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中的智慧

俗語中的智慧

與「陽春白雪」的經典詩文名句相比,「下里巴人」的俗語諺語要接地氣得多。在外交舞台上,在日常生活中,俗語同樣大放異彩,恰當地運用俗語,可以點綴話語、活躍氣氛,甚至可以指點迷津、令人警醒。

俗語中的智慧

集體智慧的凝結

俗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大多創造於民間,流傳於民間,言簡意賅,常常幽默風趣,充滿智慧。我們從孩提時代起,就能從身邊人那裡聽到很多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常常是充滿教育意義的,由於生動好記,往往不像籠統說教那樣面目可憎,讓人更易愉快地接受。俗語中包含著的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也就潛移默化地進入心中。比如,第一次離家出遠門,老人就愛叮囑:「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家千日好,出門事事難。」這是提醒我們與人交往要誠信友善,同時要多留個心眼,別被不懷好意者矇騙;有了一點成績沾沾自喜,師長就會說:「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提醒我們戒驕戒躁,保持謙虛;剛剛工作,漫天撒網不得要領,前輩就會說:「百藝通不如一藝精。」提醒我們要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些俗語的最初作者是誰,已經很難說,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凝結了一代代人的集體智慧。

除了人際交往中的道理,俗諺還包含了大量農業方面的經驗教訓和自然現象的觀察記錄,前者如「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六月不熱,五穀不結」,「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後者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初一雪打燈」,「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等等。今天,我們已經可以藉助先進的科學手段指導農業生產,偵測天文物候,但這些俗諺,仍可以提供一些參考與啟發。

典籍精華的提煉

承載厚重傳統文化積澱的古代典籍,也是俗語諺語的重要來源。這類俗語,或直接化用典籍中淺顯易懂的名句,或將一個或多個歷史故事高度濃縮,或簡要點出事件規律。

拿《論語》這部極為重要的古代經典來說,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聽其言,觀其行」「欲速則不達」等名句,現在還被社會各個階層廣泛運用,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俗語的一部分。

被尊為聖人的孔老夫子,也犯過「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錯誤:弟子子羽其貌不揚,給孔子的最初印象並不好。但是,子羽勤奮好學,最終成為一位著名的學者。人們現在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這個例子。至於《三國演義》中龐統因為貌丑而不受待見的事,也是這一俗語的印證。

古典小說中的許多知名情節,為人們喜聞樂見,縮成短短几字俗語,廣泛使用。《說唐》里的程咬金,頭腦簡單,武藝不精,但是運氣特別好,劫皇杠竟然一舉得手,遇到高手雖然狼狽也總能全身而退,於是,人們用「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形容一件事進行得好好的,忽然遇上了阻礙,而且,這個阻礙往往不是特別討厭。

再如《紅樓夢》里詳細地描寫了劉姥姥「走親戚」事件。劉姥姥初見世面,到處出醜,惹得賈府眾人狂笑不止,也令讀者忍俊不禁。因為這些文字,真正做到「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劉姥姥的窘迫,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窘迫,為了替那些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失態解圍,俗語「劉姥姥進大觀園」應運而生。劉姥姥最後仗義救巧姐,獲得了人們的由衷敬佩,這個俗語的善意,不難發現。

有趣的是,來自民間口語體系的俗諺,往往也藉助典籍之力,流傳至今。唐代功臣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了公主,有一回,夫婦倆發生爭執,郭曖衝動之下打了公主,郭子儀立刻把兒子綁了,自己去向皇帝請罪。皇帝並未計較,說:「俗話說『不痴不聾,不做阿家阿翁』,小夫妻間的事,不用認真。」這句俗語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難得糊塗」一樣富含處世智慧而毫不艱澀。

優美修辭的魅力

俗語為什麼擁有如此生命力?因為它既飽含了中國特色的哲理思維,而且具備中國文字的獨有美感。

首先,俗語非常喜歡用「對比」手法,造成跌宕感。比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個和一個,形成數量上的對比;地位低微的皮匠和智慧非凡的諸葛亮,形成形象上的對比;組合起來的效果,就是打破心理定勢,留下深刻印象。當然,皮匠本來是「裨將」(副將),在流傳過程中慢慢走了樣,但這種「訛誤」,恰恰說明人們也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的。

再看「匠」和「亮」的讀音,合轍押韻,讀來音韻和諧,與傳統詩歌的審美相合。隨便再舉幾個例子:「動手成功,伸手落空。」「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不怕無能,就怕無恆。」「不怕慢,就怕站。」「一不做,二不休,倒了葫蘆灑了油。」……如果用各地方言說出,則詼諧之感更盛。

畫面感,形象化,是俗語打動人心的利器。比如「岸上不颳風,河裡不起浪」這是說事出總有因,粗俗點,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拔出蘿蔔帶出泥」,比喻由一件事引來其他麻煩,或由一個犯事的牽出一大串;「渾身是鐵能捻幾根釘」,意思是一個人力量有限,團結才是硬道理。講道理時,引用上這麼一兩句,立刻能拉近與聽者的距離。

漢字的形式美也在俗語中頻頻出現。大家熟知的「八字還沒有一撇」,來自漢字筆順;「說一千,道一萬,兩橫一豎就靠『干』」,用「干」的間架結構來帶出整句話的氣勢。

廣義地說,俗語也包括歇後語。歇後語常借用諧音手法,顯得出人意表又順理成章:「觀音堂里著火——妙哉(廟災)」「外甥打燈籠——照舊(舅)」「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十)」……遮掉前半句,儼然成謎語,略帶曲折而總有答案,自然受人歡迎。

「自相矛盾」的思考

有一正必有一反——細心的你可能早已留意到一個現象:有時候,俗語似乎正說反說都可以。

比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歌頌寧死不屈的錚錚氣節;可是又有「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勸人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保存實力來日再戰。還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勸人向善;可是又有「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似乎是勸人別那麼老實?這邊剛說「皇帝女兒不愁嫁」,那邊就針鋒相對「酒香也怕巷子深」。剛提出「忍一時風平浪靜」,另一句話迎頭痛擊「有仇不報非君子」……

是因為中國人特別沒有原則嗎?顯然不是,因為在其他語種的國家裡,照樣有這種情況。

一方面,俗語並不等於絕對真理,事實上,也沒有適用於一切情境的至高教條。正反兼備,避免走向極端,恰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心理中的「不偏不倚」;何時該偏向哪方,考驗一個人「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功夫。

另一方面,俗語也並非全都正確,有一些觀念已明顯不合時宜,或隨著人們認識的進步被檢驗出謬誤之處。這個時候,就需要「慎思明辨」,對俗語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思考,擇優而去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李大釗之死幕後故事:犯「裡通外國」罪?
6千萬打造的去屑防發脫神器!全球首款植物洗髮粉,差旅必備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