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昭君出塞的歷史背景:漢匈關係已發生根本性的逆轉

昭君出塞的歷史背景:漢匈關係已發生根本性的逆轉

王昭君,著名的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落雁,她為了維護漢匈的和平關係,毅然出塞,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自從漢王朝建立之後,就一直與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打打殺殺不止。漢高祖劉邦北征匈奴,結果被冒頓單于率大軍圍於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馬鋪山),依陳平奇計解圍後,漢王朝只得依靠與匈奴和親來維持邊境關係。

楊冪版的《王昭君》

這個時期是漢弱匈強的態勢,直到漢武帝劉徹繼位後,漢朝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已經具備了打擊匈奴的能力,他派衛青、霍去病遠驅匈奴,開啟了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並收復了河朔、河套地區。

漢武帝時期及之後,漢匈關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已經屬於漢強匈弱的情形了。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內部出現了五單于爭位的情況,結果五敗俱傷,數以萬計的匈奴人死於內訌的戰火之中。

這場內訌以郅支單于和呼韓邪單于的勢力最大,競爭也最激烈。郅支單于最後擊敗呼韓邪單于,佔據了漠北的廣大地區。

楊冪飾演的王昭君

呼韓邪單于處境十分困難,其手下左伊秩訾王勸他「稱臣入事於漢,從漢求助」。

呼韓邪單于的其他部下堅決反對,認為「臣事於漢,卑辱先單于,為諸國所笑,何以復長百蠻?」

左伊秩訾力排眾議,認為「今事漢則安存,不事則危亡。」

最後呼韓邪單于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漢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派其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漢朝拜。

兩年之後,呼韓邪單于又親自到長安朝見漢宣帝,成為第一個朝見漢天子的匈奴單于,漢朝對他「寵以殊禮,位在諸侯王上,贊竭稱臣而不名。」

仍在漠北的郅支單于看到漢朝出兵幫助呼韓邪單于,便起兵反擊,結果被漢和呼韓邪單于的聯軍擊敗,只好向西發展。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郅支單于被漢朝派駐西域的都護甘延壽和陳湯所殺。呼韓邪單于得知消息後,又喜又懼,他上書漢朝,表示願意再次朝見漢元帝。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來到長安,漢朝對他禮敬如初,所賜之物比以前加倍。於是,他提出「欲娶漢女而身為漢家婿」。

此時的漢朝對於匈奴來說,大概已經屬於宗主國了,因此,漢元帝沒有再選公主或者從宗室里挑選和親之人了,而是從宮女中選出了王昭君來出塞。

王昭君出塞和親時的心態,大概也是悲喜交集吧,雖然她是自願報名,但也出於無奈,與其作白頭宮女,了此一生,到不如去作匈奴的閼氏(王后)。而王昭君的這一和親,也使漢匈關係保持了近40年無戰事。

本文參考文獻:《大同史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唐朝初年,突厥連續八次入侵,李世民被迫締結恥辱的城下之盟
趙匡胤稱帝後,眾臣勸殺周世宗幼子,結果卻出人意料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