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提醒:血液「太粘稠」時,身體會發出4個提醒信號,千萬不要忽視

提醒:血液「太粘稠」時,身體會發出4個提醒信號,千萬不要忽視

你以為自己30歲不到,就不用擔心血液粘稠的問題了,那麼,很負責人的告訴你,你錯了!

上周末,和好友約了聚會吃飯,卻不想臨時接到他突然暈倒住院的消息。

一了解才知道,好友突發腦出血,緊急做了開顱手術。

據手術醫師說,好友的腦內血液粘稠得像粥一樣,而且顏色呈粉白色,極不正常。

好友今年29歲,還不到30歲呢?如果你還心存僥倖,以為血液粘稠只會出現在老年人身上,那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你日常飲食比較高脂、高糖、抽煙酗酒、精神壓力過大等等,都會引起血液粘稠,現在不少的年輕人也有這種癥狀。

血粘稠並非獨立性疾病,臨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動脈硬化、腦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壓、糖尿病、阻塞性視網膜炎以及慢性肝腎疾病等都與血稠有著密切關係。

提醒:血液「太粘稠」時,身體會發出4個提醒信號,千萬不要忽視!

信號一:口唇發紫,幹活氣短

一些血液粘度高的人,而且伴有紅細胞增多癥狀,嘴唇就會發紺(呈青紫色),而且稍微做一些體力勞動,就很容易出現喘不過氣的現象。

醫生介紹,這類人一定要留意是否已經出現心血管以及肺臟的病變。

信號二:陣發性視力模糊,時常看不清

大多數老年人血液粘稠度都比較高,血液流動不順暢,氧氣和營養物質就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隨之就會可能引起視網膜以及視神經短暫性缺氧缺血的癥狀,看東西出現一陣陣模糊,醫學上稱「陣發性視力模糊」。

信號三:容易氣短、胸悶、心悸

因為血液粘稠會影響心臟的血液供給,容易導致血管堵塞、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等問題,影響心血管的健康,使人出現氣短胸悶,心悸,呼吸不暢等。

信號四:蹲下呼吸困難氣短

血液粘度高的人,蹲下幹活,回到心臟的血液會驟減,加之血液過於黏稠,血液循環供血不足,氧氣與與二氧化碳不能及時完成交換,使肺腦等重要臟器缺血,從而導致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呼吸困難的現象。

血液粘稠可以說是萬病之源,危害很大

比如,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引起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

不想血液粘稠,這三件事,再難也要堅持

第一件:避免久坐

很多人,都是早上上班開始一坐就是一天,下班後,回家吃過晚飯後,直接沙發一趟,很少會進行運動!

雖然,很多的時候是工作性質所決定的,尤其是辦公室、IT工作者,難免要長時間坐著,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坐一小時後,最好起來活動五分鐘,哪怕是起來接杯水,走動一下也是好的!

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人身體代謝會降低,血液流速變慢。特別是剛吃完午飯,更多血液彙集到胃部進行工作,供給大腦的養分就會變少,很容易困,這時若是睡覺更容易血液粘稠。

還有經常出長途車的司機,久坐駕駛,大腦高度集中,神經緊張,缺乏鍛煉,也易導致血液粘稠,甚至會猝死。

改善措施:每久坐一小時就要起來活動一下,伸伸懶腰,走走步。另外,也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游泳、健身等。

第二件:不要熬夜

現在熬夜一族越來越多,不論是因為工作,還是娛樂,人們都已經習慣了晚睡,甚至有人說,如果哪一天下班早,都不知道該干點什麼了!

可是,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代謝水平,長期以往易引發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7小時導致死亡率的增加比例與吸煙相當。

改善措施:每晚保證7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盡量睡前不玩手機、劇烈運動,以免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不易入睡。

第三件:遠離煙酒

過度飲酒和吸煙,不但產生使身體「生鏽」的活性氧(在生物體內直接或間接地損傷細胞,是形成老化的一個原因),還會增加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導致血液粘稠。

活性氧除了受飲酒和吸煙的影響之外,也受到紫外線、壓力、環境激素(在土壤、大氣等環境中具有存在,進入生物體內會造成激素分泌失調的化學物質)等的影響。若是活性氧在體內累積過多,會使身體的血液呈現酸性,加速老化。

改善措施:要戒煙忌酒,如果不能,也要盡量少抽煙、喝酒。

日常改善血稠,記住「五個一」!

第一個:早起一杯水

水堪稱萬能稀釋劑。

夜間人體消化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早上醒來時體內水分就會很匱乏。

如果早上飲水,能快速稀釋血液,沖刷血管。

所以,早起後,不論是否口渴,都要喝一杯200ml30°左右的溫水,可以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血液循環順暢。

並且,白天的時候,也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千萬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水,每日最好能夠1200毫升水,並且小口慢飲,這樣最利於身體吸收水分。

第二個:兩餐之間一杯茶

茶水最好放在兩餐之間喝,不僅可以補充人體體液,緩解血液粘稠,還有很好的養生效果!

綠茶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另外,綠茶中還含有特效成分兒茶酚,具有防止血液氧化的作用,預防血壓、血糖的升高,讓血液循環更加順暢。

黎王草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梗死、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能改進全身血流狀態,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改善血壓,含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極高。

第三個:每天吃一份蔬菜

蔬菜中的纖維素,有利於調節血脂,所以,每天要保證攝入一份蔬菜,如西紅柿、胡蘿蔔等黃色蔬菜、都有很好的調節血脂作用。

義大利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如果,每天至少吃一份生蔬菜,就可以延長壽命2年。

原因是,蒸煮等烹飪方式會消耗掉蔬菜中30%的抗氧化劑,而抗氧化劑是抗衰老很好的東西。

最好的烹調方式是這三種:涼拌、急火快炒、快速蒸煮。

比如像彩椒、蘿蔔纓、白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菜,直接涼拌,也可在沸水中快速焯1分鐘。

所以,每天在飲食中增加一份蔬菜,對健康十分有益!

第四個:每天一勺「調和油」

日常生活中,少吃動物油,多吃植物有,並且不能吃單一品種的油,最好是各種油換著吃,每人每天吃齊三種脂肪酸,不能偏好任何一種油類,日常也可以做成「調和油」食用!

比如將油酸類油脂豐富的橄欖油、亞油酸類油脂豐富的大豆油、亞麻酸類油脂豐富的蘇麻油按2:2:1的比例搭配,每天一勺這樣搭配的植物油,約25克~30克即可。

蘇麻油主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清除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改善血粘稠,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第五個:一分鐘原地小跑步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永恆的話題。

運動可以很好的鍛煉血管,提高血管運輸血液的能力,延緩血管的病變,是血管更年輕。

原地小跑步體操,動作簡單,不需要任何器材,每次1分鐘就能達到健身,能血液循環會加速活化,降低血管年齡,並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放鬆肩膀,手臂自然擺動,但腹部需用力挺著,腳尖墊起來,用跑步的方式,原地小跑步,每次1分鐘。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40歲是健康的「分水嶺」,做好6件事,助力你跨過「健康坎」!
生活中,想要不得癌,先改變三大「惡習」,少吃「三類食物」!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