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摸清作戰對手的脾氣,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摸清作戰對手的脾氣,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摸清了自己部隊的脾氣,又摸清了敵人部隊的脾氣,指揮戰爭就比較有把握,就能打勝仗。」研究透作戰對手,盯住敵人練兵,是練兵備戰的基本要求。誰了解對手更多一些、更准一些,誰訓練的針對性就更強一些,誰對戰爭勝利的把握就更大一些。蘇聯衛國戰爭,朱可夫曾有一句充滿自信的名言:「我不知道德軍將要行動的計劃,但是根據對情況的分析,他們只能這樣,而不會有別的做法。」預先研判出敵人「只能這樣」,在戰場上就能牽著敵人的鼻子走、拖著敵人的辮子打。

英國軍事學家富勒說過,打仗要「時刻觀察細枝末節,看透敵人的靈魂」。不徹底把對手研究透,只得其表而不求實,戰時就難免倉促上陣、盲目應對,在戰場上吃大虧。甲午海戰的失敗,一個深刻教訓便是不察敵情、不知對手。在大清主戰派眼裡,「日本不過蕞爾跳梁小國,無足輕重,以堂堂中國奮練海軍經今十餘載,豈不足一戰也。」相反,日軍卻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發揮得淋漓盡致,開戰前的二三十年間,「遣人四齣偵探中國情形,以為用兵張本」,對清王朝的軍火生產、軍事設施及部隊訓練等情況了如指掌,甚至「比中國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每一省可以抽調多少人作戰」。

歷史如鏡,鑒往瞻今。當前,仍有個別同志對手意識不強、敵情觀念不深,對強敵研究不夠透徹。有的對作戰對手的了解還停留在「過去式」,大多是查閱老舊資料、背記過時數據,對其新動向、新變化、新發展了解不深不細;有的一廂情願地弱化對手,演訓場上敵情設置過於簡單,把對手的作戰能力設想得過低。

不知對手,何來對策?制勝未來戰場,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把自己情況搞透的同時,把作戰對手的情況搞透。只有用作戰對手校正訓練「準星」,始終瞄準對手練勝招,才能保證作戰時全局在胸、處亂不驚、超前應對,奪取主動權。搞不透對手,實戰化訓練的「參照系」失去了準頭,訓練就缺乏針對性,更談不上「今天的訓練是明天戰爭的預演」。

摸清作戰對手的脾氣,必須因時而變、因敵而變,充分重視對手,高度關注強敵,切實搞清楚「敵人是誰、敵人在哪、如何與敵人過招」。要像庖丁解牛那樣把對手的作戰思想、作戰原則、作戰樣式和主戰裝備戰技術性能研究透,摸清對手強中之弱、優中之劣,做到勝敵於先。在訓練中全面「顯形」對手,把敵人的編製裝備、火力運用、行動手段構思到對抗態勢中,把敵人的兵力配置、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設置等逼真地呈現出來,讓部隊在與強敵「交手」中探尋切實可行的克敵之策。

只有「眼睛裡永遠有敵人」,始終瞄準對手這個靶心,對手執「利矛」、我練成「金盾」,對手魔高一尺、我道高一丈,才能確保一旦交手即能有效應對、戰之必勝。(王光遠 夏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脾虛的人為什麼會發胖?
寶寶脾氣不好,竟然跟懷孕時這些行為有關!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