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每日好詩丨漢江秋汛要過堤

每日好詩丨漢江秋汛要過堤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詩歌網」

每日好詩丨漢江秋汛要過堤

《漢江秋汛要過堤》

作者:駱家

1

人們徹夜燃燈守江

他們拉著些婆婆媽媽的家常話

我在為生我的人守靈

誦讀抄經

2

枯水季節

堤壩上鮮有人跡

汛期一走

立即拔棚屋

生我的人要上山了

哥捧照片、我抱靈位

靈車一動

立即拆拱門

3

夏天我回漢陪她的時候

她的飯量跟我一樣

儘管是左手握勺

她也能走幾步

蓮花開著荷葉青青

十月我只能往分水看她

搓她的手,為她揉腿

抱她上廁所

她無力,但喜歡我跟她多說話

蓮蓬老了荷梗枯瘦

4

失去、亡故

絕對、絕望

就好像太陽落山後

黑夜接踵而至

語言、哭聲

都穿上了孝衣

而壽衣前跪著的我

反倒成為道具

5

那大雨天

被她收了

天旋即放晴

畢竟

她去天堂與三爺和天兒

團聚

6

她走的時候

我為她抄的經還未完成

前進村中年道士進來的時候

我剛好誦讀了一遍經

7

我退掉機票

只留給她一些最後的時間

她帶走腐爛

並把所有的明天留給我

8

江堤散落的小塊棉花田裡

葉子蔥綠、花朵開放、棉桃沉甸甸

最後的一朵棉花炸開卻已拼盡渾身氣力

我彷彿也死過一次

因為與她的訣別

我奄奄一息

9

田野凋敝

到處是倒伏的晚季稻

麻雀顧自哀鳴

我一直無法握暖她的手

留她冰冷

我必須孤獨

10

無法忘掉ICU那個夜晚

我和姐護送她回家

只想讓車不停

最後我餵給她幾小瓣甜柚子

而她要姐抱著她

走時如佛

每日好詩丨漢江秋汛要過堤

詩人簡介:

駱家,詩人,譯者,攝影師。生於湖北。1988年於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並獲俄羅斯語言文學學士學位。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出版詩集《驛》《青皮林》《學會愛再死去》、譯著吉·塔比澤(喬治亞)詩選《奧爾皮里的秋天》等。其作品入選多個選本。居深圳。

特邀專家點評

《漢江秋汛要過堤》(組詩)中,漢江平原是詩人的故鄉,全詩抒發了秋汛時節母親病逝前後我內心的痛苦與葬禮上的感懷,這種哀傷與絕望彷彿就要漫過江堤淹沒未來的人生。

漢江秋汛,閑適的鄉民徹夜燃燈守護江堤,我在為亡母守靈祈禱。秋汛一過,守堤人就走了。母親將要上山安葬了,兒女們跟著靈車啟動,拆掉拱門:母親入土為安永遠離去。

我夏天回漢陪她,她用左手吃飯,還能走動。蓮花荷葉比興母親生命尚還健旺。然而十月漢江秋汛分水時節,生命的轉折點到了,媽媽病倒了,我細緻地看護癱瘓在床的老母,她喜歡和我交談,表現出對生命的留戀。蓬老梗枯比興著母親的病態。

母親逝去,黑夜降臨,我們哀痛而絕望。葬禮上人們說著哀傷的語言,痛哭流涕,表現孝心,我跪著卻成了葬禮上的道具,無法宣洩心中的悲痛之情。葬禮那天雨過天晴,母親的亡靈將去天堂與三爺和天兒團聚,生者和死者將得到寬慰。我也將繼續為母親抄寫誦讀經文,祈禱她早日升入天堂。我推遲返程陪伴母親最後的時間。母親留在地下化為泥土,帶走了我們過去的記憶,把未來的日子留給了我。

江堤棉田,母親曾經種棉采棉,拚命養育家人,直到最後一口氣。此時的生死訣別讓我傷心欲絕。晚稻倒伏,麻雀哀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臨終時的雙手逐漸冰冷,從此再也不會溫暖,留下孤獨的小兒子獨自哀傷。深夜,我和姐從重症監護室護送母親回家,她吃了兒子喂的最後幾瓣甜柚,在姐姐的懷抱里走了。母親走得如佛般甜蜜、從容、平靜而安詳,靈魂定然會升入天堂。

詩歌用漢江秋汛、江堤棉田、蓮蓬荷塘,烘托母親病逝帶給兒女的哀傷、絕望和無奈。情感真摯決絕,一唱三嘆,線性結構,抒情略顯單調。

特邀點評:任毅

中國詩歌網 (www.zgshige.com)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是以建立「詩歌高地 詩人家園 」為宗旨的官方互聯網出版平台。設有品牌欄目「每日好詩」,每天推薦一首原創好詩,並邀請詩壇大咖點評。「每日好詩」稿酬500元。

點評專家名錄

以姓名拼音為序,排名不分先後

陳先發、陳衛、曹宇翔、耿占春、顧北、顧建平、谷禾、洪燭、霍俊明、賈鑒、簡明、蔣浩、雷武鈴、冷霜、李少君、李建春、李壯、劉向東、梁曉明、盧輝、羅振亞、馬知遙、莫真寶、任毅、榮光啟、師力斌、樹才、譚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詩、汪劍釗、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強、吳投文、西渡、向以鮮、楊克、楊四平、楊慶祥、楊墅、余怒、葉舟、臧棣、張德明、張清華、張定浩、茱萸、張偉棟、周偉馳、周瓚等。

欄目主持:孤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第一批彩色照片,照片朦朧的美
「中國詩人」王金海詩集《行旅西部》出版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