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歲以後的寶寶不愛吃飯,媽媽們別恐慌,做對3件事就行

1歲以後的寶寶不愛吃飯,媽媽們別恐慌,做對3件事就行

經常會聽到很多媽媽說,寶寶1歲後吃飯比原來少了,食慾也不是那麼好了,很擔心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一、1歲以後的寶寶發生了什麼變化?

1、生長發育速度減慢:

人的一生中嬰兒期的生長發育速度是最快的時期,1歲之後的寶寶從嬰兒期到了幼兒期,生長發育的速度仍然較成人快,但是比1歲前減慢了,所以按照每公斤體重來計算的話,能量需求減少了。這可能是寶寶的食慾沒有之前旺盛的一個原因。

2、消化功能發育較成熟:

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消化功能發育日漸成熟,尤其是咀嚼能力,從剛剛添加輔食時的迷糊狀食物,1歲後可以吃一些小塊狀的食物了,塊狀的食物整體體積似乎比泥糊狀的小了,很多媽媽可能從視覺上認為寶寶吃的少了。

3、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

1歲以後的寶寶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要從以奶類為主過渡到奶類為輔,原來作為輔食的食物過渡到主食的地位了。所以要逐漸減少飲奶量,如果奶量過多的話,寶寶就沒有那麼大胃口吃主要食物了,自然吃得少了。

4、寶寶的自主意識增強了:

8、9個月以後寶寶就有了自主意識,比如不喜歡家長喂飯,要自己用勺子吃等等現象。到了1歲以後,寶寶的自主意識更強了,他們對食物的喜好更鮮明了。如果遇到不喜歡的食物,確實吃得很少,如果遇到喜歡的食物就會大吃一頓。

各位媽媽,您對照一下自己的寶寶是不是有以上這樣的現象?

二、怎樣讓1歲以後寶寶的飲食營養更均衡?

1、建立良好的飲食規律:

1歲以後的寶寶要建立起正常的飲食規律,要像大人一樣規律吃三正餐,然後分別在上午和下午少量加餐。雖然這個階段奶類很重要,但是正餐也不要被奶類所佔據。

2、食物搭配要合理:

飯菜的質量要求大於數量的要求,要想保證質量就要讓每一餐的食物質量多樣化。媽媽們可以檢查一下寶寶的一日三餐中是不是包括以下幾類:主食類;肉、蛋、豆製品類;蔬果類;奶類。這樣才能儘可能保證每天的營養素種類齊全。

3、順應寶寶生理特點:

1歲以後的寶寶吃飯時需要鍛煉咀嚼能力,所以寶寶的食物就不能是泥糊狀的了,媽媽要把食物儘可能的切成小塊狀,引導寶寶正確咀嚼。

寶寶有了自主意識後,如果某一餐沒有好好吃,可以等到下一餐再吃,如果強迫進餐的話可能會引起厭食,那就是得其反了。遇到寶寶不喜歡的食物,可以反覆嘗試,有的食物甚至嘗試二十幾次才能被寶寶接受。

所以,遇到寶寶不愛吃飯的問題,媽媽們不要焦慮恐慌,只要寶寶的身高、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您就需要正確引導、耐心等待就好了。

各位寶媽,你家寶寶遇到過類似厭食情況嗎?你有什麼解決的好辦法?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一人之下:寶寶5毛錢演技坑壞張楚嵐,觀眾暴走追著張楚嵐打!
混血寶寶出生就有呆萌的柴犬作伴,他們整天萌在一起好開心啊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