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發明的一種職業,古代人都嗤之以鼻,現在卻爭先恐後

唐太宗發明的一種職業,古代人都嗤之以鼻,現在卻爭先恐後

在中國古代史上,藝伎這一職業,換現代社會上的說法就是會,吹、拉、彈、唱、跳的藝人,起源於春秋戰國,當時叫伶人,也叫優伶,她們有的是奴隸,或者淪為戰俘的皇族、貴族家中的宮女,她們有專業技藝,有好的身材,有教養,但在當時社會,她們地位極為低下,專為皇宮獻藝逗樂皇上,供皇宮貴族們開心取樂,職業節操,賣藝不賣身,僅限於皇宮中演藝。

到了唐朝李世民時期,她們卻被官方化了,特在宮中設立教坊部門,負責這一方面人才的培養傳承,從此在民間得以普遍,不在僅限於皇宮中的專利,少許貴族家中也養有,供自己享樂的歌伎或舞伎,服務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包括提供特別服務,唐後期男性也可從進入,比如安祿山就是一個舞伎,當時的舞林高手,結果搞得楊玉環緋聞滿天,差點竊取了大唐江山。而這類人,隨時都有被主人拋棄,或被賣的命運!

娛樂圈的人在古代被稱為伶人,地位比較低下,不受人們待見。但是,在後唐庄宗李存勖時期,廣大演職人員過著幸福快樂為所欲為的生活,可以說是娛樂圈人士的黃金時代。

  他常常穿上戲裝,親自登台表演。對伶人待遇優厚,而且與之稱兄道弟,還可以當官做老爺。

除了伶人,還有歌妓,歌妓是賣藝不賣身的,只要不逼到絕路,她們是不會出賣肉體的,其她們自幼經過刻苦訓練,在琴棋書畫方面造詣頗深,學成以後靠表演和陪酒謀生,能守身如玉的不計其數。《宋稗類鈔》記載過一個歌妓的生平,她是個孤兒,自小孤苦伶仃,後被領養者送去當了學徒,跟隨師傅學習音律,十年磨一劍,能自己譜寫新曲,一般一天能演七八場,老闆給她分錢,平均每天能掙二十多貫(大概合人民幣兩千多塊)。

江南女子杜秋娘原是金陵的青樓歌妓,她天生麗質,能歌善舞,還會寫詩填詞作曲,她有一首著名的詩《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鎮海節度使李琦與杜秋娘一見傾心,將她帶入府中充為侍妾,後李琦反叛被殺。李琦死後杜秋娘作為罪犯的家屬被沒入掖庭,她顧盼依依的窈窕身影令憲宗為之心動,便召幸了她,封為秋妃。秋娘在唐憲宗身邊,似乎既是愛妃、玩伴,又是機要秘書,杜秋娘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令年輕的憲宗為之沉醉。宰相李吉甫曾勸唐憲宗可廣選天下美女充實後宮,而不到三十歲的憲宗則自得地說「我有一秋妃足矣!」

  他們常常徜徉于山媚水涯;泛舟高歌於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時,共同調教鸚鵡學念宮詩;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燈下對弈直至夜半。期間情深意摯,頗似當年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翻版。唐文宗太和年間,杜秋娘被詔賜歸老還鄉。一時衣食無著,過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一些名士聽到她既老且窮的困境都十分同情哀傷,杜牧曾為此寫下《贈杜秋娘》詩並序,記敘她的身世經歷。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更是在後世廣為流傳。

而現在,演藝產業作為基礎性文化產業,在文化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作為第三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演藝產業的發展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直由政府主導,民間演藝產業在祖國大地遍地開花還是近十年的事情。

如今電影明星,歌手層出不窮,粉絲更是瘋狂到極致,可見藝人是多麼熾手可熱的職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碑林記憶 | 大唐東市·樂居場
海原縣李俊鄉有個神秘的金佛溝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