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業監管逐步完善,財富管理安全更放心!

行業監管逐步完善,財富管理安全更放心!

GIF

前 言

如今P2P和銀行一樣被納入監管,是國家和用戶對P2P的最高認可,是行業的最大利好。

早在2014年互聯網金融就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2015年3月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互聯網金融,並被稱之為異軍突起,要求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2015年7月18日,央行發布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指導意見》,本次意見中,首先明確了「一行三會」的監管職責,即:人民銀行負責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監督管理;銀監會負責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和網路小額貸款在內的網路借貸以及互聯網信託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督管理;證監會負責股權眾籌融資和互聯網基金銷售的監督管理;保監會負責互聯網保險的監督管理。從中可以看到,個體網路借貸(即P2P網路借貸)是明確歸由銀監會進行監管。該意見的出台發布,意味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迎來新階段,促使p2p網貸快速走上正軌。

P2P受法律保護民法、公司法、合同法

《合同法》第196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合同法》允許自然人等普通民事主體之間發生借貸關係,並允許出借方到期可以收回本金和符合法律規定的利息。

《合同法》第23章第424條

「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互聯網金融平台是合法設立的信息中介服務機構,依法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溝通、交易撮合的服務。

根據《合同法》和《電子簽名法》

當事人可以採用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形式訂立合同,並通過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簽名人身份並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電文等電子簽名方式進行簽署,當事人不能僅因合同採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就否定其法律效力。

《法釋〔2015〕18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P2P網貸有法可依監管逐步完善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部門正式發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確立了網貸行業監管體制及業務規則,明確了網貸行業發展方向,為網貸行業的規範發展和持續審慎監管提供了制度依據。

《辦法》出台後,按照網貸行業「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框架設計,銀監會會同相關部門分別於2016年底和2017年初,發布了《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隨後,2017年8月銀監會發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信息披露內容說明》,並正式印發實施。《信息披露指引》的出台,標誌著網貸行業「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政策體系,進一步明確網貸行業規則,有效防範網貸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快行業合規進程,實現網貸機構優勝劣汰,真正做到監管有法可依、行業有章可循。

堅守合規 安全放心

銀行存管成平台合規重要指標

作為網貸風險控制的硬指標之一,資金存管一直備受關注。2017年2月份,銀監會正式發布《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對網貸資金存管進行了詳細、全面的規定。在銀行資金存管硬指標下,行業分化將逐漸拉開。

新亞嚴格按照《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關於銀行存管的有關規定,與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議。為廣大用戶資金安全提供可靠服務。新亞只是作為連接用戶資金和投資項目的橋樑,無法觸碰用戶的資金,從根本上杜絕平台捲款跑路的風險。

小額分散信息披露透明成合規標準

從監管動作來看,重點瞄準風險防控,嚴密公開的信息披露成為重點。《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行業進行信息披露,打造更高效、安全的互聯網金融投資環境,增強出借人對於互金行業財富管理的信心。

2017年8月24日,銀監會印發了《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再次強調了提升行業透明度的重要性,網貸行業信息披露將有據可依。新亞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要求基礎資產保持分散,規避行業或地域集中引發風險的可能。

安全優質資產成為安全保障

隨著互聯網金融競爭的加劇,資產端升級成為各方共識。在資產端對接方面,新亞精選安全優質資產,嚴控風險穩健發展。資產合作方在系統提交貸前資料及貸中資料,通過大數據風控,專業調查團體嚴格家訪,保證業務真實性。

在目前互聯網金融大環境下,嚴控風險、合規發展成為各平台首要面臨的問題,在接下來發展過程中,新亞將始終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嚴控風險,穩健發展,並持續通過技術手段和創新能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貫徹實踐普惠金融理念。

作為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平台,深耕互金行業多年,堅持風險為本的原則發展業務,持續完善和優化風險管理體系,保障合規經營,確保客戶和合作夥伴的資金安全。公司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通過風險控制制度設計、系統建設、數據挖掘和專家團隊的培養,持續優化和升級風險防控體系,不斷滿足業務發現需要和客戶安全需要。通過實時交易監測,基於大數據技術,持續提高系統性能,實時保障各類風險事件的及時響應,力求將風險控制在最小。

新亞

新亞作為互聯網金融的踐行者,始終認為合規守法是關鍵,隨著我國徵信體系逐步的健全、監管政策的不斷細化,風控體系的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將會規範持續穩定的發展。新亞認為守住法律底線和政策紅線,落實信息中介性質。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正確發揮互聯網金融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作用,切實維護用戶合法權益,有效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是所有網路借貸平台應盡的職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亞金控 的精彩文章:

TAG:新亞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