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朝的奠基者——木華黎

元朝的奠基者——木華黎

(蒙古國大呼拉爾「國會」木華黎國王的雕塑)

木華黎是我們的二世祖,他對元朝的豐功偉績史書記載清晰,他的智勇雙全令世人驚嘆,如果鋪開歷史進行詳盡的比較,能夠與之比肩者鳳毛麟角。北京阜城門內歷代皇帝廟供俸了由三皇五帝起188位開國皇帝並79位最傑出的文臣武將牌位,木華黎位在其中,足見他影響了華夏一代歷史,他的品質不僅鼓舞著後代子孫,也為許多人所敬仰。筆者多年搜集整理,形成如下資料,難免掛一漏萬,甚至錯誤,公布出來,供大家參考並進一步修繕完整,這既是一家之資料,也是華夏中國一段歷史。

南宋時期,偌大中國處於政權並立,群雄分裂割據,江山支離破碎的局面。西北有西夏王國,東北有殘餘的契丹遼國,黃河流域的原北宋地區被完顏氏金國佔領,以杭州為都城的長江流域則是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而在今天的內蒙古和蒙古國包括新疆北背部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上生活著近百個大小不等、語言文化各有差異的游牧部落。諸如尼倫部的孛爾只斤氏族和札刺爾氏族、塔塔爾部、克列部、泰赤烏部、乃蠻部、蔑里吉部、汪古部、洪吉刺部、吉里吉斯部等。它們劃地為疆,各自為政。我們的第一世祖孔溫窟哇屬尼倫部札刺爾氏部族,生活在今天流經外蒙古與俄羅斯交界處的鄂嫩河東岸上。當時這條河叫斡難河。河道水流清澈,兩岸草木肥美,廣袤的草原一望無際,是天然放牧和狩獵的好地方。秋季,山上的樹叢被陽光渲染得水明草凝霜泛藍,形成明暗及冷暖強烈的對比,光影成畫,韻味無窮,一團團淡霧升起,蒸騰飄逸。山坡上、草壩間,牛羊悠閑;樺林外,蒙包上,炊煙裊裊。先祖們牛羊成群,豐衣足食,喝著馬奶酒,彈奏著馬頭琴,唱著「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古老的歌謠,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棲居在夢幻一般生活中。帖木真被擁為大汗後,曾盛讚這兒是梅花鹿兒棲身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人享樂之邦。孔溫窟哇有五個兒子,最有勇有謀的是第三個兒子木華黎。與孔溫窟哇同時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還有孛爾只斤氏族的也速該和他的五個兒子一個女兒,他的長子叫帖木真。兩家世代相好,和睦相處,並有姻親關係。

帖木真的父親也速該被塔塔爾部族人用藥酒毒死,帖木真為報父仇,興兵討伐,由此帖木真不斷壯大,戰事一發不可收拾,居心統一朔漠各部族。孔溫窟哇率眾策應,供職於麾下,跟隨帖木真平定了蔑吉里部,戰敗了乃蠻部,戰功赫赫。一次,被平定收降的乃蠻部突然反叛,帖木真措手不及,迫使同六騎親信逃走,其中有我一世祖孔溫窟哇。荒山野嶺,人困馬乏,飢腸漉漉,難以行走.孔溫窟哇自告奮勇尋找食物,踏遍青山野徑沒有人煙,幸好在河邊看見一隻野駱駝吃草,張弓搭箭射殺,燒烤後大家飽餐一頓。然而就在此時追兵趕上包抄而來,帖木真的馬因飢餓而倒斃於地,危急關頭大家面面相覷,驚愕不已,我一世祖孔溫窟哇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騎讓給帖木真,敦促他們快逃走,自己隻身斷後。追兵趕到,孔溫窟哇奮勇抵抗,怎奈敵人層層包圍,一陣亂砍亂殺,孔溫窟哇雖然憑著超人的武力殺死不少敵兵,終因寡不敵眾,被亂兵殺害,而帖木真等人保全了性命。事後帖木真悲痛不已,厚葬孔溫窟哇於故里。

一世祖孔溫窟哇五個兒子中尤以三子木華黎最為優秀。傳說木華黎出生時有一股白氣從帳中衝出,神巫非常驚異,認為此人日後必成大器。果然,木華黎長到十多歲時,就才智超人、氣宇不凡。他儀狀雄偉,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強(二石即240斤力)。他器宏識遠,莫測其蘊,胸藏百萬兵。他的組織領導能力以及言談舉止,欣然出於千百人間。札答闌有兩句話評價他:沒有木華黎訓不服的烈馬,沒有木華黎射不中的鷹隼。這些天賦決定了他一生必成大事業。元初四傑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首推木華黎為傑中之傑。

一次,元太祖帖木真在不兒罕山時被蔑爾乞人突襲,大軍失敗,軍帳全被敵人裹走,在逃跑途中路經答闌捏木爾格地方迷失方向,又與塔塔爾人不期而遇,邊戰邊走。晚上北風呼嘯,大雪飄飄,帖木真只好卧在草澤中度夜,為了警衛帖木真的安全,木華黎與博爾術手執防風燈頂雪巡視防線,一陣狂風吹來,睡夢中帖木真打個寒顫,他們倆趕快手擎皮氈當作帳篷遮蔽太祖,徹夜不移動一步,而自己身上僅披一件羊皮氈站在深雪中。翌日醒來,帖木真看見二人冰雕雪塑,大雪沒膝,頓覺咽喉梗塞,百感交集。三十餘騎匆忙趕路,帖木真問:「這地方賊寇多,如果遇著該怎麼辦?」木華黎說:「我願一身抵擋!」話音未落,一夥賊寇蜂擁而出,箭如雨下。木華黎衝上前去,一邊揮舞銀槍撥飛敵人射來如蝗一般的箭矢,一邊趁機拔出筒中羽箭,嗖、嗖、嗖連發三箭,賊寇三個靠前的頭領應聲倒下。賊寇主帥問:「這是誰發的三隻箭?」回答說:「木華黎也」,賊寇早聞木華黎的威名,趕快鳴金收兵,鼠竄逃跑,木華黎慢慢解開馬鞍拿在手中,遮擋著太祖才得逃出困境。

克烈部首領王可汗與乃蠻部發生仇戰,向帖木真求援,木華黎奉命領兵救援,揮戈南下,所向披靡,乃蠻部大批將士被斬,獲甲仗馬匹無數,而可烈王可汗將恩不報,反而謀襲木華黎.木華黎發現後領精兵夜斫其營,王可汗逃走後又驚又嚇,疲於奔命而死於路上,其餘全部人馬繳械投降。

太祖帖木真打敗塔塔爾人後納其首領女兒也速干,也遂姊妹為側妃。帖木真深感對髮妻孛爾帖有愧,想選一位大將回大營去疏通疏通孛爾帖,身邊的大將博爾術、蘇不台對這一棘手問題個個退縮,木華黎自告奮勇,願解除這一危機,大汗欣然應允。

木華黎風塵撲撲,星夜趕回大營,畢恭畢敬地對大妃行了禮,「大妃殿下安好。」然後,站在旁邊,一言不發。孛兒帖吃驚地詢問:「木華黎不是說有什麼緊急事情么?」木沉思良久說:「我有一件好事要告訴大妃,還有一件壞事也要告訴大妃,我是沒有想好,先說好事,還是先說壞事。」孛兒帖怔住了。她想了想說:「好事讓人歡喜,壞事讓人憂愁,如果先聽了好事,一定是先喜後憂。先聽壞事,那就是先憂後喜。你就先說壞事吧。」木華黎說:「大汗沒有聽從諸將的忠告,被兩個塔塔兒美女迷住了眼睛,收她們為第二、第三側妃了。」孛兒帖如雷轟頂,閉上了眼睛半晌才緩緩地說:「那件喜事呢?」木說:「大汗沒有聽從諸將的忠告,被兩個塔塔兒美女迷住了眼睛,收她們為第二、第三側妃了。」孛兒帖說:「這件壞事你已經說過了。」木說:「不。這件喜事同那件壞事,是同一件事。」孛兒帖急了,說:「你說什麼?我不明白。」木華黎緩口氣說:「可汗以前只愛您一個女人,現在他又同時愛上了兩個女人,這對您是壞事;從前只有你一個女人關心可汗,現在又有兩個女人像您那樣替您關心可汗,這當然應該算是好事。」孛兒帖氣沖沖地說:「我不願意有別人像我一樣地關心可汗!」木華黎鄭重地說:「此事木已成舟,不可挽回了。大妃如果做個順水人情,可汗定會為您的寬宏而更加敬重您,您的大妃地位永遠也不會改變,這就是好事。如果您公然反對可汗納這兩個側妃,即使你能阻止可汗,可汗也一定會因為要得到的東西沒有得到,而怨恨你,那麼對您來說,就是壞事,壞到不能再壞的壞事了。」孛兒帖無奈地說:「你為什麼要攬這件差事呢?」木華黎說:「因為您是可汗四個兒子的母親,我不願意看到您與可汗失和。那樣不只是您和可汗的不幸,也是蒙古人的不幸。」孛兒帖委屈地:「這麼說,我不管是願意不願意,已經無可改變了?」木華黎點點頭。孛兒帖撲在床上哭了起來。哭得越來越傷心。木華黎說:「大妃,有什麼委屈,您只管倒出來吧!」孛兒帖說:「我從九歲起就跟他訂親了。那時他還是一見狗就害怕的小孩兒,跟在我後邊形影不離。我們一起剪羊毛,一起套馬,一起在湖邊嘻戲。那時,我不知道男女之愛是什麼。只是我同他之間,兩小無猜,相互依戀,一刻也不可離開。後來,他父親出事了,他一走就是八年。這八年里我無日無夜不在想念他。是我父親耐不住我一再要求,沒有按著草原的規矩,讓帖木真去弘吉剌部成親,而是我的一雙父母把我送到斡難河邊,跟他完婚的。可喜慶的酒香還沒有散盡,他的仇敵便把我搶去了九個月,使我在思念和痛苦之中煎熬了九個月呀!他是把我救出來了,可是他對我少了從前那樣的無忌無猜,多了夫妻之間不必要的過分的尊重。我一邊給他一個個地生兒子,一邊把失意的眼淚流在肚子里,我不苦么?!這回可好,他又找了女人,而且一下子找了兩個!大概在不久的將來,我就像被他穿破了的皮袍子一樣,扔掉了吧?」孛兒帖又哭。木華黎就站在那裡,既不解勸,也不走動。半晌,孛兒帖擦擦眼淚說:「你回去告訴他--」木華黎說:「我知道應該告訴可汗什麼了。」孛兒帖怔住。木華黎冷靜地說:「我將告訴可汗,大妃說:『當年我們的父親也速該不過是個部落首領,還有一個別妻呢,帖木真是可汗,自然應該有更多的妻子。帖木真可汗派人先來告知這事,根本沒有必要。因為妻子服從丈夫,部民服從可汗,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作為最敬最愛他的大妃,很高興可汗找到了中意的側妃,我正在為可汗的新人準備新的斡兒朵(宮帳)。』」孛兒帖睜大了眼睛看著睿智的木華黎。木華黎恭恭敬敬地問:「大妃,我沒有領會錯您的意思吧?」孛兒帖嘆息了一聲說:「你說得不錯,就這麼告訴可汗好了。」

木華黎看孛爾帖接受了自己的意見,補充說:「大汗在前方打仗,如果沒有人關照他的生活,溫暖他冰冷的營房,他高昂的精神就會消鈍。再說,我們和塔塔爾人結為姻親,過去的恩怨一筆勾消,全部人馬歸我成吉思汗所有,世代相好,於國有利。古往今來,漢人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公侯三房四妾也是常見,今成吉思汗雄兵橫掃漠北,一代天驕,選嬪納妃,也不為過。現事已至此,皇后海納百川,天下為重,寬慰高興才是。」一席話使孛爾帖皇后茅塞頓開,讓木華黎回去代話,表示祝賀。內部一場難以彌合的裂痕化解了。

漠北被統一後,丙寅年帖木真即皇帝位,首封木華黎、博爾術為左右萬戶,並從容地對他們說:「平定朔漠實乃你等人的功勞,我與你猶如車子有轅,身子有了臂膀一樣,你們應時時刻刻想到這一點,不要改變原來的志向。」木華黎遂向太祖提出進取中原的計劃,奏曰:「先圖夏,再謀取金,最後圖謀大宋,逐漸進行,總有日子成功。」太祖說:「規劃中原就仗著你哩!」丁丑年(1217年)八月,皇帝詔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都行省承製行事,(「承製」的方式可以奉行皇帝旨意,隨時可以委派任何人為任何地方「行省」官員。比如曾委派嚴實為山東西路行省。兒子孛魯嗣國王后也「承製」委派李權為山東淮南行省。)授給誓券金印,並說:「子孫傳國,世世不絕。」並撥十個提控兵馬交給木華黎。這十個提控部隊是:

鎮國,汪古部騎兵。

薛赤兀兒,豁羅剌思部騎兵。

客台,兀魯兀惕部騎兵。

蒙可·合勒札,忙忽惕部騎兵。

阿勒赤那顏,翁吉剌惕部騎兵。

不禿駙馬,亦乞烈思不騎兵。

帶孫郡王札剌亦兒部騎兵。(帶孫是木華黎弟)

吾也而,「北京」的女真兵,契丹兵,漢軍等。

耶律禿花,山後漢軍。

札剌兒,契丹幼軍。

除此,還有維吾爾,契丹、吐蕃、漢等軍統歸木華黎直轄。並分工說:「太行山之北由朕經略,太行山之南由公謀取。」賜給皇帝大駕所建九斿白纛大旗,告訴全體將領:「木華黎建此旗發出號令如同朕親臨一樣。」(此旗當時是成吉思汗的軍旗,也是國旗,九個氂牛尾綴在杆子上的白旗,旗中心有一個黑月亮。金朝人當時稱木華黎為「權皇帝」,意思是代理皇帝。)

經過整整一年的備戰,蒙古軍拉開了大舉攻夏的帷幕。如果說前兩次還是偵察,這一次則要征服它了。

西夏國主李安全得知蒙古大舉進兵的消息,急忙向兀剌海城派出重兵。

數日後,木華黎率領的先頭部隊出現在兀剌海城下。

奉命守城的高令公率眾將領登上城頭,見城下敵軍人數不多,而且經過長途跋涉後已經人困馬乏,不覺心中大喜,匆忙下得城來,親率大軍殺出城外,意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掉蒙古軍先頭部隊,挫挫蒙軍的銳氣。

蒙軍剛剛下馬支起篷帳,就見夏軍氣勢洶洶殺奔而來。木華黎全無驚懼之意,直等夏軍逼近,方才命士兵擊鼓。剎那間,訓練有素的蒙軍敏捷地躍上馬背,成扇形向夏軍包抄過去,與此同時,萬箭齊發,夏軍紛紛落馬,陣腳大亂。

木華黎不給高令公任何喘息之機,拍馬躍入敵陣,截住高令公,僅僅幾個回合,便將高令公走馬生擒。

主帥落敗,夏軍了無鬥志,掉頭就逃,蒙軍乘勝追殺。夏軍逃到城下,守城將領見蒙軍「咬」得太緊,不敢開門,城外夏軍只好棄械歸降。

高令公被俘的消息很快傳入城中,太傅西壁石守城不力,不出半日,兀剌海城即告陷落,西壁石亦被木華黎生擒。

一日之內,木華黎走馬破城,連擒西夏兩員大將,其勇謀才略始為夏、金君臣所識。隨後,木華黎率領大軍進駐兀城,等候與主力部隊會合。

外圍既失,唯克夷門可守,它是西夏首都興慶府的最後一道屏障。李安全火速召見大都督嵬名令公。嵬名令公英勇善戰,在西夏將領中首屈一指。李安全將守住克夷門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克夷門位於賀蘭山間,兩邊山勢陡峭,只有中間一條羊腸小道可達天門,可算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之地。嵬名令公對守住克夷門信心十足,點將出發前,他當場向李安全立下誓言:守不住克夷門,當以死謝罪。

蒙古馬個頭矮小、吃苦耐勞,素無掛掌之習,顯得登山無力,加上蒙軍慣於野戰,尚缺乏攻城經驗,因此足有月余,蒙古大軍始終奈何克夷門不得。木華黎令工匠們在士兵的幫助下日夜趕工,一個月後,半數以上的戰馬都掛上了鐵掌並開始接受訓練。

嵬名令公雖成功地將蒙軍堵在關外長達兩個月之久,仍不敢存有僥倖之心。近些日子,他見蒙軍的進攻不似初時急迫,反而摸不清木華黎做何打算,只隱隱有一種預感:屢受挫折不思後退,必有一次更激烈的進攻。

清晨,陽光碟機散了罩在山間的最後一絲霧氣,目標清晰地顯現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見門樓上影影綽綽移動的身影。西夏守軍尚被蒙在鼓裡。兩聲巨響過後,蒙軍已出現在城樓處。夏軍驚魂未定,難以抵擋,克夷門不出兩個時辰便告失守。

嵬名令公還想做最後掙扎,指揮大軍邊打邊退。打得順手的蒙軍越戰越勇,日近黃昏時,嵬名令公被勇將朝倫生擒,西夏元氣大挫。

自從成吉思汗與木華黎分工之後,成吉思汗向西域一帶開拓疆土,木華黎向東南一帶不斷進取。辛未年攻克金國德興,壬申年攻克金雲中、九原諸郡後,接著圍困金撫州。木華黎令哲別率先越過金界壕,來到烏沙堡前。允濟皇帝派出朝中名將胡沙虎率領10萬人馬駐紮烏沙堡,擺出了同蒙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敵眾我寡,木華黎率領的先頭部隊人數只有烏沙堡守軍人數的十分之一。胡沙虎也了解自己的優勢所在,他堅信憑藉經過重新修固後的烏沙堡工事,一定可以將蒙古軍隊擋於堡外。

當天,蒙軍在離烏沙堡20里外下營。元帥大帳燈火通明,木華黎與哲別反覆研究著攻取烏沙堡的方案。入夜,一個身影閃入帥帳。來人從懷中取出一張繪製詳細的烏沙堡地形圖。木華黎展開一看,只見圖上位於烏沙堡西北角的烏月營被紅筆重重地畫了個圈。

胡沙虎還在堡中嚴陣以待,卻不料哲別已乘夜色掩護,率領一支精騎繞道而行,走馬奔襲位於烏沙堡西北的烏月營。烏月營是金軍糧秣囤積之地,木華黎料定一旦烏月營失守,烏沙堡守軍勢必軍心大亂。

胡沙虎見蒙軍在陣前安營,以為蒙軍長途跋涉,不堪勞累,今夜定當無事,便索性放心地在帥府與美人喝酒調笑。酒過三巡,忽聞烏月營起火,他急忙推開酒席美人,披掛整齊來到府外。此時,只見西北方向火光衝天,胡沙虎叫苦不迭,情知已增援不及。幾乎同時,蒙軍在木華黎的指揮下,向烏沙堡發起了進攻。木華黎一馬當先,接近烏沙堡時,他舉弓搭箭。霎時,萬箭齊發,金兵紛紛栽落堡下。

胡沙虎催馬來到城門,守城金兵正潮水般向後潰退。胡沙虎試圖穩住軍心,然而,兵敗如山倒,只顧逃命的金兵根本不聽他的指揮。胡沙虎又怒又悔。他沒想到蒙軍會放著烏沙堡不打,先攻烏月營。他尤其想不通蒙軍何以對烏沙堡的地形以及兵力部署如此熟悉。數月心血轉眼化作塵煙,那些設計精良的暗器裝置居然連小試神威的機會都沒能得到。

蒙軍強行襲破烏沙堡後,胡沙虎帶兵反撲,企圖重新奪回烏沙堡,無奈蒙軍勢如破竹,金兵救援之軍力不能敵,一觸即潰,最後,胡沙虎只好帶著殘兵敗將逃之夭夭。木華黎也不派人追趕,鳴金收兵,以便兵進野狐嶺。

野狐嶺素有隔天之說,險峰林立,易守難攻。攻下野狐嶺,也即敲開了通向金國的大門。金、蒙雙方,對野狐嶺一戰都極為重視。允濟皇帝傾盡金國百萬之師精銳,命御守使高琪率40萬大軍進駐野狐嶺,孤注一擲。

半個月後,蒙軍徐徐開到野狐嶺嶺北駐紮,準備強攻。高琪依仗著兵力雄厚和地勢險要,躊躇滿志,獨坐行帳,認真思索著明日對蒙一戰。他覺得,既然他在兵力上占絕對優勢,不妨採取以攻為守的戰法,改變一下烏沙堡金軍被動挨打的局面。

木華黎說:「敵眾我寡不能致力死戰。」當天下午,蒙軍向野狐嶺發起了第一次強攻。金軍憑藉地形優勢,擊退了蒙軍進攻,自身也付出很大傷亡。

第二天,蒙軍引軍再戰。木華黎一馬當先,發三箭中金軍三名將領,金軍大恐,高琪親臨前線指揮,方才穩住軍心。整整一個月,蒙軍不分晝夜,輪番發起強攻,金軍傷亡慘重,漸成潰敗之勢,於是,他率千人敢死隊在敵人未防備下呼嘯著沖入敵陣,金兵大亂,木華黎部下將領隨後率大軍猛攻,金兵首尾不能銜接,自相踐踏,潰不成軍,追至澮河,殭屍百里。高琪見勢退走撫州。野狐嶺被破,金門洞開。

癸酉年攻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且敵軍守備非常頑固,木華黎視察地形後說:「不敢輕舉妄動。」蒙軍在關外整整半月按兵不動。金軍不明蒙軍意圖,依仗關固隘險,驕意日滋。

十餘天后的一個清晨,哲別首度引軍前來攻關。關上金兵從高處看去,只見蒙軍因不明關前陣法布置,竟紛紛誤入鐵蒺藜陣中,立時人仰馬翻,亂作一團。哲別不得已鳴金收兵。

關內守將見蒙軍不戰自潰,心中大喜,當即引兵出關追殺。金軍利用地形熟悉,很快追上蒙軍,兩軍廝殺一場,蒙軍不敵,返身再逃,沿途丟下許多牙帳兵器、瘦馬盔纓,金軍益發追得興起。

大約追出50餘里,哲別不退了。只見他勒馬回槍,英姿颯爽,與方才判若兩人。在他身後,剛才還丟盔卸甲、慌慌張張的蒙軍眨眼間變了另一副模樣。金兵尚未醒悟過來,蒙軍已如虎狼般奔騰而至,勇猛異常。而木華黎率領的大軍也在這時掩殺過來。

金軍情知中計,掉頭就逃,因慌不擇路,不少金兵誤入自家的鐵蒺藜陣中,人馬相踏,死傷無數。餘下的金兵逃至居庸關下,驚魂稍定,卻見關上遍插蒙古戰旗,早被蒙軍搶先奪關。此時,關上箭下如雨,身後追兵迫近,金兵正自慌亂處,忽聽蒙軍陣中一片「投降者生,抵抗者死」的喊聲,眼見進退無路,遂停止抵抗,棄械歸降。

攻下居庸關,蒙軍便進入廣袤無際的華北大平原了。

接著木華黎又拿下涿州,分兵攻下益都、濱城、棣城。在攻打金國霸州時木華黎收降史天倪史天澤兄弟為心腹。並按史天倪的意見,先奪幽州,切斷金國的咽喉,孤立中都,金國就唾手可得。於是大軍趕到遼西,攻打金國北京,守將銀青以二十萬大軍迎擊,被木華黎一舉擊敗,金將寅答虎只好獻城投降,北京輕易地被拿下。遼西諸郡聽到這一消息都望風而降,中都燕京已岌岌可危了(當時金國有五個京城,上京哈爾濱、東京遼陽、西京大同、南京開封、北京為河北的大名府)。

錦州張鯨聚十餘萬人殺了金國節度使,自封為臨海郡王來降木華黎,木華黎按照太祖帖木真旨意提張鯨為北京總兵,配合蒙古大將掇忽蘭向南征伐那些沒有降服的州郡。張鯨心懷叵測,人降心不降,伺機反叛自立為王。這一陰謀早被木華黎察覺。他安排蒙大將蕭也先為其監軍,暗中監視著張鯨的行動。果然,兵行至平州,張鯨稱有病逗留,乘機立旗叛亂。蕭也先按照木華黎的密令立斬張鯨於馬下。張鯨的弟弟張致聽知哥哥被殺的消息,氣憤之極,馬上率眾據守廣寧,在錦州排開陣勢與木華黎對抗。木華黎先進逼紅羅山,收降主將杜秀,然後向張致所在興中挺軍。待兵臨城下,他先派先鋒吾先而佯裝猛攻敵人的溜石山,又派大將不花在永德縣東候敵。他算計這樣以來,敵人必派援兵來救,他再突如插入,斷其歸路,敵人必然大亂而敗。果然張鯨的兒子張東平率領騎兵八千,步兵三萬浩浩蕩蕩來支援溜石,木華黎夜半急率大軍在神水縣東與之相遇。木華黎把騎兵分成一半為步兵,選三千神射手強弓弩箭迎敵。敵軍未穿盔甲,三萬步兵被蒙軍亂箭襲殺,一時大亂,在此等候已久的大將不花領兵趕將殺來,兩邊夾擊,敵軍那裡招架得住,個個抱頭鼠竄,可憐張東平為父報仇的幾萬軍馬幾乎死傷殆盡。木華黎乘勝攻下開義縣,進圍錦州。張致慌了手腳,令大將張太平,高益率軍迎戰,又被一一擊敗。兩軍相持,圍守月余,張致因將士作戰不力而殺掉二十餘人,氣惱了部將高益,高益趁其不備,同士兵將張致用大繩捆縛住交於木華黎,獻城投降。廣寧、懿州、錦州被拿下。此時身居蘇、復、海三州及咸平的金國貴族們聞風喪膽,棄城攜銀率十萬人潛逃到海島上去了。

金國太子完顏守忠從燕京逃往汴京,奉命留守的金國元帥完顏承暉和穆延盡忠眼看木華黎的大兵如虎添翼勢不可擋,從遼西揮戈南下,直逼中都燕京,心驚膽顫,急派人去汴京向金主完顏珣告急,以求救兵。金主派大將李英去解圍,在霸上與蒙古軍相遇。李英是山東益都遼陽人,中過狀元,小有才氣,可惜是個酒罐子,軍紀散漫,兵無鬥志,蒙古軍衝殺過來李英還是半醉半醒,只聽噗哧一聲,他的人頭就被砍了下來。主帥已死,兵卒們如風捲殘雲一般一鬨而散。援兵落空,完顏承暉決意死守,但穆延盡忠卻心不在焉閒遊亂轉。完顏承暉看大勢已去,中都難保,寫了一封遺書令人送交汴京皇帝,自己辭拜了家廟,訣別了親人服毒而死。穆延盡忠貪生怕死,向蒙古軍獻了城池,當晚還在豪華的太寧宮裡為木華黎大軍慶功洗塵,酒宴之後只見宮燈輝映,細樂響起,笛韻悠揚,笙歌聒耳,絲弦雲板合奏出妙音裊裊,使人如醉如痴。一群亮麗的舞女款款而出,她們翩翩起舞,透香的玉體半隱半明,個個蛾眉帶秀,鳳眼含春,唇似櫻顆綻放,齒如榴籽含香,腰似柔柳迎風,面似嬌花拂水,羽衣飄舞,滿堂霓裳,真是天仙一般,令人神魂顛倒。木華黎平日不喝酒,今日被穆延盡忠勸喝了兩杯水酒昏昏然倒在一旁昏睡了。穆延盡忠趕快把木華黎攙入事前設好的皇帝內宮中休息。夜半酒醒,只見五彩宮燈透露出一股溫柔飄渺的氣氛,粉壁牆上彩繪著高山流水和中國四大美女豐腴的神采,紫檀木雕刻極精緻的牙床上錦籠紗罩,金彩珠光,連地上踩的磚,也是碧綠鑿花,晶瑩透亮。牙床邊一位極標緻的女子云髻堆翠,既有東方女性的純樸溫柔,委婉內斂,矯揉造作之勢,又有西方女性的稜角分明,線條流暢,個性張揚的特點。她渾身雅艷,玉體嬌香,一雙秋水清澈的杏眼顧盼神飛,她宜嗔宜笑,冰清玉潔,神仙一般。木華黎戎馬倥傯,整日腥風血雨,軍帳里極為簡單,哪裡見過今日群花圍繞,玉軟香溫。他問女子:「你是什麼人?」女子含情脈脈地行了一個萬福,羞怯怯地說:「穆將軍讓奴婢前來伺候大王,懇求大王憐憫。」木華黎喚穆延盡忠過來。早在一旁守候的穆延盡忠以為木華黎有賞,興沖沖地跑來,誰知剛到木華黎跟前猛不防就被一劍刺死。後來,成吉思汗把金章宗完顏璟後宮中頗具天姿國色的妃嬪徒單氏、佳谷氏賜給木華黎為妾,木華黎懇切地說:「大汗把治理中原的大任交給我,我感到用全部精力也不一定能勝任,再不願意美姬以耗精神了。」還說:「女人如甘醇,少飲可以提神爽氣抑性,多則耗神消氣,濫則滅志殺身。」成吉思汗為此更加敬佩木華黎。他對將領們說:「木華黎國王是大家的楷模,他建不朽之功而謙遜,他遇美色而不淫,他見巨財而不貪。」

燕京拿下後,木華黎又向南攻下遂城、蠡州諸城。當年冬天攻破大明府,又揮戈向東,攻下益都、淄、登、萊、濰、密等州。戊寅年由太和嶺入河東攻下太原、忻、代、澤、潞、汾、霍等州。庚辰年又從燕京向河北滿城發兵。河北西路兵馬事史天倪進言:「如今中原已大致安定,而大兵所到之處仍然有燒殺搶掠現象,這不是帝王軍隊弔民伐罪的本意。」木華黎說:「你說得對。」下令禁止搶掠,凡是捉來的老人和小孩一律釋放回家,軍中紀律很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當官的和老百姓都很高興。兵至滏陽,金國邢州節度使武貴見到如此整肅的軍隊不戰而降,從而佔領了天平寨。金將嚴實帶著所轄相、魏、磁、洺、恩、博、滑、浚、八州三十萬民戶籍歸降。

木華黎以不花為先鋒攻克了河北的衛、懷、孟三州、又佔領了濟南。金兵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屯駐黃陵崗,用二萬步兵襲擊濟南,木華黎以五百輕騎將其擊敗,隨後會合大軍進逼黃陵崗。金兵在黃河南岸排兵布陣,準備在此決一死戰。木華黎看此情形後對部下說:「這次戰鬥不宜用騎兵,而宜用帶輕武器的步兵取勝。」他下馬親自排兵督戰,騎兵全都下馬變為步兵,個個都有強弓弩箭。蒙古兵自小就弓馬嫻熟,個個練成神射手,一聲令下,萬箭齊發,河對面的金兵措手不及被射死無數,軍陣大亂,相互踐踏,大部分掉進河裡溺水而死,黃陵崗被攻破。乘勝進攻楚丘,楚丘城雖小但卻很堅固,四面是水,難以靠近。木華黎命兵士用草木把城河填起來。大將嚴實率部登城,一舉拿下,又拿下單州,圍住東平。木華黎告訴嚴實:「東平圍困後,圍而不打,裡邊糧盡必棄城而走,你不用動刀槍就可進城,百姓也不會遭殃。」辛巳年四月東平城糧盡,金行省長官慌忙逃往汴京,梭魯忽禿在半路上截擊,殺金兵七千餘人,忙古只帶幾百人逃走。嚴實入城,建蒙古行省,安撫百姓。

此時木華黎威震四海,名揚天下,各地郡州官員都聞風款附。宋朝漣水忠義統轄石圭投降,任命他為濟、兗、單三州都總管。並贈予繡衣玉帶,慰勞他說:「你不顧跋山涉水數千里的辛苦,向慕忠義而來,不久我會上奏天子,賞賜你高官,你要多加勉勵啊!」接著,京東的安撫使張琳,棗鄉縣令鄭遵等絡繹不絕前來投誠,連夏國李王也帶兵五萬遠道而來歸屬。辛巳年冬十月木華黎由內蒙東勝渡過黃河,進兵陝北佳縣,金將王公佐逃走。木華黎令大將石天應為行台兵馬大元帥,進取綏德,破馬蹄寨,距延安三十里安營紮寨。金將完顏合達率兵三萬陣守延安城東,蒙將不花率騎兵三千觀察,他報告木華黎敵人有輕敵之心,我們假裝失敗,誘敵深入,一舉殲滅。木華黎採納了不花的意見,他命令士兵嘴裡含著木片,一面發出聲響,埋伏在城東十五里兩個山谷之間。第二天,不花進軍,望見金兵拋棄戰旗戰鼓敗逃,金兵緊追不捨,突然由城東兩谷間殺出一支人馬,鼓聲震天,萬箭齊發,金兵大敗,鳴金收兵,死傷慘重,逃回延安。蒙古軍圍困了十數日,金兵堅守不出,木華黎只好由南攻洛川,克鹿州。

大將石天應擒獲金驍將張鐵槍,木華黎厲聲斥責其不降,張鐵槍慷慨回答:「我受金朝厚恩二十餘載,今事已至此,我有死無悔。」木華黎見其是一位有義氣的漢子,親為其解綁,而這位鋼鐵漢子仍然怒而不屈,其他將領感到惱怒,竟然把他殺了。此時報告金朝又奪回隰州,任命一個叫軒成的人為經略使,於是又從丹州渡過黃河包圍隰州,將其攻佔。

壬午年七月,木華黎令大將不花率兵從秦隴出發,以達到擴張聲勢的目的。根據山川地形實際情況,大部隊從雲中經過,迂迴攻下孟州的四蹄寨,拔了晉陽義和寨,進而攻克三清岩,進入霍邑山堡,把山堡的人遷到趙城縣。迫近青龍堡,金朝平陽公胡天作竭力守御,而部將蒲察定住、監軍王和則打開壁壘投降,胡天作被俘虜。

八月間,有一顆星白天仍然亮著,隱士喬靜真告訴木華黎:「今觀天象,不可出兵征進。」木華黎說:「主上命我平定中原,今河北雖平,而河南、秦州、鞏州還未全部拿下,若因天象而不進兵,天下什麼時候可以確定呢?而且這樣有違君命,是不忠的行為。」於是冬十月,木華黎過晉州到達絳州,拔榮州胡瓶堡,令大將石天應渡過黃河拔同州,下蒲城,直圍長安。此時中條山賊寇侯七聚眾十餘萬人馬看蒙軍往西開去,襲擊河中,石天應派遣手下將領吳權府領兵五百埋伏於兩谷間,等侯七兵馬過半二人一前一後急襲擊。而吳權府因酒醉失期未到,石天應孤軍出戰,寡不敵眾而戰死。城陷,賊寇亂燒房舍,木華黎遣將按察兒去剿殺,斬殺數萬人,侯七又逃回中條山去了。木華黎悲痛失去愛將石天應,令他的兒子石阿可襲父親職位。

在攻取金陝西京兆時金將完顏合達以雄兵二十萬固守,木華黎安排精兵三千斷潼關天險要衝,防止敵人援兵,然後西擊外圍鳳翔,卻久攻不下,對部下將領說:「我奉命征討太行山以南之地,幾年間佔領遼西、遼東、山東、河北、沒有費多大力氣。不久前進攻天平、延安,現在攻打鳳翔都未成功,難道是我的性命快完了嗎?」於是駐紮在渭水以南,派蒙古不花向南越過牛嶺關,佔領宋朝的鳳州以後返回。

癸末年春天,木華黎率師返回朝中,黃河橋沒有架好,他敦促部下將領,說:「橋樑還沒有完工,怎能坐在這裡等待!」接著,他又攻克河西碉堡寨壘十餘所。三月間,輾轉回兵解州,渡河行至山西聞喜縣時病重,他召見弟弟帶孫郡王說:「我為國家促成了統一大業,擐甲執銳四十年,東征西戰,沒有什麼可遺憾的,只恨汴梁沒有拿下,你可一定要多加勉勵啊!」說完病逝,享年五十四歲,此時為太祖在位十八年,正在西域征戰的成吉思汗聞此噩耗悲痛欲絕。當太祖親自攻打鳳翔時,對諸將說:「如果木華黎還活著,朕就不會親自到這裡來了。」

後來,元英宗皇帝在蒙古東平建「忠宣忠武」祠廟,紀念木華黎父子。並賜以碑額:「元勛世德別賜忠憲王開國元勛命世大臣之碑。」至治元年詔封木華黎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忠武。

木華黎策馬橫戈、疾馳疆場,把遼東遼西一帶黃河東北諸郡縣全部拿下,東下齊魯,西入秦晉,佔取了全國一半以上土地。當時山東諸州懾於木華黎的神威,平安無事,他逝後叛亂不斷,還是木華黎的兒子孛魯有賴父親的天威平息了山東。木華黎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極人臣而不驕,輕貨財,遠聲色,好賢禮士,至於事君之際,始終不失臣節。他在世時一次太祖大宴眾將,問人生在世什麼事最快樂,有的說肩架名鷹,穿華服,騎駿馬踏著暮春去狩獵;有的說蒼鷹博擊飛禽自己騎馬觀賞;有的說圍獵時看見野獸倉皇奔逃。而木華黎說:「蕩平世界,統一乾坤是人生第一樂事。」太祖聽後大為讚賞,說他除與木華黎志趣相投外,還有殺仇敵如摧枯拉朽一般,奪他的駿馬、財物、妻子兒女。因此史書上評價:「成吉思汗之野心無非欲多得金帛,多得子女而已!而迫之規取中原者實是木華黎,木華黎之大志實高於成吉思汗上,乃天偏包成吉思汗為主,木華黎為臣,無怪乎老子謂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也!」

縱觀中國歷史,像木華黎這樣文武雙全,品德高尚,戰功赫赫的大將實在屈指可數,然而由於他是少數民族,史料湮沒很多,似乎沒有漢唐、三國、宋朝、明朝等有些人名氣大,但如果鋪開歷史進行詳盡的比較,能夠與之比肩者少之又少。北京阜城門內歷代皇帝廟供俸了由三皇五帝起188位開國皇帝和守業皇帝的牌位,並在右配殿供俸了79位最傑出的文臣武將牌位,元代唯有我二世祖木華黎(殿內豎立牌位名曰穆呼喱)。中華漫漫五千年歷史、木華黎能列其中,足見他影響了華夏一代歷史,他的品質不僅鼓舞著後代子孫,而且,也為許多悉知這一段歷史的人所敬仰。

2007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我由北京專程去內蒙古及榆林尋根問祖,親臨榆林榆陽區小紀漢鄉井克梁村拜謁二世祖木華黎墓地和廟宇。看到年久失修冷清的廟宇以及廟宇內令人啼笑皆非的關羽,張飛人物畫像,一種恢復歷史淹沒的責任感撞擊著心靈。回京後寢食難安,通過電郵給榆林市政府寫了一封信,建議保護歷史和人文文化,重建木華黎廟宇,修葺凋敝的敖包,保護陵寢墓地,還真實於人間。通過木華黎的生平事迹弘揚民族精神,開發旅遊事業,振奮民族精神。榆林市府收信後很重視,2008年3月6日回復,並作了很好的規劃,使人振奮。十多年過去了,後來情況如何,不得而知,相信總有一天木華黎這一罕見的歷史英雄人物會彰顯於天下。

注釋:

文中古今地名對照:

德興——河北涿鹿

雲中——山西大同

撫州——河北張北

野狐嶺——河北萬全西北

復州——湖北沔陽

海州——連雲港

貞定——河北王定

東勝——內蒙托克托

邢州——邢台

作者:拜德懷

- 精品文章 -

本文轉自「EMBA」,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陝西 的精彩文章:

母親的糊鍋饃

TAG:文化陝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