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年新學期,請賦予孩子這15種力量!

新年新學期,請賦予孩子這15種力量!

檁子:我的一位朋友強烈推薦我讀一讀陳美齡的《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他說,雖然這本書已經很流行,而且標題起得有點俗,但內容的確很不錯,樸實,有借鑒意義。

於是,我就拜讀了一下。陳美齡曾在斯坦福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很好學、很有主見的媽媽,她把自己親身實踐的教育方法寫在了這本書里。書里的內容和網上流傳的很不一樣,更加詳實、嚴謹,有邏輯。

這些家庭教育建議總結出來,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高深的地方。但一旦落實到她與孩子相處的細節,我們便會發現,孩子的成就,的確來自父母對教育明智的理解和對孩子耐心的栽培。

結合教育理論和自身實踐,陳美齡清楚看到,成長中孩子最需要養成的15種力量。我覺得這是這本書比較精華的一部分,也特別適合在新年開年之際、新學期開學之際和大家分享,從中汲取一些正能量。

今天和大家分享這部分的「節選版」,每一條都是現身說法,細緻講解。篇幅有點長,建議收藏後找時間耐心讀完,相信會有啟發…

陳美齡(左一)是70年代當紅的香港歌手,曾與鄧麗君齊名,後來到日本發展,婚後後去北美留學。先後獲得多倫多大學社會兒童心理學文憑和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她的三個兒子也相繼被斯坦福大學錄取。本文節選自《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作者陳美齡,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9月版。

1、頭腦力

讓孩子多看、多聽、多接觸、多與人見面,增加腦突觸(synapse)

想要拓展孩子的潛力,就要盡量增加連接腦細胞的迴路。

小孩的大腦,如同一張雪白的畫紙。任何事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初次經歷。一樣一樣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身體接觸,大腦得到刺激,產生出新的迴路。為此,我想儘可能每天都讓孩子嘗試不一樣的事情,給予不同的刺激。

經常聽到大家會說,固定每天的作息時間,使孩子的生活規律一些比較好。但是,如果總在重複相同的活動,恐怕反而會導致大腦發育遲緩

比如說去公園吧。昨天去的是家附近的公園,那今天就坐個公交車,跑去遠點兒的公園。偶爾去去海邊啦森林啦,對孩子來說很有必要。

吃東西也是,應當盡量多吃不同種類的食物,嘗嘗各種各樣的味道。並且讓孩子多見不一樣的人,多聽別人說話,也會促進大腦發育。接觸到各種物品或動物時的觸感、溫度和氣味等,對大腦的成長來說,也是非常好的體驗。通過五感不斷向大腦傳送信息,這是很重要的。

在教育者之間,有一個共識:到三歲之前多體驗,六歲之前能順利參與社群活動,八歲之前提高IQ為青春期做準備。這是因為八歲前是產生腦突觸最多的時期,而八歲以後用不上的突觸會消失。從那時起,一個人擅長不擅長的,喜歡或討厭的,就會確定下來。

因此在孩子八歲之前,有必要盡量讓他多看、多聽、多接觸,多與人見面,使腦突觸不斷複雜化。這樣一來,等到八歲之後,慢慢開始要做取捨的時候,選擇範圍就會廣很多,孩子的潛力也就更廣了。當然個體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有時候很難依照計划進行。即便如此,我還是很重視兒子們的腦發育階段,注意儘可能多給予刺激,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孩子們小的時候,可以的話我會帶他們一起上班,有時間就和他們到外面散步、坐電車、到博物館和動物園,放假時則去郊外幫忙種田、釣魚、收集昆蟲;春天看櫻花,夏天到海邊,秋天看紅葉,冬天堆雪人等。為了培養出好奇心旺盛,做事積極、不膽怯的孩子,幼兒時期的豐富經歷不可缺少。就算是為了不埋沒孩子的潛力,也要讓他們多看、多聽、多接觸、多與人相處,多見見世面。

2、閱讀理解力

想讓孩子喜歡學習,第一步就是讓他愛上看書

小小一冊繪本,可以進行許多頭腦訓練,也能培育學習上必需的閱讀理解能力。

我在兒子們學會抬頭之前,就開始給他們讀繪本,也不管他們能不能理解,每次一有時間都會躺下來,翻開書讀給他們聽。

最初孩子只是眼睛跟著看,不久之後看到同一幅畫會笑起來,或者擺出像是催著我趕緊翻頁的小表情。會自己坐起來之後,開始想要自己動手翻書了。接著等到說話的時候,之前讀過的繪本,我看他們大部分都能背下來呢。

我不光讀給孩子聽,還會對他們說:「接下來你來讀給媽媽聽哦」。讓他們自己發出聲音讀,內容更容易記在腦子裡。

讀完之後,再叫孩子「給爸爸說說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因為如果要解釋給別人聽,必須透徹理解內容並做簡短說明,算是給大腦做了一次體操。

從五歲左右起,我幾乎已經給孩子讀遍了所有的兒童文學書,也經常帶他們去圖書館。

這個習慣從孩子小時候一直延續至今。前些天回國的三兒子對我說:「媽媽,《火星任務》讀過了嗎?我在飛機上讀完了,給你吧。」於是把書借給了我。而我則對他說「那你把約翰·基斯鹹的新書拿去吧。」然後我也把我讀過的書交給了他。

實際上,喜歡閱讀文字的孩子,讀教科書也不會犯愁。我的兒子們都非常喜歡文字,上小學時只要一拿到教科書,當天就能讀完。想讓孩子喜歡學習,第一步就是讓他愛上看書。

3、集中力

沒有集中力,任何事情都無法高效完成!

無論做什麼事,如果沒有集中力就不能高效率完成,學習也是同理。要是孩子心氣散漫、集中力持續時間短,不管做多少事時間也是白白地流過,學習效率變得非常低。

為了提高兒子們的集中力,我會和他們一起做各種遊戲。進行一些時間長、需要耐性的活動,集中力將得以提高。

我家大兒子對料理有興趣,三歲左右開始我就差他幫忙揀菜、切菜、稱重量或者攪拌食材,讓他堅持幹些細碎的活兒。事實上,做萊對於提高集中力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活動。烤一烤、炒一炒,設定烤箱溫度之類的烹調動作如果不集中精力可是會受傷、燙傷的。做錯一個步驟就做不出美味的飯萊了,因此就算再麻煩,也必須集中精神堅持到最後。

雖然我覺得自己做料理比較簡單和輕鬆,但還是堅持讓大兒子一起陪著。等菜端上來之後,一起品嘗,覺得好吃的話就好好誇讚他。受到表揚的大兒子很高興,幾乎每天都要站在廚房裡的那張小椅子上,凝神認真地來幫我。

像這樣,父母親自陪著孩子幫助他將興趣堅持做下去,那麼孩子自然就能提高集中力。一旦腦袋裡植入了「集中力開關」,孩子就可以自由調節它的「開」或關」。

「趕快好好學習呀」,哪怕你對孩子說到嘴巴發酸,也不會起到太大作用。然而,一旦讓孩子感受過集中力次集中於興趣所獲得的快感,那麼在必要的時候,他就會開啟「集中力開關」,專註於要做的事情上了。

除了料理以外,練習音樂、解謎、樂高、搭積木等遊戲也能提高集中力。最重要的是「和父母一同參與」。為了使孩子充分集中注意力來學習,平日父母的努力是必需的。

4、想像力

給孩子講講原創的虛構故事,使他的想像力能夠全速運轉

在我們家有個習慣,晚上睡覺前,我經常會講一些原創的虛構故事給兒子們聽。從大兒子兩歲左右起,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十餘年。我的自創小故事叫做「企鵝的冒險」,是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

企鵝媽媽為了找到和自己走散的企鵝寶寶,到世界各地去旅行。隨著提到各個國家的文化風俗,故事情節也慢慢鋪展開來。企鵝媽媽或是遇到了危險,或是和善良的人們相遇,我盡量講得有趣又生動,讓孩子聽得津津有味。

為什麼要想一些原創故事呢?

理由之一,就是想製造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回憶。只在我們家才有的故事,這是一種父母愛意的表達吧。

另一點理由,是希望通過親耳聽故事,可以擴展孩子的想像力。即使沒有圖片和文字,光用耳朵聽,人就能充分發揮想像力,在頭腦中描繪出這個故事所呈現的世界瞬間,腦子裡構造出了一個超越現實的世界,人可以在這想像的世界中享受無限的樂趣。

我就是想給孩子這樣的體驗。即便沒有漫畫、遊戲和繪本,孩子還是有其他玩樂的方法。這對孩子們來說,應該也是種新鮮的發現吧。

想像力豐富的孩子,他的創造力也會提高。想要把孩子培養成能為這個世界提供新創意、新事物的人,全速運轉想像力的訓練也很必要。

5、跨國界理解力

通過慶祝世界各地的傳統節日,使孩子感受不同文化的精彩

在我們家,大家會盡量一起慶祝各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自不必說,其他還有歐美的節日之中,幾乎沒有不慶祝節日的月份。元旦、春節、立春、情人節、女兒節、復活節、兒童節、端午節、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等等…

為什麼我們會那麼注重傳統節日呢?因為我想讓孩子們多多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同樣,也希望他們理解並體驗他國的文化。小時候有過愉快的經歷,等到成人之後將成為美好的回憶。有了這些體驗,別說是自己國家了,對於其他國家的文化和歷史也會抱有好感。

在國際社會中,能夠解釋清楚自己國家的傳統與文化,這是很重要的。再進一步來講,在和外國人交流的時候,是否對他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和歷史背景有所知曉,對他們的心態是否有共鳴,這是會話的關鍵。

6、學習新事物的能力

學習新事物是給大腦提供的盛宴,給頭腦補充的維生素。如果能不斷給予孩子趣、新穎的信息,他們自己就會懂得學習的樂趣所在。

在兒子們上學之前,我希望他們親身體驗學習的樂趣。那時候,我採取的方式是,讓他們邊玩遊戲邊記文字。有一個遊戲我們經常玩。攤開雜誌、報紙後找文字,比如誰先找到「方」字誰就贏!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找。在興奮地玩著遊戲的過程中,兒子們學會了越來越多的字。

並且,在整個過程中,讓孩子無意識地記住了要「靠自己學習」,了解到「學習是件快樂的事。英語字母、日語平假名和片假名,我也用類似的遊戲方法教,他們都迅速學會了。

兒子們在學到新東西的那一刻,眼神好似閃耀出了光芒,那個模樣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彷彿腦中有顆燈泡猛地被點亮了一般,他們的表情一下子變得鮮活發亮。

7、健身強心力

為防止高糖反應,我從未給孩子喝過甜飲料

「食育」,與孩子身體、智力和情感的發育有著很深的關係。我母親經常和我說:「你就是你吃的東西,一定要好好思考再進食。」

首先仔細觀察三個兒子的體質,然後給他們吃適合其各自體質的食物。在此不加以贅述,總之我想給兒子們吃一些營養均衡的多品類食材,因此每天都會為他們製作「五色五味」的菜

* 原本是基於中國陰陽五行說的思想。「五色」指「白、黃、赤、青、黑」五種食材顏色。「五味」指「甘、酸、辛苦、咸」五種味覺。五色五味被認為分別保護著人的五臟,使人始終保持健康。

比如,基本上從不讓他們吃冷凍食品或即食食品,只提供新鮮、安全的食材。烤、煮、炒、煎、蒸,還在各種烹調方法上下工夫,菜式也盡量豐富一些。事實上,傳統的日本料理,也是基於「五色五味」的理念。所以說,即便不應用中國葯膳,只要不依賴即食食品,家庭中吃日本料理就能充分實現「食育」目的。

尤其,我從不給兒子們喝任何甜的飲料。糖分高的飲品,會在小朋友體內引起「高糖」反應。短時間內血糖值上升,胰島素大量分泌,被分解了的糖分使孩子心情愉悅、精力充沛。但是,糖分瞬間就會消失,身體為了尋求接下去的「高亢」狀態,又會想要更多糖分而這,就是導致孩子大量攝取糖分而肥胖的原因。慢慢地,有些孩子的胰島素分泌變得紊亂,最終患上糖尿。

我尤其關注的,是「高糖」退去後的「低落」狀態。小孩子一旦糖分過高,就會異常活躍,精神無法集中,很難冷靜下來。而相反地,一旦進入「低落」狀態,孩子的心情會變得很差,又哭又鬧。這樣的循環往複,對孩子也好對大人也好,都會形成一種壓力。而且,情緒不穩定的孩子,玩耍和學習方面都會變得散漫隨便,與朋友的交往也不順利。

因此,我從不給兒子們喝甜的飲料,連果汁也盡量不喝,以吃水果替代。

8、自我判斷力

向孩子提問,讓其把握狀況、做出抉擇,使孩子能夠獨立思考

從兒子們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經常向他們拋出問例如買雪糕的時候,會故意問孩子:「選哪個味道好呢?媽媽不知道怎麼選呀。」

如果他們回答「不知道」,我就接著問:「之前我們選的巧克力是吧?再上次是草莓味的。今天選哪個呀?」

問到這個程度,基本上他們就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了。如果孩子回答「那這次選橘子味怎麼樣?」 我就再問:「為什麼呀?」 然後他們就會說出「因為顏色不一樣」、「因為沒吃過」等等,孩子才有的可愛回覆 ...

接著,我會順勢採納孩子的意見。「這主意真棒,媽媽也沒吃過橘子味的,不錯哦!」 表現出很喜悅的樣子,對孩子的想法予以表揚。

如果孩子親身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能幫助別人,為他人所用,那麼他們就會明白開動腦筋思考並提出看法是一件好事。

單單只是贊成或反對大人的意見,無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即使再麻煩,也要在平時多向孩子提問,提供給他們思考的材料,讓他們在頭腦中組織想法。這一點很重要。在孩子幼年時不斷重複這個訓練,能讓他們養成經常思考的習慣,就會很有自信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了。

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判斷狀況,獨立做出抉擇,最後對結果負責的整個過程,在培養出能夠做出正確判斷的孩子方面,是一項不可缺少的訓練。

大兒子在中考之後,同時考上了幾所美國名校。選哪個學校由你自行考慮,自己選擇。」我丈夫把選擇權交到了孩子手裡。結果,大兒子放棄了排名前三的學校,選擇了排行第八的「撒切爾學校」,理由是「這所學校有騎馬和野營課程,能讓我有更多人生上的學習。「

身為「教育媽媽」的我,聽到這番理由不免略感吃驚。其實我還是希望他能進排名第一的學校。但是,我選擇尊重大兒子的意見,同意他進入這所學校念書。之後,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正確。通過照顧馬兒、接受騎馬訓練,在大山大海體驗一下嚴酷的野營生活,大兒子逐漸堅強茁壯地成長起來。而且學習也沒有馬虎,最後考入了斯坦福大學。

撒切爾學校的騎馬訓練

如今,大兒子時常充滿自信地評價當時的決定:「我可不是隨便想想的。那時候起,我就確信這所學校很棒,所以才會選擇它。」

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做出抉擇對結果負責。從孩子小時候起就不斷堅持的這個訓練,在需要下重大決策時,就會顯示其有用之處了。

9、提問能力

經常發問的孩子思慮周全,能獲得更多知識

「如果有不明白的,無論是什麼都一定要提問哦。」

我經常會這麼告訴自己的兒子們。學習中碰到不會的當然很正常。但是,明明不會卻保持沉默,可就不行了。不會的問題放任不管,就無法行進到下一步,上課內容也就無法更深入地理解。因此,我始終給他們灌輸個觀念:要貫徹好提問的精神與習慣。

不管兒子們問我什麼,首先我都會對他們說:「這個提問問得好!」

無論什麼提問都絕對不會小瞧,從給予表揚開始,讓他們知道提問本身已經是好事。接下來,和孩子一同探尋答案。有時候也會碰到無法立馬回答的情況。

「媽媽,為什麼海水是威的?」 「為什麼人會死?」 ... 一時無法給出明確答案的時候,我會認真地對他們說 「媽媽也不是很清楚,要不我們一起想想看吧」。

提出問題媽媽會高興,大人會對提問表現出濃濃興趣然後進行回答。如果能讓孩子獲得這樣的切實感受,那麼他們就會多多提問。

如果孩子向父母提問後,卻得到「我很忙,等下。」「這種都不懂嗎?」等等回覆,被忽視或者小看,那麼孩子也就再也不想主動提問了。

經常提出問題的孩子,思慮周全,會成長為能夠獨立思考的孩子。因此,父母無論再忙,絕對不能認為這是件麻煩事。面對孩子的問題,希望各位始終抱著認真、仔細的態度予以回覆

10、傾聽、陳述意見的能力

讓孩子加入談話,培養其傾聽、交流的能力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大人們在說話的時候,明明有孩子在,卻全然無視,我行我素進行著對話。如果是我的話,有小孩在場,反而會積極地讓孩子加入大人的談話,這是為了訓練孩子「傾聽」的能力。

如果孩子覺得周圍人的談話和自己毫無關係,就會把自己的耳朵「關」起來。要是養成了習慣,上課的時候也好,說到重要的事情也好,不愛聽的時候,自動就把自己的耳朵「關上」了。

我一直想把兒子培養成對別人的事情抱有興趣並予以傾聽,能夠參與談話的孩子。因此,從孩子小時候起,只要他們在場,一定會讓他們參與大人的談話。

對他們來說比較難懂的話題,儘可能解釋得簡單易懂,讓孩子也能理解。比如家人在一起看新聞的時候,我會突然問孩子 「對這個你怎麼看?」

之後,孩子們就會在看新聞的過程中,豎起耳朵仔細聽。如果孩子們覺得「被問到自己的意見」了,他們就會努力理解其中的內容。

即使大家圍著一張飯桌,如果爸爸看報紙,媽媽看電視,孩子看漫畫、玩遊戲,這有什麼意思呢。做父親的,偶爾可說一句「最近工作可真夠忙的」,做母親的,偶爾也可以向孩子抱怨一下「媽媽最近正為這個犯愁呢」。遇到開心事,碰到悲傷事、辛苦事,都可以和孩子聊聊。不要過度地把孩子僅當做一個孩子來對待,而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讓他也參與到大人的談話中。

據稱,具備傾聽能力的孩子,頭腦也會變聰明。

11、覺察力

親子間互相做「今日彙報」,孩子會變得謹慎注意

我想,每一位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想要知道孩子一天之中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大多數情況,孩子都不怎麼願意主動提起。

為此,我一直堅持先向兒子們彙報自己一天的行動。比如「今天媽媽去了電視台哦,節目上介紹了好吃的草莓,所以帶了幾個回來呢,嘗嘗看吧。」等等,首先自己報告行程。

這麼一來,兒子們也會將自己一天之中發生的最印象深刻的事,講給我聽通過把握孩子一天的動向,了解他是高興還是寂寞了,同歡喜、共安慰。

另外,如果養成了互相彙報行程的習慣,也能提高相互間的信任度。

而且實際上,這種報告的習慣,對孩子的學習也很有幫助。做報告的時候,孩子們會回顧自己的一天,進行整理後再表達,對以後寫報告來說也是一項不錯的訓練呢。

因為每天都要思考報告所需的素材,這樣一來,孩子對周圍環境就會變得非常謹慎注意。「今天在一片葉子上發現了小青蛙哦」、「在校園裡和打掃的阿姨聊了天」等等,平日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各種小事,被生動地刻印在記憶中,不知不覺培養了「覺察力」培育這種感性、感覺,以後寫文章的時候,或者要表達自己的時候,都會很有幫助;成為一個肚子里有不少好東西的人,聊的話題也變得豐富又有趣。

如果父母只是單方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麼樣啊?」「發生什麼事了嗎?」孩子只會回答「沒什麼」、「一般般啦」之類的話,容易把自己的記憶塵封起來因此,溝通的秘訣在於父母先開始彙報。

在我們家,絕不會出現「沒什麼」這樣的回答。我肯定能從兒子們嘴裡聽到當天發生的小軼事。如果想要聽別人說自己的事,那麼自己首先得開口。這樣互相討論的報告會真心令人愉快,至今我都很懷念。

12、笑的能力

沒有幽默感的人,看上去不從容

在育兒過程中,我希望孩子不要忘了「幽默感」給予孩子們許許多多的歡笑,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活著真棒、每天的生活好開心。

每天的生活中,在和孩子接觸時保持一點點幽默感,那麼自然而然地,也會培養孩子的幽默精神,「想要說一些有趣事」、「想要逗別人發笑」,我丈夫也非常擅長說些詼諧的小笑話,經常逗得大家笑呵呵的。

在美國,一個人沒有幽默感,通常會被認為內心不從容。某項調查中,向單身女性提問對於結婚對象最期望的特質是什麼,回答最多的就是「幽默感」。在美國,比起學歷和經濟能力,幽默感被視為最重要的個性。無論是美國總統演講,還是校長致辭,如果其中不加入些幽默元素,會被大家認為「這人不夠從容鎮靜」。

據我觀察,我家三個兒子已經很自然地擁有了幽默感。毫無疑問,他們已經融入到了美國文化中。原本他們性格都挺一本正經的,但現在身上早已種下了不少歡樂的種子,隨時為笑做好準備。我想,如今他們一張張笑顏的原點,正是出自於我們家人之間的歡聲笑語吧。

13、自制力

孩子上高中之前,是大腦發育活躍的時期, 不鼓勵他們碰依賴性較高的電子遊戲

兒子們在成為高中生之前,基本上我都不鼓勵他們玩電子遊戲。

這是因為在大腦發育活躍的時期,我想優先讓孩子們多玩一些拓展想像力的遊戲、多看一些拓展想像力的書籍,多做一些全身運動。

比起電子遊戲呀之類的,給孩子玩些更有趣有教育價值的遊戲、讀些更有趣味的書,來得比較重要。在我家,經常舉家出門玩耍。比如釣魚、遠足或是來個短途小旅行。兒子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沒有任何所謂的遊戲道具。我會讓他們玩些比如在森林裡藏硬幣探寶啦,猜謎啦,接龍啦,變魔術或者手勢遊戲等等,親子間的互動很是歡樂呢。

之後從中學開始,就是看書、看書。三個兒子對電視節目都沒什麼興趣,總之就是愛看書,愛書愛到可以稱得上「書蟲」的程度。

14、隨機應變能力

每天過的張弛有度,活化孩子頭腦

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孩子小的時候,要固定時間早睡早起,學習也要固定時間學習比較好,說是這麼做才能養成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但是,我從不講究這個。睡覺時間也好起床時間也好,都看孩子當下的身體狀況如何。學習不是說光做完作業就完事的,而是一輩子的事業。我不會對兒子們說作業和預習、複習都做好了,可以去玩其他的了」,而是告訴他們「學習乃日常之事」。

例如,為什麼會下雨呢?在學習關於下雨的原理時,如果室外正好下起了雨,我會讓他們放下手頭的作業,「快穿雨衣和長靴去外面吧!」 然後帶他們到外頭去。

接著,聽一聽雨水打在地面上的聲響,在小水塘里跳來跳去,把排水口的落葉弄千凈,在公園找找看有沒有蝸牛…看似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孩子體驗過一次之後,不知為何,一回到家就對下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就是那個!」 好像找到珍寶一樣,翻翻世界降雨量地圖,看看乾旱區域的照片。不知不覺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作業和預習、複習當然就放在晚飯後完成啦。

但是這時候,比起聽寫作業或是其他任何事情,在孩子的頭腦中,對於下雨的知識和興趣應該依然十分高漲。我覺得這才叫學習。

「這個時間就是用來學習的。之後再玩就可以咯。」 這樣的話會帶給孩子錯誤的信因此在我們家,孩子坐在書桌前的時間每天都不一樣也沒有關係。

和朋友玩耍,參加家裡的活動,雖然每天都有不一樣的事情,但做作業和學習的時間,交由孩子自行判斷、妥善安排,這是我家的原則。

我始終教導孩子:「晚上作業不能做太晚,也不能偷工減料。不過,學習是為你自己而學的,什麼時候進行由你自己負責決定,然後確實執行。」

這是理所當然的。人生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根據周圍的情況,能夠隨機應變地將自己該做的事情安排好,這樣的人不會錯失任何好機會,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能跨越過去。相反地,無法對應該做的事情臨場應變地處理好,這樣的人哪怕遭遇再小的變化都會感到困惑,遇到關鍵時刻就會錯失良機。

想要過上日日不同、張弛有度的生活,就得開動自己的腦筋。如果想要活化孩子的頭腦,比起讓他們每天過著一塵不變、條條框框的生活,倒不如給予他們每日都有所不同,張弛有度的刺激生活來得更有效吧。

有張有弛、充滿新鮮刺激的每一天,能使孩子的大腦更為靈活。他們之所以能夠隨機應變地組織學習計劃,也是基於從小的訓練積累起來的。

15、質疑能力

內心有質疑,關係著新構思、新發現的產生

所謂學問,是因為人們產生了質疑才誕生的。「為什麼?」 「什麼道理?」 像這樣帶著疑問,找尋解答,新的發明和發現從此產生。

對於自己的孩子,我也希望他們擁有質疑的能力。我會給他們轉著地球儀,說:「多虧了伽利略不相信地球是方的,我們才知道原來地球是圓的呢。」 而且還會告訴他們教科書上寫的不一定都正確,從小播下培養質疑精神的種子。

對任何事物都試著進行質疑,新的構思、發現、有趣的主意隨之誕生。

在三兒子八歲左右,發生了一件小事。「媽媽,麥茶里放點砂糖和牛奶,喝上去就像咖啡牛奶的味道喲。」 孩子突然對我這麼說。我半信半疑嘗試了一次,結果真的嘗出了咖啡牛奶的味兒。然後反饋給兒子「這主意媽媽可絕對想不到呀。真厲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調查下。」

做了一系列調查之後,雖然具體原因尚不清楚,起碼知道了咖啡牛奶和「麥茶+牛奶+砂糖」混合的味道非常相似,這在科學上也得到了證明。

看,即使是這樣的小事也會變成學習機會。對於孩子的要求,首先,就是對任何事情都抱有疑問,因為這會轉化為好奇心,從而衍生為興趣,進一步探求。

另一方面,我經常說,電視報紙上的新聞也不一定都是事實,應該先抱著懷疑的態度。

在參與聯合國的海外視察等活動,親自拜訪當地之後,時常會發現日本報道中所說的信息和現實狀況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在去賴索托之前,我一直認為HIV病毒只是成人的問題。但是,實際去往當地,見到從父母那裡傳染得病的孩子們、父母因愛滋病雙亡的大批孤兒們,才認識到愛滋病也是孩子的問題。於是我明白到,為了救助下一代,必須要有超越以前固有觀念的全新架構。

因此,我一直對兒子們說,不能僅僅相信一條信息。無論什麼信息都要刨根問底,從多個角度思考,充分知曉實情是非常重要的。讓孩子擁有懷疑信息真實性的眼力、質疑能力,也是保護其自身的一種手段。

本文節選自《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作者陳美齡,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9月版。本文由小花生深度編輯而成,轉載需獲授權。

感謝訂閱 「小花生網」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進的教育資源

周一:英文原版書開團

周二:真實教育實踐

周三:怎麼閱讀,怎麼學英語

周四:看世界,開視野

周末:新知、觀點 & 新書預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那一年,我用行動證明了」聰明「毫無意義
原版DK兒童科普分級閱讀系列,等了兩年它終於來了!

TAG:小花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