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日有多艱難?看完日軍單兵子彈攜帶量,我有點不想說話

抗日有多艱難?看完日軍單兵子彈攜帶量,我有點不想說話

在抗日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抗日隊伍和鬼子部隊發生火拚的情節,槍林彈雨之下,雙方打的有來有回,但不管抗日隊伍打死了多少鬼子,最後都是以抗日隊伍撤退為結局,主要原因便是子彈已經打完了,從這方面看,抗日劇還是還原了部分史實,抗日期間,雙方彈藥的配給完全不成比例。

冷兵器時代,人數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然而到了近代化戰爭時,人數再也不是關鍵點,工業水平高低才是決定性因素,而當時的中國還處於從農業到工業化的過渡階段,而日本等近代化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改造,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強國,這也意味著,在戰場上,日軍的武器裝備水平遠超中國軍隊。

抗日時期,國軍最精良的隊伍單兵攜帶子彈量為30發,在全國範圍內這個單兵子彈攜帶量也是最高水平,然而這樣的隊伍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部隊平均單兵子彈只有五發,最高也不超過十發,幾個人共用一把槍的情況也十分常見,而且當時的中國軍隊訓練時間少,更沒有足夠的彈藥用來實戰訓練,每個人也只能摸摸槍,知道怎麼發射子彈就行了。

這樣的訓練基礎也意味著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十分低下,突襲戰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胡亂開槍,根本沒有準頭可言,而且陣型散亂無章,極容易被日軍全殲,而且日本陸軍單兵子彈攜帶量很充足,日軍共有三個彈藥盒,左前盒右前盒,還有一個後盒,不同的情況可以使用不同的彈藥盒(拿取的時間不同)。

兩個前盒一共有60發子彈,一個後盒有60發子彈,一共有120發子彈,看完日軍單兵子彈攜帶量,在看看中國軍隊的子彈攜帶量,你就知道當時的戰爭有多殘酷了,而子彈量之間的巨大差距,完全靠中華兒女的血肉來填補,「用血肉再造中華」可不是一句口號而已,這是最真實的抗日寫照。

當時侵華日軍的人數遠遠比不上中國軍隊,卻壓著中國軍隊打了十幾年,這就是工業強國和農業國之間的差距。如果抗日戰爭真像抗日劇展現那般容易,中國又怎麼會死傷如此多的軍民,真實的歷史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殘酷的多。每一位抗日先烈都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英雄,正是有這些不怕犧牲的中華好兒女,才有了今天的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楊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你遇到過哪些哀事?詩詞背後的愛情故事讓人心酸
慈禧臨死前立下三道遺囑,一道比一道無恥,尤其第二道最過分

TAG:胡楊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