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220~589年),東西南北各自劃疆為國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220~589年),東西南北各自劃疆為國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220~589年),東西南北各自劃疆為國,各國政府所需糧食基本上從本地區取給,一般不需要跨地區的大規模轉漕。因此,這個時期的漕運處於低落時期,但並不等於說沒有漕運。如孫吳都京(今江蘇鎮江),曾疏鑿杜野(今鎮江市東15里)至小辛(今江蘇丹陽市北10餘里)的徒陽運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後,又開鑿小其(今江蘇句容東南17里許)至雲陽西城(今句容縣南唐庄)間30餘里的破岡瀆,立倉儲糧,以避長江漕路風濤險惡。曹魏多次於淮河上游偏西之處,利用汝、潁、洧、渠四水,開賈侯渠、討虜渠、淮陽渠和百丈渠,這一運河網東西溝通江淮,便於運兵運糧、屯田積穀。東晉時,為改善江淮間的運輸條件,曾對邗溝進行多次整治。同時還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之北開挖人工渠,使汶、濟、泗諸水相通,泗水過彭城西,入汴通黃河。北魏經略江淮,於水道之沿岸建立12處倉庫,儲漕糧以供軍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南北朝時期混亂的行政區劃
南北朝南宋明帝劉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黑化的

TAG: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