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射鵰》英譯本問世,你覺得西方讀者會買帳嗎?

《射鵰》英譯本問世,你覺得西方讀者會買帳嗎?

《射鵰》英譯本第一卷封面

提起中國功夫,李小龍、成龍的電影作品可以說為許多老外打開了中國武俠世界的大門。2月22日,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第一卷《英雄誕生》(A Hero Born)開始面向全球發行。據悉,譯者是來自瑞典、對中國文化興趣濃厚的Anna Holmwood(中文名郝玉青),翻譯歷時一年半完成。這一武俠名著被譯成英文的消息,也吸引了不少網友和專家的注意。武俠文化的對外傳播能否因此受到西方讀者更廣泛的關注?

首先,我們不妨聽聽在華留學生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事實上,在《射鵰》英譯本正式發行之前,《衛報》、《電訊報》等外媒就對此進行了新聞報道。《衛報》甚至將郭靖稱作「中國版的佛拉多·巴金斯(《指環王》中主要人物之一)或瓊恩·雪諾(《權力的遊戲》中主要人物之一)」。美國Quartzy網站也將《射鵰》三部曲譽為中國版《指環王》。然而,金庸這位最暢銷的武俠小說家,他的名字在英語國家卻不太知名。

英國《衛報》網站截圖

國外書迷:譯文流暢,故事引人入勝

去年年底,《射鵰》英譯本第一卷就已在亞馬遜上預售,許多熱愛中國武俠的國外網友都搶鮮試讀了此書。一位網名Arynth 的英國朋友就在亞馬遜網站的評論區寫道,儘管他認為譯文中缺少了解釋性的腳註,在姓名和委婉語的翻譯處理上,譯者也有所妥協,有些名字乍一看還有些奇怪(如:楊鐵心Ironheart Yang、郭嘯天Skyfury Guo),但譯本還是非常流暢易懂的,Holmwood不僅在語言上保留了原文的幽默特點,故事也十分吸引人,引人入勝。

亞馬遜官網截圖

另一位英國網友Lindsay表示,原本還擔心譯文會很生硬和笨拙,事實證明,至少對她來說,英文版的效果很好。不過,與其他長篇敘事性小說(尤其是從國外語言翻譯過來的小說)一樣,讀者很難跟得上書中那些複雜的人物。但她對金庸的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我暫且不拿它(指《射鵰英雄傳》)與《戰爭與和平》或《悲慘世界》相比,但它真的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

亞馬遜官網截圖

專家:中國現當代文學

在英語世界裡翻譯得太少

要翻譯金庸的武俠小說,並非易事,光是其中的武功招式就足以令人眼花繚亂,人名也更為複雜。郝玉青曾透露了一些翻譯,如「打狗棒法」(Branch Beats the White Chimpanzee)、「九陰白骨爪」(Nine Yin Skeleton Claw)、「懶驢打滾」(Lazy Donkey Roll)、「梅超風」(Cyclone Mei)、「江南七怪」(Seven Freaks of the South)、「飛天蝙蝠柯鎮惡」(KeZhen』e, Suppressor of Evil)。

對此,記者採訪了上外高翻學院副院長吳剛。對於中國武俠小說被譯成英文,他表示,總的原則和態度是鼓勵和支持。「中國現當代文學在英語世界裡翻譯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所以現在根本沒到可以對個別具體譯法斤斤計較的奢侈程度。以英語為母語的譯者要比以中文為母語的譯者好,適當的語言陌生感乃至可容忍範圍內的誤譯有時會為譯本帶來意想不到的文學魅力,在中文文學作品外譯的原始積累時期要給予最大限度的理解與包容。翻譯批評的觀念要更新,要避免雙重標準。」

要論這部武俠作品的英譯究竟如何,感興趣的讀者不妨自己找來品味一番。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向譯者致敬。正因為她的努力,才讓西方讀者感受到武俠、金庸和中國文化的魅力,讓武俠文化的對外傳播更進一步。正如郝玉青在譯者序中所寫的:「The greatest loss that can occur in translation can only come from not translating it at all.(不譯,才是最大的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不舍再見!「排球女神」惠若琪退役了,幾度哽咽
《鳳囚凰》熱播 王茂蕾被贊「意外驚喜」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