再沒有下一個鄭和出現?原因很簡單

鄭和下西洋之後為什麼再沒有下一個鄭和出現?原因很簡單

鄭和下西洋的積極意義是不容置疑的,但同樣,它的消極意義或說它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據說,朱棣當時力挺鄭和下西洋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滿足所謂「天朝上國」盛世明君的虛榮心。鄭和下西洋,終究只是一種官方行為,七次後,給當時中國帶來的是「萬國來朝」的假象和巨大的貿易逆差。

順手點贊,謝謝支持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也是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為了發展對外的活動,展示自己的勢力,並建立自己的聲望。《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一說尋找建文帝,《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但此種說法爭議很大,因為鄭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浩浩蕩蕩,建文帝若在海外,必會聞風而躲藏,大規模下西洋尋建文帝絕非明智之舉;還有說是為了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複員問題、獲取海外朝貢、發展貿易緩解財政支出緊張等。

順手評論,謝謝支持

大明洪武年間,少年馬和被征入宮為太監,分到燕王府當隨從。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邊歲月中經受了磨鍊,開闊了胸襟,因此對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來越反對。在跟隨朱棣守衛北平和邊陲的日子裡,馬和逐步成長起來,其良好的素質,為以後的建功立業打下了基礎。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馬和與姚廣孝、張玉等人一樣功勛卓著,尤其在鄭村壩一役,他救朱棣於危難,從此被燕王視為心腹。登基之初,他賜馬和姓「鄭」,隨之,悄悄改變朱元璋的禁海國策,任命35歲的鄭和為統率大明寶船隊下西洋的欽差總兵官。

順手分享,謝謝支持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從南京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等三十多個國家,目前已知最遠曾達東非、紅海和美洲。當船隊歸來時,朱棣沒有被勝利所迷惑。他不再是停留在「宣揚國威」或暗中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上,而是決定以更加開放的思路,弄一個前無古人的航海事業。隨著鄭和船隊走向海外世界,這位君王不僅追求「四海賓服,萬邦來朝」的目標,而且,一心想開闢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將中華民族的文明成果廣泛傳播。朱棣讓鄭和在與西洋諸國交往中,始終堅持以德服人,不恃強凌弱。經濟上則厚往薄來,給予各國諸多好處,樹立了泱泱大國的風範。

順手關注,謝謝支持

積極意義在於,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是明朝強盛的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之後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

順手分享,謝謝支持

鄭和下西洋有著戰略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它的消極意義在於,它使財政壓力負荷巨大,搞得民怨尤天,這是它失敗的關鍵原因。鄭和七下西洋重點不在於經濟利益,而在於政治與戰略利益,他所運載的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無數珍寶與特產並沒有通過民間貿易的形式展開,主要以賞賜為主給了大臣。另一方面,厚往薄來,花錢買恩德,對中國是不平等的,得不償失。因此,七下西洋必須停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匹夫話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的扇子是誰送的呢,為什麼總是愛不釋手?原來別有深意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一身才華卻中年而逝,其短命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TAG:匹夫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