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生樁的練法和要領

養生樁的練法和要領

養生樁也有很多種,這裡主要圍繞平步撐抱樁來講。撐抱樁是眾多樁法中最基本的樁法,將來也是最高級的樁法,不論是養生樁中的平步撐抱還是技擊樁中的丁八步撐抱都是如此。故而這兩種撐抱樁都曾一度被稱之為「渾圓樁」。因此,雖然養生樁有很多種不同的練法,但是在實際的練習中,只要可能還是多站站撐抱樁。

具體的姿勢這裡就不強調了,任何一本書上都可以找到,這裡只強調一些要領。不要小看這些要領,「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站樁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領起主導作用。

一、雙膝微曲。

雙膝微曲是基本要求,關鍵是曲多少合適。我們要求站立之後,雙膝放鬆一軟剛好有個台兒,這是最舒適的狀態,我們要保持的就是這個狀態。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說法,因為樁法是很豐富的,而這麼豐富的樁法並不是白白設立的,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想站低樁的話自然有低架子的樁法供我們練習。而對於這個樁法,我們體驗的就是舒適,——在舒適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實感,在舒適中達到「渾圓擴大,空洞無我」的境界。

二、肘墜木板托。

在剛開始站樁的時候,初學者最難放鬆的就是肩部,時常是還沒站多長時間已經酸痛難忍。很多朋友往往是憑一開始的熱情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有效果還好,如果沒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廢了。其實,如果大家注意到並做好「肘墜木板托」這個要領,就可以較為容易的度過這一關。

意念誘導:齊胸高的水上浮著一塊木板,想像自己將肘部垂放在這個木板上,放鬆肩部,僅用足夠保持間架的力量就足夠了,細心體會木板托起自己肘臂的感覺。在今後的鍛煉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現象,都要首先檢查肘下墜放在木板托上的感覺是否丟失了。

三、腳跟踩螞蟻。

在初學站樁時,很多人對「腳底重心」這個問題比較頭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學中也各不相同。我們不強調重心在哪裡,而是強調一點——「腳跟踩螞蟻」。踩重了螞蟻就死了,踩輕了螞蟻就跑了,這樣能保持腳底的彈性。老師在教學中經常這樣說「一人發給你兩隻螞蟻,伴隨你們終身,不要讓它死掉,也不要讓它跑掉。」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腳跟踩螞蟻」意念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在今後的練功過程中,這個要領要貫徹始終。

四、真實的抱球感。

在間架的調配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細節上的要求。這些要求不能說沒用,然而,由於過多和過於分散,往往會讓初學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反覆調配上,還時常丟三落四,記起這個忘了那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尋找真實的抱球感。

尋找真實的抱球感不是讓你真的拿一個球抱著,而是要求練習者一方面在動作上要像真的抱著一個氣球,不僅僅只是兩臂抱,而是連胸腹部的全身擁抱;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導懷中的球體逐漸漲大。你會發現,當你的動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也已經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幾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適得力。

舒適得力是站樁一個重要的要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不是這個要求難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苦練出真功」的常規思想所引導,從而放棄了「舒適得力」的原則。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舒適得力」的原則,站樁多長時間讓自己的身體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樁之前已經自己給自己下了目標「這次我要站XX分鐘」,這樣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適得力的原則,而且還很容易思想上先緊張起來,這樣也失去了「放鬆」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在養生樁乃至長期的練習中注意首先遵循的幾個要領。當然,其他的要領肯定還會有,但是初學者只要注意並遵循這五個要領可以較容易的找到感覺,而在將來高級的練習中遵循這五個要領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轉帖一些比較好的談站樁感想,經驗的文章,以供學練者參考。)

我是這樣玩站樁的(我木呆)

第一個階段,精滿血旺階段。這個階段就是養生初期,擺一個站式,不在於架勢高低,手的遠近,只要合乎站樁的基本要求,就是那幾個「不」。這個階段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就是去掉渾身的「僵」,讓身體安靜下來。基本達標的表現就是四肢能發熱,身體能發熱。即使在冬天練一會兒後也要熱得把手套脫下來。這不是空想,凡是「站住」了的人,都能達到。這樣才說明,站樁能夠讓氣血旺盛起來,內臟、肌肉得到充足的營養。這是將來肌肉運動的「本錢」。站樁能夠訓練出「排打」功的功效,秘密就在這裡。練就精滿血旺,就是本身具備了「洗葯」,有些功法練後需要用專門的藥水洗身。站樁不需要,而是自身具備「洗葯」,天天泡在「洗葯」中,不洗自洗。

到了精滿氣足,就自然會感覺到它的運動,意之所想,氣血則為之動,這本是極平常的事,為什麼原來就感覺不到呢?只是原來氣虛血弱,它動起來的「動靜」太小,加上肌肉感官沒有活力,就不能敏銳地感覺到它們的運動。到能夠感覺到它們自然的運動時,也就能夠感覺到它們也會隨著意識的變化而動。肌肉得到滋潤,活力增強,自然做功能力就強,又隨時都有「洗葯」滋潤,越練越來勁。這時要作「整體」想,讓全身得到滋潤。什麼地方不能放鬆或是有毛病,相關的地方就不會熱起來。這時要靜靜的,象母雞孵蛋一樣有耐心。就是要靜,要「一下就進去了」,要「你就這麼給我呆著」。然後身體自然會有充實的感覺,這是氣血旺盛的表現,身體好像充足了氣,「聯通」了。這時就想動,覺得胳臂、腿有勁,想伸一伸,沖一拳,踢一腿,腰也想鼓一鼓,但是還是不要隨便動,還要再「悶一悶」,「悶」得熟透了。

要是觀察那些「熟透」了的,站進去了的練功者,會發現有的會鼻翼煽動、耳根微動、汗毛立起等等,這些都是內臟器官發達的外在表現。查一下中醫的書,耳、鼻、毛等都對應著相關的「五臟」。什麼是內功?這就是內功。到這步功夫,不需要高深的理論,也不需要懂得多少道理,只需要喜歡這玩藝,只需要靜得下來,任何一本站樁功的書籍的頭幾頁所介紹的方法就足夠了。需要三、五月或是一年不等的時間。

然後可以動,要慢慢地動,是感覺氣血運行的動,是連通的動,氣血如海潮般涌動,象水中魚,象在空氣中游泳,別想打人,因為腦子裡原來打人的動只是出一拳、踢一腿,而不是如海潮的整體動。象大蟒蛇一樣,盤在那裡頭不動,但是身體卻在漫漫的滑動。用意動,什麼意,就是海潮的意、空氣流動的意、蟒蛇蠕動的意。就是不要用「攥拳頭」的那種意。要松和均整,不要用局部的力,不是胳臂被人擋了一下的那種用力,而是全身被空氣包圍,被水包圍的那種無孔不入的阻力。這還是在站樁,身體還是在被「洗葯」洗。但是「意」動了。這時不管擺出什麼姿勢,動法都一樣,無非是左右擰轉、上下起伏、前後晃動,再加上步子的前後、左右。可以是三體式、矛盾式、傻瓜式,習慣什麼式就用什麼式。因為是空氣在動、水在動,與自己的胳臂擺在哪裡關係並不是很大。一段時間後,再有人推在自己的身上,就有推在彈簧上的感覺,就是越往裡推越費勁的感覺。但是還不能彈。就此練下去,醫藥費就可以大大減少了。對於許多許多的人,已經是可以非常滿足了。

不要迷信前人典籍

首先要正視前人所著的文章,不要迷信所謂「典籍」。前人「典籍」在我們的習武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個指導與參照的作用。但有的人卻不是這樣理解,他將「典籍」所述之文字當成「聖經」,不敢有絲毫違反。如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提到「用意不用力」,薌翁的大成拳論也提到「但切記身心不可用力」,所以很多拳友在練太極拳或意拳時就一味放鬆,不敢用力。、、、、、、記得韓老師在講述到怎樣看待拳論時講了打了一個比喻,某個音樂作曲家作了一首曲,這段音樂表達了音樂家當時的心情以及他對生活的感受。可是,實際上這首曲子卻不能完全重現音樂家的心情與生活,只能表達作曲當時部分的感受。音樂表演家來演奏這段音樂時,會對這個感受再次理解,所以在表達時又一次失真。而當我們聽到表演家的所奏的音樂時,又會加上自己的想像,這時所感受到的與原創者的心情與生活差別就更大了。前輩武術家所著的拳論亦是如此,這些「典籍」所述的只是作者有感而發,是為了解決某階段某個特定的問題,不可能在整個武術修鍊的過程中通用,所以薌翁曾對自己的一篇文章作序云:「我絕不敢認為這是完整無缺的,就算對的,也還須要逐漸改進」,所謂「樁無定式,拳無定法」。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在老師的耳提面授之下,尚不能在很短時日內領會到拳學真意,如果靠自己在前輩的典籍中尋找答案更是難上加難。「典籍」記錄了作者當時的感受或是作者對某個問題的看法,所以我們最好是拿來認證自己的學習效果,而不要當作教材來使用。

更不要迷信「正宗」

薌翁在《拳道中樞》 的「解除師徒制之商榷」一段對我國武術界中的「門派之爭,師徒制之流行」的問題提出「由門戶而成派別,更由派別之分岐而至學理之龐雜,如此則拳道真義將永無昌明之一日矣,其患不亦更甚乎?」的論點正是對現在意拳界中人人自稱「正宗」、「嫡傳」絕大諷刺。為什麼是這樣呢?就是因為意拳是對人的運動能力進行研究,所以它是一門學術,而不能簡單的看成是一個拳種。學術只有前後之別,並無正、偏之分,就像牛頓與愛因斯坦兩個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們的研究為物理學的發展做了極大的貢獻,但不可以在兩人中分出誰更正宗。而現在每個意拳傳人都在對意拳的拳理、拳意進行研究,為意拳的發展做出貢獻。薌翁亦曾講「要知學術才是宇宙神聖,是有師尊」,又講「見性明理後,反向身外尋;莫被法理拘,更勿終學人」 。所以我們知道,我們最好的老師不是所謂「典籍」,也不是所謂某個正宗的武師,而是學術——是拳術運動中的體現出來的規律。那麼只要是符合這個規律的前題下來發展武術就是正確的。

拳且如此,養生站樁豈能違背?

練功禁忌(周潛川)

專就練功的禁忌事項,統以行、住、坐、卧,分條詳列於下,以供練功的同志們,採納和參考。

第一項:禁忌「預執妄念」

第二項:禁忌「著意分別」

第三項:禁忌「雜念攀緣」

第四項:禁忌「心隨外景」

第五項:禁忌「入房施精」

第六項:禁忌「大溫大寒」

第七項:禁忌「五勞暗傷」

第八項:禁止「坐汗當風」

第九項:禁忌「緊衣束帶」

第十項:禁忌「饕餮肥甘」

第十一項:禁忌「跂床懸腳」

第十二項:禁忌「久忍小便」

第十三項:禁忌「搔抓癢觸」

第十四項:禁忌「卒呼驚悸」

第十五項:禁忌「對景歡喜」

第十六項:禁忌「久著汗衣」

第十七項:禁忌「饑飽上坐」

第十八項:禁忌「天地災怪」

第十九項:禁忌「真言偶聽」

第二十項:禁忌「昏沉傾欹」

第二十一項:禁忌「大怒入坐」

第二十二項:禁忌「過樂入坐」

第二十三項:禁忌「吐唾無度」

第二十四項:禁忌「生疑懈怠」

各項禁忌詳解

預執妄念

這項意思是指在練功之前,自己即事先打算「這次上坐,一定要坐一點鐘,一定要小腹發熱,一定要一分鐘只呼吸幾次」,如此等等,都屬於預執妄念,還未著手練功,早已造成緊張局面,難於放鬆,對練功最為不利。

著意分別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當中,故意的去追求某些「動觸」的現象,一旦發現了丹田發熱,自己就有意識的去分別它,「這熱氣不很熱,或者熱得很?」「這熱氣在臍下一寸三、二寸、三寸?」「這股熱流衝到尾間關,為啥不上轤轆關?」「熱流上到玉枕關,為啥遲遲不過關?」如此等等,都屬於著意分別。

雜念攀緣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時候,念頭不集中,思想開了小差,雖然身體在練功,而自己的念頭則根本離開了練功,把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事情,回憶已往、幻想將來。一個連接一個的雜念,一股腦兒都搬出來了。或者發現了丹田熱氣,即因緣現實而攀想到「某人對丹田如何說法」,「某本書對丹田又如何記載」,或者攀想到「丹田已熱,應該通三關了」,如此等等,都屬於雜念攀緣。

心隨外景

這意思是指在坐功當中,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作用。例如:耳根聽見小孩哭,人叫馬嘶,車聲轆轆,便起煩躁恚恨的念頭。鼻子嗅著煙香或鄰側酒肉香,便起欲食的念頭。身上那裡發癢、那裡酸麻,便去搔抓它。眼睛垂簾,看見外面的事物,便棲心在那些事物上面去,或者閉著眼睛,「內視」到某種「光色」,便棲心在那光色上去,發歡喜追求的念頭。意識到氣機發動,有「八種動觸」的景象,便要理會它,去追求它。這些現象,都屬於心隨外景。

入房施精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的一定時期當中,精神充沛,對於夫婦的性生活,恣意放縱。這種情況就屬於入房施精,尤其以因病練功的患者,更當禁忌。即令無病的人,也應當「交接有時」。

大溫大寒

這意思是指練功的場合,與平時居住穿著,既不可重裘厚褥,過事溫暖,又不可單袤短褲,過於寒涼。因為「大溫消骨髓,大寒傷肌肉」。

五勞暗傷

這意思是指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凡此五勞,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療養練功中都該適可而止。

坐汗當風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的場合,不可當風。練功之後,身出微汗,不可當風。

緊衣束帶

這意思是指練功之先,穿緊身衣束緊腰帶,把身體綁緊,此乃緊衣束帶,妨礙了氣脈循著經絡的流注貫通。

饕餮肥甘

這意思是指練功期間和平時的飯食問題,任隨自己的所好,大吃大喝。這種飲食習慣是該禁忌的。

跂床懸腳

這意思是指練功採用「平坐」的方式和平常起居生活,坐在床沿,或者坐在椅凳,不把腳心平正地安置在地上,而懸空吊著,上不接天下不著地,這樣久成習慣,會發生腳重腰疼,變做「血痹」的病症,此行為應該杜絕。

久忍小便

這意思是指練功當中,和平時生活起居,小便不可久忍不解。

搔抓癢觸

這意思是指正在練功當中,氣脈流注,身上發現一種「動觸」,有似小蟲在肌膚之間爬行的景況,這種現象名叫「癢觸」。尤以在頭頂下至額顱、面頰、兩鬢、鼻旁、唇口一帶,感覺特別靈敏,這時決不可用手去搔抓癢處,妨礙了氣脈的周流與交會。

卒呼驚悸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當中,因人卒然呼喚,使自己驀然吃驚。萬一偶爾遇上了這類事故,自己應當鎮靜,從容應聲。更不可恚恨、發怒,以免氣脈紊亂了。因此,事先須選擇清靜的環境,同時要事先布置,關照周圍的人,在練功時候不要來打擾自己。

對景歡喜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時候,發現了各種「動觸」的景象,例如「丹田發熱」、「逆行三關」等一系列的景象,自己面臨著這些「動觸」,認為是功夫的「好現象」,一時歡喜,故意追求,情不自禁地加強功力,違逆了自然規律,容易造成偏差的毛病。

久著汗衣

這意思是指練「動功」和「靜功」中,尤在初步練功時期,每每多汗,汗出濕衣,不可繼續穿著,應該把毛巾擦乾汗水,在夏天尤宜以熱水沐浴一次,另換乾衣。

饑飽上坐

這意思是指飢餓的時候,或者吃飽之際,不宜練功,應當在飯後半小時後才可以開始練功,飯前一小時停止練功。

天地災怪

這意思是指天地的氣候忽然變化,而非四季的正常現象,和二十四候的合理規律。也就是在狂風、暴雨、迅雷、閃電、驟冷、突熱等等氣象變化的時候,它於人體有直接的影響,所以不宜練功。

真言偶聽

這是專指初步練功的入而言。為了防止初學的人為好奇心所支配,互相問詢,胡亂試用不切合自己的練功方法,導致出偏差,所以禁忌「真言偶聽」,不許亂問亂試。好奇亂問,盲目亂試,對練功是絕對沒有好處的。

昏沉傾欹

這意思是專指在練靜功當中,昏沉瞌睡,姿勢傾斜,這種現象,是練功的障礙。

站樁一定要站到混沌無我時才能真正的慢慢求得良好的先天本能力。

大成拾遺————王薌齋言談錄1

初學須知

學拳者,莫好奇,平常都是非常事,果肯恆心毅力為,逐漸身受無限益。奪造化,轉天機,蘊藏著許多精金和美玉,世人緣何不知取,唯一大寶都放棄。不用腦,不費力,不去消磨好時日,只要你平心靜氣去站立,不期然就到你的身上去。有誰認得這舒適支配虛空宇宙力。不論朝夕用工時,注意頂心如線系,遍體輕鬆力如泥。外脫換,內清虛,蓄靈存,悠揚依,奇妙橫生有天趣,慧眼觀察細胞系,時時刻刻如雲提,躺在雲端換大氣。如瘋如顛如醉也如迷,恍恍惚惚隨他去,飄飄蕩蕩任呼吸。毛孔都似穿堂風,小腹沉松尿欲滴。這種愉快誰能比,穀神充滿精不遺,海闊天空滌萬慮,那管他石破天驚山飛海嘯,日月星球都轉移,且顧眼前我自娛,渾身舒暢樂無極,用功才是真便宜。鍛煉本是容易事,可惜世人多不知。道理從來無古今,學術更不分中西,隨時隨地具有相當適宜義,守定平庸用功吧,一生健康保有益。

大成拾遺————王薌齋言談錄2

站樁訣要

站立時,莫著急,內空洞,理姿勢。外中正,長出氣,看虛空,天涯處,覺得身軀隨雲起。兩足分開與肩齊,兩手平衡往上提,上至眉,下指臍,左手不往鼻右來,右手不到鼻左去,往懷抱不粘身,向外推不逾尺,兩手變化在範圍里。上下左右不高不低,具體關節都有似曲非直意。

大成拾遺————王薌齋言談錄3

原則效能

改造生理,發揮良能。具體細胞同時工作,鍛煉神經,調和呼吸,活動筋肉。

至於用功之法,首先身要端正,意念空洞滌除萬慮和情緣,渾身關節都是似曲非直,無節不是鈍三角,沒有平面,亦沒有直的節段,更無方向可談。如此方可以形曲力直,具形才能起作用,逐漸發揮熱能電力,各種細胞才可能同時工作,所以能健身卻病,而後即可改造生理髮揮良能,本能是自然的,若用方法即是人造的,基本鍛煉只要具體舒適就全對了,毫無其他,愈想多了愈壞,反把自然舒適弄得適得其反。

夫養生者,先知愛其身則可修身,知修身則可治心,能治心則可養生,攝養之道在乎戒暴怒,節嗜欲,慎起居,省思慮,調飲食。則自然血氣平和,百病不生。治病先治心,斯理也。心為神主,動靜從心。心為根本,心為道宗,靜則心君泰然,百脈寧謐,動則血氣混亂,百病相攻。

病者鍛煉法,站好姿勢,意念放大,首先由頭部作起。毛孔再放鬆,有過堂風之感,挺拔項部。施術;休息,治療,鍛煉,調配合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十畫室 的精彩文章:

TAG:老十畫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