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直擊野生燕窩的採摘全程,村民冒性命風險跋山涉水才有可能採得到

直擊野生燕窩的採摘全程,村民冒性命風險跋山涉水才有可能採得到

稀疏的房屋背靠著海拔3000多米帽殼山,山中常年雲霧繚繞,人跡罕至。杉樹村就在山腳的緩坡上。這裡地處高寒山區,西距漢源縣城100多公里,是當地最邊遠的一個村民小組,邊國仲和兩百多位村民就居住於此。

村裡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年輕人已經外出打工。留在這裡的村民將採摘燕窩當做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村落到燕窩洞直線距離不過幾公里,但超過1000米的海拔落差讓道路變得異常艱險。在橫切通過岩壁的時候,邊國仲不得不抓住藤條向上攀登。

「小心青苔,那個石頭可能是松的;路邊有霍麻,碰到又痛又癢……」常年行走山間,讓邊國仲對危險了如指掌。圖為岩石鋒利的稜角經常將村民的手劃傷。

每次翻過一段懸崖,都會有相對平緩的地方,村民們會在這裡休息。這裡土很貧瘠,傳統的農耕難以滿足需求,村民種過農作物、果木和藥材,但是都不理想。

山谷里長滿了青苔和霍麻,美麗背後是深藏的陷阱,每走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

村民穿著雨靴走過花叢。鮮花中長滿了霍麻,一不小心碰到就會刺痛無比。

邊國仲指揮最年輕萬山紅從底層岩壁爬上去,自己在下層打著手電筒照明。燕子通常會在這樣的開敞空間里築巢。

燕窩洞內暗道縱橫交錯,有像「躍層」一樣的分層,容納千人綽綽有餘,但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在微弱的手電筒燈光照射下,邊國仲幾乎是靠著直覺,將勺子般的鋼條伸向燕窩。

採摘燕窩的工具很簡陋,更多的時候依靠採摘者的經驗和感覺。萬山紅是少數還留在村裡的年輕人之一,見過世面的他深知採摘燕窩的危險性。

大半天時間耗費得差不多,邊國仲只得順著光線來到出口。洞外陽光明媚,洞里依然冰冷刺骨,村民會把竹竿留在洞里以備下次使用。

歷經一天的翻山越嶺和艱苦搜尋,村民得到的「戰利品」卻寥寥可數。「兩三年前每年能掏到200多個燕窩,去年只有100多個,燕窩是越來越少了」,邊國仲說。如今,面對越來越少的燕窩,村民們有些擔心,「不知道哪一天就沒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中外 的精彩文章:

鏡頭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女性美
俄羅斯女畫家 Sveta Esser 色彩明艷的風光繪畫作品

TAG:圖說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