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營業額50%分給門店員工,海底撈又雙叒叕火了!

營業額50%分給門店員工,海底撈又雙叒叕火了!

海底撈又雙叒叕火了!

這一次可不是因為花式的「變態服務」,而是因為春節期間員工的工資。

事情的起因是,汽車之家的前高管胡永平爆料稱,春節期間,海底撈員工工資是營業額的50%。

而這一爆料,隨後也得到證實。

有海底撈前員工稱,除夕、大年初一、初二,門店員工可以投票選擇放假還是上班,如果三天營業,門店可以把營業額的50%平分給上班員工,另外50%是保障運營成本,加班費還另算!

這一事件被曝光之後,迅速引起了關注和討論,在驚嘆于海底撈員工享有的好福利的同時,一大波網友紛紛表示,想去海底撈當服務員!

春節50%營業額分給員工,已低調實行多年

這一事件讓海底撈毫無徵兆的火了一次,但,實際上,小編髮現,早在2013年,甚至有可能更早,海底撈就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對此,專業餐飲諮詢人王星說:「這一舉措,海底撈能低調實行多年,與企業經營、企業文化和掌舵人本身的氣魄和格局是密不可分的,而這也正是別人很難學得會的地方。」

而,對於海底撈來說,把春節營業額的50%平分給員工,更是一件一舉三得的事情。

1、從顧客層面來說,能夠保證客流不流失

首先,一般來說餐廳放假,不管時間長短,或多或少的都會對餐廳的客流帶來一定的影響。

有時候,即使是給出明確放假通告,但也不能保證到達所有顧客手中,導致很多顧客依然不確定具體營業時間。所以,餐廳只要一放假,對當月甚至下個月的流水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而海底撈這麼做,保證了大多數的門店在春節期間都能夠繼續營業,就能很好的規避這一問題,保證餐廳的正常運營。

2、從員工層面來說,一天收入近2000元

其次,從員工層面上來說,海底撈不強制要求春節一定要營業,而是把權利下放,把選擇權交給員工。員工可以自行選擇,多勞者多得,這種方式很好的激勵了員工,也留住了人心。

業內人士分析:一家海底撈的員工大約是在80到100人之間,一家店一年賺個5-8千萬應該是合理數字,若以5千萬來計算,一天的營業額大約是13.69萬,若平均分給80名員工,每人大約可以分到800多元人民幣左右,加上三倍的加班工資,一名員工一天的收入將近2000元,三天幾乎就是一個基層服務員一個月的工資了。

「在行業內,能給三倍薪資的餐企都不多,更不要說海底撈這麼大的手筆了,難怪海底撈員工的流失率都不到5%。」王星說。

尤其每年的春節放假過後,都是餐廳員工離職的高峰期,招人難問題尤為嚴重。甚至有很多餐廳為了留人,採用了扣工資的手段。

但是,海底撈用一種更加聰明,也更加令人敬佩的方式,留住了員工的心。

3、從企業層面來說,名利雙豐收

最後,從企業自身的層面來說,這麼做也是名利雙豐收的事情。

從門店的效益來說,門店一天不開張營業一天就沒有收益,但是房租等成本花銷依然存在,海底撈雖然將一天營業額的50%分到員工,而另外的50%則能用來保證成本的支出。

從企業口碑上來說,此前,海底撈「變態服務」被廣泛流傳,而此次,春節期間員工工資事件被意外曝光之後,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更是圈了大量的粉。

海底撈憑啥成功,靠的不僅僅是服務!

對於海底撈來說,這一幾年前就已經實行的策略,如今被曝光、被傳播,實則意外,而其之所以能夠引起關注和討論,就是因為行業內鮮少有人為之。

就算是到了現在,行業內敢這麼乾的餐飲企業,還是鳳毛麟角。

其實,如果了解海底撈的過往的話,就會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海底撈身上,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反而讓人發自內心的說一句,沒錯,這,很「海底撈」!

因為啥?

還不是因為海底撈勇於打破行業常規,永遠都走在創新和自我迭代的路上。

1

門店經營幾乎每年都有新舉措

首先從門店經營的層面上來說,幾乎每年都會在海底撈的門店裡看到新的舉措,給顧客帶來新鮮感,以去年為例,海底撈就做了兩大改變。

1. 推出自帶食材後被叫停

去年雙十二,海底撈台灣門店連放大招:除挑戰餐飲行業「禁止外帶」,還宣布不設最低消費、不限用餐時間、客人攜帶的酒水也不額外收取開瓶費。

這一舉措,當時也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不少餐飲人表示,海底撈這是要革火鍋行業的命。

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於是,在兩個月之後,海底撈緊急叫停了這一做法。

對此,職業餐飲網創始人王彬說:「雖然海底撈自帶食材的策略失敗了,但依然表明了海底撈對於火鍋行業的探索和嘗試。」

2. 推出工作日午餐套餐,解決閑時流量

同樣在去年,海底撈推出了精選套餐,為的是解決工作日午餐流量問題。

因為火鍋是聚餐屬性,在工作日的很少會有上班族在午餐的時間選擇吃火鍋,這是火鍋企業一直都很頭疼的事情。

但常年排隊的海底撈連這段時間也不放過,嘗試推出了限時優惠的工作日套餐,周一到周五9:00-17:00,無論是一人用餐,還是三五同事一起解決午餐,都能找到最合適的套餐組合。

2

每月主動披露門店食品安全事件

張勇曾經說過:海底撈可能有兩種死法,一種是管理出問題,如果發生,死亡過程可能持續數月乃至上年;第二種是食品安全出問題,一旦發生,海底撈可能明天就會關門,生死攸關。

還記得去年轟動一時的海底撈老鼠事件嗎?可以說,這是海底撈這麼多年出現過的最大的醜聞,犯了錯之後的海底撈做了什麼呢?

在第一時間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道歉,不推脫,積極妥善處理。無論對內還是對外,態度都非常誠懇。當時無論在行業內還是在消費者圈子裡,海底撈的應對方式都獲得了極大的認可。之後,海底撈出台了一系列的後續處理舉措,並且把把內部的檢查報告公布到外網。

而且,對於自身出現的錯誤和紕漏,海底撈一直都是秉持著開放的態度。

比如,在海底撈的官網上,能看到每個月的食品安全檢查的處理公告。這一工作海底撈從2015年,就開始做,已經是一種長期的機制。

每個月,海底撈都會公布門店食品安全檢查的結果細則,主動紕漏門店存在的問題,給公眾進行監督。

沒有一家企業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海底撈敢於直面自己的問題,不僅不會讓消費者失去信心,反而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敬佩。

3

員工住宿費用一個門店一年花掉50萬

海底撈以優質服務聞名,但大家都只知道海底撈對顧客的服務好,但實際上,這背後,海底撈對員工的服務同樣也做好了極致。

無論是之前被大眾所熟知的,比如:海底撈為員工租住的房子全部是正式住宅小區的兩、三居室,且都會配備空調;還有專人負責保潔、為員工拆洗床單;如果員工是夫妻,則考慮給單獨房間……

光是員工的住宿費用,一個門店一年就要花掉50萬元人民幣。

還是這一次,春節期間營業額的50%分給員工也好,都是行業內鮮少能看到的。

「關懷員工的企業都在主動為員工做服務,海底撈正是這樣的企業,而只要當員工對企業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就不會輕易離開,這就是為什麼海底撈的員工流失率不到5%。」王星說。

小結:

總有人說,海底撈的服務學不會,所以,往往把海底撈的成功歸功於服務。

其實,哪有這麼簡簡單單的成功呢?一家餐廳可以因為營銷火起來,可以因為產品受到追捧,但像海底撈這樣火了二十多年的企業,從來都不是「服務」這一個單方面的原因。

海底撈主動作出的變革,主動披露自身的問題,對員工對團隊的管理章法……無論哪一方面,在餐飲行業都是很少見的。

所以,在海底撈,學不會的又豈止只是服務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分鐘學連鎖 的精彩文章:

TAG:三分鐘學連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