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些中國公司買起奢侈品來,絕對不輸你家的敗家娘們

這些中國公司買起奢侈品來,絕對不輸你家的敗家娘們

作者/王玥

來源/新芽NewSeed(ID:pelink),品途商業評論已獲得授權。

前不久,又一知名國際奢侈品牌「下嫁」中國公司。

2月22日,復星國際及其子公司宣布收購Lanvin,成為這個法國時裝屋的新東家。而創立於1889 年的Lanvin,是除愛馬仕和Chanel外,所剩無幾的至今仍保持獨立的法國奢侈品牌之一。

而這已經是2月短短一個月內,傳出的第二個中國公司「海淘」國際奢侈品牌的案例。當有錢有勢的本土企業玩起跨國剁手時,這陣仗可絲毫不輸你家敗家娘們。

這些聽都沒聽過的「土」公司 成了你剁手奢侈品牌的金主爸爸

深圳赫美集團、山東如意控股集團、甘肅剛泰控股,你或許從未聽說過他們,但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過去一年,他們就在海外豪擲50多億元「買公司」。

赫美集團在國內時尚消費領域是新手,但其公司早在2010年已於深交所上市。赫美原名浩寧達,此前主要做智能電錶研發生產, 2016年更名「赫美」這個洋氣的名字後,便在時尚產業的路上一路狂奔。

僅去年一年,赫美集團就在收購奢侈品牌及高端時尚零售上耗資了22億元。這其中包括為了擁有Armani、Hogan和Dolce&Gabbana等奢侈品牌的代理權,斥資5.6億元收購崇高百貨;收購中國最大的歐洲高端品牌零售代理商——彩虹時代旗下四家子公司,獲得包括Escada、MCM和Versace等高端時尚品牌在中國的運營業務。赫美集團董事長王磊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表示,未來三年,赫美還將投入100億元來整合中國高端零售業。

另一家「收購狂人」山東如意集團的前身是山東濟寧毛紡織廠,主要業務以生產高檔和頂級面料為主。這家名字聽起來「土土的」的公司意外大火全都是因為它停不下來的「買買買」策略。

早在2010年,山東如意以約44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日本百年品牌Renown 41.53%的股份,成為Renown公司第一大股東。2016年,出資13億歐元接過了法國輕奢品牌SMCP的大盤子。去年,如意又花了一億美元收購了能與Burberry一較高下的風衣品牌雅格獅丹Aquascutum。就在本月,如意集團又因7億美金買下瑞士奢侈品牌Bally賺夠了眼球。

成立於1996年的剛泰集團此前的主要業務集中在房地產領域,近年來轉而關注黃金、鑽石等珠寶產業鏈的發展,於是就儲備了22個金礦,約150噸的黃金……此外,公司旗下還擁有線上O2O鑽石企業珂蘭鑽石、彩色珠寶互聯網銷售企業優娜珠寶、國鼎黃金等多家珠寶零售企業。

2017年8月,剛泰集團以14.6億元收購了被譽為奢侈品界 「邁巴赫」和「勞斯萊斯」的義大利奢華珠寶品牌Buccellati 85%的控股權,引起國際媒體側目。

「不務正業」做時尚 復星、京東是代表

如果說以上三家國內上市公司的收併購,是對主營業務的強化和升級,那復星和京東就是「不務正業」的典型了。

19歲的復星是一家年輕的中國民營企業,從1992年創立至今,復星橫跨生物製藥、鋼鐵、房地產、信息產業、商貿流通、金融等多個領域。業內關於復星的傳說是「3.8萬元創業資金起步,19年打造出管理總資產達1370億元的多元化企業」。

在買買買的中國人中,復星已早有名氣。尤其是三年前復星提價近一半從義大利投資大亨安德魯·波諾米(Andrea Bonomi)手裡搶下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這幾年,復星也算是國際奢侈品牌買賣市場中的常客。在競購Lanvin的同時,復星已經把手伸向了「內衣界的愛馬仕」La Perla。La Perla還沒到手,復星又把義大利男裝品牌Caruso、德國服飾品牌Tom Tailor收入囊中。

除了服裝品牌外,復星還通過投資英國礦業公司Gemfields而入主俄羅斯百年珠寶品牌Fabergé。這個品牌比Lanvin還要老,而且是接單為沙皇製作復活節帝國彩蛋的。

另一家喜歡另闢蹊徑的公司是京東。

先是奶茶妹妹以「劉強東夫人」的身份請來「美國半個時尚圈」辦晚宴,再是密集的出現在各大時裝周和設計師品牌發布會,京東通過「混圈子」積累時尚圈的資源和氣質。

除了參加各種活動外,京東還斥資4億美元投資英國時尚奢侈品電商Farfetch並成為其最大股東之一,劉強東也因此成為Farfetch的董事會成員。隨後,京東上線奢侈品應用TOPLIFE,並將其單獨列為事業部。在時尚領域不斷開疆擴土的京東近日又落下一子,2月7日,京東與都市麗人宣布共同設立10億元時尚產業基金,投資於貼身衣物及上下游周邊行業公司。

中國公司海外狂買,為了啥?

一方面是中國企業在收購海外奢侈品牌的路上高歌猛進,購買的標的越來越貴;另一方面是原本不涉足時裝領域的本土公司也開始爭相踏入。除了彰顯消費實力,中國公司瘋狂海購的背後是各有心思。

1、消費升級浪潮下,是時候進行品牌升級了

對服裝企業而言,跨國併購能獲得品牌、設計、技術、渠道等資源,使得集團在整體產業鏈上越來越有話語權,幫助企業自身進行轉型升級。

就像如意集團對SMCP的收購,雖然如意是中國最大的紡織品製造商之一,為德國BOSS、義大利ARMANI、ZEGNA等多個高端服裝品牌的供應商。但其最大的願望仍是從產業鏈上遊走到下游。

該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山東如意在2007 年招股說明書中就提到,雖然如意從研發水平到加工工藝都有與國際高端產品一比高下的能力,但因終端產品——服裝品牌沒有國際影響力,只能做貼牌業務,利潤都被別人拿走了。而收購海外時尚品牌讓這家本土紡織生產商完成了向時尚品牌運營集團的轉型,從面料研發和生產走到下游高增值的環節,這也是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品牌」升級的體現。

除了傳統公司為了開拓國際版圖,布局高端奢侈品市場的需要,另一部分國產服飾品牌因為面臨著生死困境,轉型也是不可避免。

美特斯邦威3年關店1500家,一代鞋王百麗退市,周杰倫代言過的德爾惠宣告破產……近年來國產服飾品牌日子並不好過。受到快時尚和電商的衝擊,有實力者也希望參與外部品牌,轉型出一個「時裝集團」。

2、還不是為了新零售

Farfetch旗下擁有全球約550家合作買手集合店和200個合作品牌入駐,缺乏時尚基因的京東希望,通過投資Farfetch一步到位,切入中國奢侈品網購市場。

買品牌、買百貨,看重的是它們遍布全球的線下門店和買手店;買電商平台,則是打破地緣限制,增加流量入口,嫁接互聯網技術。已管理超過40個國際品牌的赫美集團,今年1月8日收購奢侈品電商尚品網,補充線上布局。

據赫美相關負責人表示,收購尚品網及和誠宇信可填補赫美在互聯網技術方面的短板,提升現有線下銷售系統的數據分析和產品推廣能力,強化全國銷售網路的庫存、物流和售後管理,為下一步的國際高端品牌運營行業合作提供對接平台,並為會員系統的搭建提供線上基礎和技術支持。

無論是為入口之爭,還是為資源整合,在新零售逐漸成為巨頭戰場的今天,可以預見奢侈品領域的收併購將愈加頻繁。

3、奢侈品行業日薄西山?大媽不搶,00後進場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到2016年期間,Prada在中國關閉了16家門店;Chanel在中國關閉了11家門店;Armani關閉了5家;Burberry關閉了4家……唱衰奢侈品行業的聲音不絕於耳,中國企業會不會成為接盤俠?

「全球奢侈品及珠寶的消費群體中中國人佔到了三分之一以上,這是我們著眼去挖掘一些國際品牌的一個源動力。」剛泰控股總裁趙瑞俊在某採訪中表示。

據貝恩《2017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稱, 在經歷了三年減速期後,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市場在2016年第三季度開始強勢反彈,在2017年達到了20%的增長。這其中,「千禧一代」成為定義新奢侈品潮流、加速2017年奢侈品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過去,中國的奢侈品消費群以經濟實力較強的60後、70後為主,而現在,中國近一半(48%)的奢侈品消費者不到30歲。這些「網生」消費者,對於奢侈品的消費觀有了極大差異,他們在互聯網的陪伴下成長,社交媒體上時尚博主背的一隻新款手袋就能立刻引發他們的購物衝動。

同時,提前享受、貸款消費的消費觀也是他們身上鮮明的特色,而中國消費金融的發達也為這種消費提供了環境。

結語

這波由中國公司帶起的節奏,讓奢侈品行業發生了明顯變化。於是在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國外奢侈品牌紛紛擁抱線上、中國本土品牌 「揚帆出海」、國內奢侈品平台寺庫上市、二手奢侈品交易商層出不窮……頗有一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景象。

最後,給廣大直男同胞支個招:當你女票再問你神仙水是啥、YSL口紅色號的時候,你就反問:知道Lanvin是誰家的嗎?!

【轉載須知】

1.文章轉自 新芽NewSeed(ID:pelink),作者 王玥,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2.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品途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VR,不僅是文娛產業的「新潮玩具」
傳三星開始量產比特幣挖礦晶元 ASIC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