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玄武門門裡門外的李世民

玄武門門裡門外的李世民

李世民是看著楊廣長大的,看著楊廣一步一步走向人生頂峰,又一步一步跌落谷底的。楊廣是次子,弄死了自己的大哥,搶來一個「名正言順」的太子位,但這還不夠,太子畢竟不是皇帝,什麼事還是他老爹楊堅說了算,這當然不夠爽啦,要是老爹哪天想起來要追究自己殺兄的事情把自己廢了怎麼辦?於是楊廣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連他爹一塊兒殺了,自個兒直接當皇帝,號令天下,施展抱負。

這一系列流程,李世民是牢記在心的。同樣作為次子,同樣渴望坐上自己父親那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所以,李世民心理隱隱閃過了這樣一個念頭,自己可不可以效仿楊廣,來一出二皇子的逆襲大戲?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李世民不僅有夢想,還通過自己的雙手,讓夢想照進了現實。美國精神之父艾默生說過:「一心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所以上天就先開始幫忙:武德九年的「太白經天」,讓民間劉傳奇了「天下革,民更王」的讖語,於是乎,李世民「順應天意」,就發生了我們很多人耳熟能詳的玄武門事變。李世民帶著秦王府的數百打手,控制了太極宮的軍事咽喉玄武門,在一片死一般的寂靜中,等到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上鉤。李世民張弓搭箭,刷的一聲就結束了李建成的性命,而拚死頑抗的李元吉,也在不久之後成為了尉遲敬德的刀下鬼。和自己競爭皇位的競爭對手如今都已經人頭落地了,但李世民還並不滿足。

他有著和楊廣一樣的憂慮:天下還是屬於自己的父親李淵,自己雖然剷除了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但是保不齊李淵會一怒之下把自己給廢了,所以,送佛要送到西。當然,李世民還沒有楊廣那麼殘忍,他並沒有對他的父親痛下殺手,而是對楊廣的「弒父」稍微作了一下修改,成了「逼父」。為了確保整個政變行動萬無一失,李世民在殺兄之前就已經把李淵控制住了,他「囚慈父於後宮」,開闢了玄武門政變的「第二戰場」。當然,他武力控制自己的父親,並不僅僅是讓他不要插手,他還要他交出政權,他也並未承諾不使用武力。所幸的是李淵懂得楊堅的前車之鑒,他並沒有掙扎,老老實實地交出了政權,讓出了皇位,自己當了一個空虛寂寞冷的從此再無人問津的太上皇。

所以,李世民的「殺兄逼父」,與楊廣的「殺兄弒父」並無二致,畢竟在李世民的計劃當中,李淵若是不配合,下場和楊堅是一樣的。

那麼,同樣是作出了如此慘無人道的暴行,李世民和楊廣給後世留下的評價為何會如此不同?這要從兩個人的少年時代說起。

年輕時候的楊廣,詩書禮樂樣樣精通,是個星光耀眼的五好青年。再他篡奪皇位之後,君臨天下的楊廣變得不可一世,驕傲自負的他按照他自己的「雄心壯志」來經營,或者說折騰自己的帝國,把曾經盛極一時的隋王朝徹底斷送在了自己手裡。

而李世民呢,年輕時的他,幾乎是個無惡不作的紈絝子弟,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但是壞孩子有壞孩子的精明,他知道自己和楊廣的差距,所以他更不能像楊廣那樣折騰。為了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他罷兵休民,面對少數民族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他一次次選擇忍讓;他虛心納諫,面對魏徵摸老虎屁股般的直言進諫他一次次把自己的怒火咽下去而知錯就改;他克己復禮,無限制克制自己的慾望而為了實現自己那更偉大的夢想。

於是,這樣的唐太宗,從貞觀元年開始,就引領著大唐帝國走上了一條勵精圖治的強國之路,短短十餘年間就呈現出一派盛世景象——此時的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穩定、民生富庶、人口增長,同時又西征蠻夷、東平高麗,無不顯示出大唐帝國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的驕人成就。

但是,在貞觀的黃昏時期,尤其是在魏徵去世之後,李世民身上的人性弱點也終於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來,或者說憋了二十三年的李世民終於是憋不住了,他納諫不再虛心,甚至開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拒諫;與此同時,李世民也開始變得驕奢淫逸起來,他大興土木修繕宮殿,勞民傷財。另外,將死之年的李世民,和他爹一樣患上了李家祖傳的中風,急病亂投醫的李世民也開始採信自己曾經最不恥的方術,最終卻也因為重金屬中毒而離世。

天可汗李世民到這裡確實被我們說死了,不過還有一件他生前的事情要說,那就是立儲。唐朝的時候,立儲的潮流還是立嫡長子,次子不管你是不是賢,你都沒戲,誰讓你生得晚,這也是楊廣和李世民縱使天縱英才,還是要採用暴力手段奪取皇位。但即使是以次子身份繼位的李世民,在選擇自己的接班人的問題上,還是傾向於選擇老大,即使他的大兒子李承乾是個瘸子。但是他的其他幾個兒子就不開心了,既然老爹你也不是嫡長子,也是靠武力奪取皇位的,那我們有何不可呢?於是,先是齊王李祐舉兵造反,再是時時刻刻擔驚受怕害怕被廢的太子李承乾和李世民的弟弟漢王李元昌一同陰謀政變,最後又是幾乎登上太子位的魏王李泰頭腦發熱作繭自縛,頃刻間李世民的三個兒子一個弟弟就這麼被開除了皇籍,武德九年在玄武門的一幕幕畫面此刻都在自己的眼前閃現。有道是,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確實,還是肯定的。再自己的幾個兒子相繼把自己作死了之後,太子的位置也就落到了長孫皇后的最後一個兒子,性情柔弱的晉王李治身上。然而,正是這個懦弱的兒子,把李世民好不容易開創的太平盛世,就這麼交到了一個女人手中,還差點把自己李氏的子孫都給搭進去了。報應,報應啊。

當然,李世民被我說的一點也不像個好人,但是他的民間形象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聖人。很早以前有一部電視劇叫《隋唐英雄傳》,裡面的李世民被描述的是如此宅心仁厚,甚至連李淵不立他為太子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太仁愛,會守不住這大唐江山,呵呵。

這樣的李世民,哪裡還是李世民,簡直是「李太白」啊!

蘋果用戶任性讚賞通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謙言QianTalk 的精彩文章:

TAG:謙言Qian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