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青年男性最易猝死?上班族,快來看看你離猝死有多近

中青年男性最易猝死?上班族,快來看看你離猝死有多近

可能在大家的潛意識裡,猝死這樣的事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然而,近來的一系列案例的發生,讓我們不得不對年輕人猝死提高警惕。

杭州10天4起猝死事件

1月2日,杭州濱江一位20歲大二男生打羽毛球時突然倒地,年輕的生命永遠停在了倒下去的一剎那;

1月6日,香積寺路上,36歲男子騎車上班途中突然倒地猝死,家中留下了還在吃奶的孩子;

1月9日下午,黃龍體育中心附近,一騎車中年男子忽然倒地,心跳呼吸驟停,經搶救無效身亡;

1月11日,杭州城北某小區43幢,年僅28歲的年輕人猝死在床上。

為何猝死事件頻發,且猝死人群呈現年輕化?吳義春醫生為我們認真分析這個問題。

吳義春博士

北京中醫醫院

急診科

猝死年輕化原因

近幾年,我們接診的猝死人群中,中青年所佔比例逐年上升,其中以男性居多。

在我接診過的猝死病例中,最年輕的才20幾歲。以往猝死病例都是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而如今中青年已漸成猝死的高危人群。

經過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和對病例分析,我們發現中青年猝死可分為內外兩方面誘因。

1

外因

與年輕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2

內因

也是因為病患本身有隱秘性的疾病,如高血壓、先天性心臟病等。

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對全國3萬餘名職場人士的調查顯示,職場人平均日工作時間為8.66小時,平均每天睡眠7.33小時,每周休閑時間為20.5小時。大部分職場人每周鍛煉身體的時間甚至不到1小時。

過勞,已經成為職場人的通病,也是誘發年輕人猝死的重要因素。過度劇烈或持久的體力勞動導致過度勞累、長時間腦力勞動、睡眠嚴重不足、精神過度緊張等,都會致使冠心病患者病情突然惡化,引發猝死。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生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自己時常很焦慮,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鏈斷裂了怎麼辦,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勵自己。

精神上的壓力很快反饋給身體,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他兩邊的鬢角全白了。從醫多年的父親跟他說,這是植物神經紊亂。而睡眠不好、煩躁、胸悶、心慌,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都屬於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是焦慮障礙的一種表現形態。

焦慮情緒確實會誘發心血管事件。

猝死突發,無跡可尋?

可能在很多患者或者家屬眼裡,心臟猝死往往讓人猝不及防,沒有前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絕大多數心臟猝死在發生前是「有跡可循」,只不過這些癥狀大多隱匿且看似與心臟無關,令人難以察覺從而錯過搶救最佳時間。

一提起心臟病,馬上就會想起一個名稱:「心絞痛」。在大家眼裡,可能只有出現「心絞痛」才會引起注意。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

「心絞痛」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很多誤導性,這只是一個譯名,可以說是一個錯誤的譯名。從字面上來,很多人會認為心絞痛是一種「絞痛」,即「擰著勁的疼」。

其實,心臟病發病的癥狀是一種「憋脹感」、「窒息感」,甚至是一種「瀕死感」。

這種癥狀的特點是一般持續時間不長,短的只有十幾分鐘,長的也不會超過幾十分鐘。

幾秒鐘的絞痛,或者是幾個小時的絞痛,都不會是心臟病發作的癥狀。正因為這些癥狀很多短暫,同時也很容易消失,就造成很多人的忽視,結果一旦發病就令人猝不及防。

事實上,這一現象不止是老百姓容易忽視,就連醫生群體也很容易忽視。

此前某醫院檢驗科醫生曾外出參加學術會議,在火車上突然感覺胸悶但過了十幾分鐘後癥狀消失,該醫生以為是勞累所致並未到醫院就診,最後發生心臟猝死。

所以說,心臟猝死並非突發情況,此前一定是有跡可循的。患者一旦發現癥狀後,一定要儘快就醫,6小時內採取措施病人基本能夠恢復到與正常人一樣。

心臟猝死黃金搶救時間

猝死,僅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突然死亡的意思,是指「貌似健康或病情基本穩定的患者在發病後6小時內,發生突然、意外、自然的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約佔80%以上,在發病後1小時內就死亡。

「發病後6小時內」是我國的規定,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規定相同,其他國家或地區還有規定為12小時、24小時的。時間不是絕對的,僅作為參考。

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先生從上午開始發病,感到後背疼痛,直到下午6點多死亡,時間早超過6小時了,更不用說1小時了,但他依然是心源性猝死,而我們業內的人都認可這種判斷,並沒有為此而爭論。

臨床上,猝死可分為兩大類,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所謂心源性猝死,也稱為心臟性猝死,指由於心臟原因導致患者突然死亡。

患者以前可能患有心臟病,也可能並無心臟病史,但從發病到死亡可在1小時內瞬間斃命,這類患者在所有猝死患者中所佔比例最大。

挽救生命的黃金時間往往就在數分鐘之內,這就要求急救人員要及時到達現場,快速準確地進行判斷和施救。搶救猝死患者,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生命」的急救醫學原則。

心臟猝死預防,保護血管最重要

心臟猝死也是可以預防的,這其中將血管保護好最重要。採取有規律運動方式例如太極拳、游泳、散步等都會對血管產生好處。尤其是老年人多打打簡式太極拳,對於血管和神經都有益處。

此外,預防心臟猝死措施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

不要精神過度緊張

因為精神緊張會引起血壓升高,加重心臟的負擔,出現心律失常,如果是老人,情緒激動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腦梗塞,腦出血等,選擇合適的精神放鬆方式,通過聽音樂、靜坐等合理方式學會讓自己神經放鬆,避免壓力過大。

2

不要過度疲勞

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活著是前提,很多猝死的例子都是過度勞累所致,保持情緒的穩定和心情舒暢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定期去醫院檢查

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做到預防第一,普通的心電圖檢查都可以發現潛在的引起猝死的危險信號。

4

飲食

多吃植物纖維多的蔬菜和粗糧,要少喝酒、少抽煙甚至戒煙,過量飲酒與吸煙有害於身體健康,要盡量避免。

心肺復甦術課堂

若遇到患者心臟病發作,繼之失去反應且無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即為心臟驟停。應先呼叫120急救電話,並在急救人員指導下給予心肺復甦(從胸外按壓開始,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

如果你沒有接受過心肺復甦培訓,可以單純給予患者胸外按壓(每分鐘100-120次),省略人工呼吸步驟。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如果附近有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你應該快速取得AED,給無反應無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者貼上電極貼片,讓AED分析患者是否有室顫。如為室顫,除顫器會自動充電,並建議你按下電擊按鈕,給患者除顫。

心臟驟停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心肺復甦和除顫。兩者聯合將大大提高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

我誠摯地建議大家應該學一些急救常識和心肺復甦技術,關鍵時刻能救家人和朋友。如果身邊人發生心跳驟停倒下了,只是單純等待急救車到來,很可能凶多吉少。

「心肺復甦術」應該普及,在歐美地區,列為中學的必修課。有統計表明,美國普及了心肺復甦,使得每年約有20萬人能夠挽回生命。

而我國在這一方面還需努力,因為急救車能在「鑽石4分鐘」之內趕到現場的可能性不大,何況一些大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嚴重。心臟驟停4~6分鐘就會導致不可逆的損傷甚至腦死亡。

若從心跳驟停發生開始就及時進行胸外按壓,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開始越早希望越大。搶救每延誤1分鐘,成功率就會降低10%。

以下是《人民日報》總結的心肺復甦技術,學會它關鍵時刻可以救你身邊人一命:

心臟猝死急救小錦囊

1. 撥打120急救電話。

2. 安靜休息,採取舒適體位,躺著或坐著。

3. 不要自行駕車去醫院;可由家人朋友在盡量減少活動的原則下開車送往醫院。

4. 如果沒有阿司匹林過敏史或近期胃腸道出血等其他禁忌,可咀嚼并吞服300毫克阿司匹林。最好詢問途中的急救人員,是否可服用阿司匹林。

5. 測量血壓,如果血壓不低、心率不慢,沒有青光眼及48小時內服用偉哥等藥物,可諮詢途中的急救人員,考慮含服1-2片硝酸甘油片。如無效,不要服用更多。

6. 對心臟驟停者給予心肺復甦。

又學到個新知識,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經常吃花生,你會感受到4個好處!一家人都要知道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激活」免疫力,專家推薦7招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