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貝葉掛毯 法國拿來搞外交

貝葉掛毯 法國拿來搞外交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趙風英】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7年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創作於近千年前的「歐洲清明上河圖」——貝葉掛毯終於有望在5年內離開法國與英國觀眾見面。上個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英時為了示好,承諾借給英國掛毯,被稱為「掛毯外交」。

「歐洲的清明上河圖」

貝葉掛毯(又譯巴約掛毯)現保存於法國諾曼底大區巴約市博物館,長68.38米,寬0.5米,是一幅以亞麻布為底的刺繡作品。創作時期大約在1067年左右,表現的是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率領軍隊橫渡海峽,在黑斯廷斯大戰中戰敗英王哈羅德,奪回他認為原屬於自己王位的歷史故事。掛毯人物眾多,場面宏大,藝術、歷史價值極高,因而也被稱作「歐洲的清明上河圖」。

馬克龍訪英,成功從梅首相手裡拿下4450萬英鎊資金處理邊境難民事務,但只答應借出一幅講述當年英國被法國公爵打敗歷史的掛毯,英國《每日郵報》稱為「不值得,不是所有英國人都想集體回憶被法國征服的屈辱史」。而《衛報》則認為,法國同意出借掛毯,是歐盟對英國的示好,是對強硬脫歐派的回擊。就在有人將千年掛毯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時,更多欲一睹寶貝真容的英國人已經為展出地點開始打架。英國曾兩次請求借展貝葉掛毯,第一次是1953年為慶祝女王加冕,另一次是1966年為紀念黑斯廷斯戰役900周年,都被拒絕。這次法國主動借出,大英博物館表示「這可能是法國對英國最有意義的一次物品出借。」歷史上,貝葉掛毯只因為拿破崙和德國納粹挪過兩次地。法國《世界報》稱,巴約博物館館長特別擔心,國寶級掛毯在運輸途中發生意外。他說博物館肯定反對外借,但一旦掛毯被上升到外交高度,他們難以違抗總統旨意。

世界最長的連環畫

讓英國人打起嘴仗的貝葉掛毯究竟有何特別?帶著這個問題,《環球時報》記者專赴巴約博物館進行了一次探寶。

從英王愛德華指認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為王位繼承人,到愛德華表弟哈羅德先宣誓扶持威廉,後違諾登上王位,再到威廉領軍渡海,經浴血奮戰贏得勝利,近70米長的掛毯上,623個人物、202匹戰馬、55隻狗、49棵樹、41艘船以及數量眾多的建築、鳥和龍在58幀畫面中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年的歷史場景。在第23幀畫面中,記者看到威廉坐在寶座上趾高氣揚地指點著哈羅德,哈羅德將手放在聖徒遺骨上宣誓效忠。身後僕人則在小聲地議論這一莊嚴時刻。第57幀畫面的黑斯廷斯戰役中,哈羅德眼睛中箭身亡,在他四周,被殺倒地的士兵身體蜷曲,與馬背上的征服者形成鮮明對比。畫面下方,一個戰士身首異處,死在地上,另一個正脫下死者的鎧甲,戰爭之激烈與殘酷可見一斑。畫面上方的戰馬、鴕鳥等動物圖案和花紋把場景襯托得格外華麗。

貝葉掛毯呈現中世紀羅馬式藝術風格,使用紅、黃、黑、藍、金、紫等八色細線綉制,具有極高審美價值。作為歷史事件的真實記載,它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史學家認為,這幅掛毯應該是威廉的皇后瑪蒂爾德指導宮女在英國完成,後被運回法國諾曼底的巴約大教堂,向民眾展示並紀念威廉的功績。在當時老百姓不太識字的情況下,觀看這樣一幅「世界最長連環畫」,就相當於上了一堂寓教於樂的生動歷史課。

為英法百年大戰埋下伏筆

保存近1000年仍色彩華麗,幾乎沒有毀損,令貝葉掛毯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蹟。在2013年至2014年英國人發起的「為貝葉掛毯綉結局」活動中,65歲的查爾斯王子也親自參與了綉制。很多中世紀題材的電影經常出現貝葉掛毯。而動畫片大師宮崎駿、古里莫等人更是喜歡參照掛毯內容進行美工設計。連電腦遊戲《暗黑破壞神2》也在一處場景的牆上完全複製了貝葉掛毯。

貝葉掛毯上的英雄威廉在法語中被稱作「征服者紀堯姆」,征服英格蘭雖讓他失去了原有的諾曼底公國,但也徹底改變了英國的歷史走向。在威廉統治下,英國不但完成了真正意義的封建化,還在語言、生活和宗教上受到來自法國的深遠影響。很多英語單詞都是那個時代從法語傳入。威廉的後人繼承傳統,利用與歐洲的緊密關係展開貿易,為英國積累下實力,最終在271年後反攻法國,發起英法百年大戰。難怪有不少英國留歐派對貝葉掛毯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因為它就像在提醒人們,留在歐盟好處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甲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三甲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