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8000字乾貨掃除你的焦慮!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聊最全精華

8000字乾貨掃除你的焦慮!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聊最全精華

品途解讀:最近,區塊鏈與焦慮總是綁在一起,從普通人到大咖,概莫能外。從2月17日到2月26日,蔡文勝、薛蠻子、慕岩、陳偉星等區塊鏈大咖到底在這個行業第一社群里討論了些什麼?關於區塊鏈的未來發展又有哪些趨勢?

整理/楓述

科技越發達,我們反而活得更焦慮、更繁忙,心也更累。

還沒來得及體驗區塊鏈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我們就已經被各種區塊鏈相關的信息給淹沒了。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里1天上萬條信息刷屏,一位加入該群的投資人稱「手機都燙得厲害,我都是拿著冰毛巾包著手機在看。春節這幾天信息量太多,我清理了三次微信。」

2月26日

陳偉星:朱嘯虎壓根不想好好學習,區塊鏈風口期最多就半年

因為未來沒有非加密貨幣的錢,金融市場變成了一個大賭場,極少數人賺錢,大部分人虧錢。

我和朱嘯虎沒有新舊利益之分,我也是舊時代過來的人,混得比他帥,只不過他想死在舊社會,我想活到新世界了。

買上海一個高端房子,比很多上市公司10年的利潤還高;而這個上市公司的1%的股票,可能還能買上海的一套房子。

朱嘯虎是壓根不想好好學習,一棍子把一群熱心創業的青年打死,還道貌安然,我覺得很好笑。朱嘯虎更關心他投資的公司的估值和套現的時機,而不是社會的問題。

區塊鏈風口期最多只有半年。

區塊鏈發展有四個要點:信仰並長期持有比特幣的人數與持幣量;波浪形抬高的大泡沫;健壯的基礎設施;不斷上鏈的資產。

基礎底層鏈的community、經濟體鏈的community、去中心和中心化的交易所、錢包等各種基礎設施,已經很多團隊都在開始研發了,這些是必然需要的,後來者很難趕上。資產上鏈是被大泡沫吸引上來的,和當年我們很多公司為了國內的高估值拆vie回來一樣。

第一波的大機會,已經很明確,這六個月會有足夠的選手。後來者,只好在這些community裡面去做內容,再要去創新,需要新的技術突破。實際上,第一波機會,區塊鏈上現在並不缺什麼,都是看得到的技術需求;後面一波重大的技術突破,還沒有看到。

我最早投的區塊鏈項目,基本都是邊喝酒邊決策投的,根本喝不醉,越喝越不想回家。自從找到了區塊鏈,酒也戒了,女朋友也不要了,喝完酒回家思考人生。我就是盲投的,幣圈老人們,一看人品好的我全投,見面聊十分鐘就說投。很多人不讓我投。也有很多間接投的,我根本不看白皮書。

區塊鏈是一場生產關係的變革,需要傳播,他和別的技術不一樣的地方是,信仰和共識比技術還重要。比特幣這樣,技術更新那麼慢,到現在已經是非常牛逼的。智能合約、擴容,其實對比特幣沒那麼緊急重要。

我是被何一逼著去見長鵬的,然後邊吃泡麵邊聽他講,我覺得他的面相和王興很像,於是吃完泡麵我開心的走了。

李林是個有格局的人,他投資了很多從他公司離職的同事,幫助了很多人,第一面就很喜歡他。帥初是個非常簡單、明了、大度、有前瞻性而且堅定的人,他和趙東兩教給我很多幣圈的歷史。就是他們兩丑的和帥的神情都挺像的。

孫宇晨就是個樂觀簡單挺會做生意的90後,但他做事非常認真情,也非常聰明,真心覺得他可能會是個傳奇。他不是非常成熟的企業家,他的負面和運氣是平衡的,有一些缺點,過度pr,很多人不喜歡。

徐老師就是個老師,內心無限信任年輕人,見到誰帥就投帥。文勝是個直覺天才,我覺得他從來沒有完整的想明白很多事情過,但他就是個直覺天才。

資本市場受名人影響越來越大,估值模型脆弱。年輕人的機會,永遠靠兩點,新技術和新文化。新的就是對的,年輕就是對的。世界要向前,大家看不懂的東子,很有可能是大事。

區塊鏈最大的魅力,是真正的能實現共享主義。可以通過智能合約來確認男女朋友或者婚姻關係,登記在區塊鏈上,自由選擇合約模式。

區塊鏈時代,改變世界不是一個人能幹的,而是,大家都永久持有比特幣,幹掉美元霸權。然後,各種共識下的token,來實現多貨幣機制,去中介化的信用機制,來把交易成本降到最低。未來會非常有趣。甚至,我覺得人民公社類似的會繼續興起。

2月25日

帥初:區塊鏈在基本需求領域沒有太多機會,技術影響力是10 年、20年的事

目前行業還面臨很多技術挑戰,個人感覺還沒有到精耕細作做互聯網產品的階段。所以從互聯網成熟的產品體系看區塊鏈的應用,你會發現(區塊鏈技術)非常不成熟且產品很初級。

比特幣定位於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以太坊定位於一個去中心化應用的平台。比特幣這個網路不是一個平台,你不大可能基於比特幣搭建第三方的應用, 但是以太坊通過引入虛擬機,把一套加密貨幣拓展成為了 應用平台了,有很好的靈活性,別人可以在上面搭建應用。

比特幣對資金的處理模式更加標準化和規範化。包括多重簽名和一些標準的交易類型,當然也和比特幣的靈活性不足有關係,但是也意味著犯錯誤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不建議講資金量大的項目放到智能合約上操作。

長期來看,我感覺中國在公有鏈領域的產品落地、場景落地、細分行業應用,都會慢慢上來,並有機會領先。我們的劣勢,我感覺還是在於研發和底層技術吧,不論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幾百名核心開發者中,中國程序員很少、很少。

區塊鏈在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這些基本的需求領域是沒有太多機會的,很難在短時間內對BAT 造成衝擊。我個人感覺區塊鏈適用於一些特定領域,遊戲行業(虛擬道具和遊戲渠道變革);數字內容領域(視頻音頻文字);各種ID的變革 (人的ID 和機器的ID 等)金融領域(例如 人人通過智能合約提供保險服務,自金融領域);組織架構變革,代替公司制度;投資領域 (VC PE );為數字資產提供服務的機會(錢包交易所衍生品和流動性)等。

區塊鏈系統的進入門檻也非常重要,如果門檻太高,很多時候 反而不容易得到社區的支持,但是面向企業應用還是可以的。

區塊鏈技術的影響力是一個10 年 20年的事情,技術的影響力會慢慢通過越來越多的應用落地,並提升商業運行的效率。

加密貨幣必然會面臨更多的約束和監管, 但區塊鏈本質上提供一個信任創造平台,更低成本建立信任必然會降低商業交易的成本。

社區有人想引入新的共識機制,我覺得這個是正常的,去做就好了,市場自由競爭,不同技術和分叉之間也自由競爭,但是當我們談論CryptoCurrency的時候,很多時候,不是技術來決定的,背後的因素超越技術。

2月21日

Jeffrey Wernick:2020年比特幣價格會達到10萬美金,區塊鏈或在3年內挑戰互聯網巨頭

比特幣區塊鏈協議的關鍵,是共識機制,最重要的是驗證、信任、透明度。該協議的設計,需要多台計算機解決演算法,這些計算機可以創建一致的協議來驗證比特幣。而且越來越難以解決的演算法,需要額外的計算需求,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避免偽造發行,這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許多區塊鏈系統平台都是合法的。

某些人不願意接受比特幣,所以故意散布謠言,讓大家不願意長期投資。2020年比特幣價格會達到10萬美金。

一旦區塊鏈採用分散化發展,將在未來三年內對阿里巴巴、亞馬遜、Facebook、谷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帶來挑戰,除非監管機構能夠對這些企業進行保護。

曾鳴:「網狀協同」的底層技術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創新和價值創造的動力

我們經常講區塊鏈是生產關係的革命,但它其實必然帶來生產力的大變革。區塊鏈讓點對點之間的交換和合作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交易成本的下降」,這將極大地推動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從而帶動生產力的又一輪大發展。

區塊鏈提供了「網狀協同」的底層技術支持,這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創新和價值創造的動力。

區塊鏈通過技術的方式讓海量人群可以低成本實現共識,從而極大地降低信任成本,這將創造一些以前不存在的市場。這樣的市場很可能提供的是以前稀缺但很有價值的服務。這是真正的供給側革命。

目前的共享經濟不是真正的共享。更多是資源的分享。真正能創造大價值的是共創,是未來的P2P模式,是眾多P2P的網路協同。而這個模式肯定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上的。我看的項目不多,很期待看到這方面有創新的項目。

BAT目前沒有大的動作,核心是沒有看到切入點,大企業的創新機制和市場不一樣。誰找到了實際大應用,誰就成了大公司。

陳偉星:區塊鏈是用來創造信用的技術,不是創造實際財富的工具

比特幣在未來世界,壓根不是「單一通貨」,而是其他各種價值的尺度。比特幣只是作為尺度貨幣來衡量各自的相對價格,而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需要用比特幣來支付。

所以既不會因為貨幣問題(比特幣的有限總量)導致「通貨緊縮」,也不會因為貨幣問題(過多的幣)導致「通貨膨脹」。這是多貨幣時代有望實現的特徵。

區塊鏈就是用來創造信用的技術,並不是創造實際財富的工具。

有了區塊鏈,未來的信用是由創造者創造,而不是由銀行創造,可以更加方便的把信用誕生在需要的地方。

在區塊鏈上,信用貨幣不是由銀行來發,而是創造者來發的,而且不相互連鎖關係。每一個創造者,都可以用自己的計劃和共識設計來創造類似傳統銀行創造的信用貨幣一樣的貨幣,信用不再是中心化的創造。

2月20日

冒志鴻:區塊鏈應用的核心是去中間人化,好的項目盡量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公募

互聯網對現有公司和組織形態產生了一定的衝擊,這次區塊鏈會對此形態完成最後的變革。

中心化和高TPS是難以調和的矛盾。有一個著名的CAP定理—— Consistency(一致性)、 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區容錯性),三者最多只能得其二。因此任何一個系統都是針對其需求作出一個trade off,選擇放棄一些來獲得另外一些。

未來區塊鏈是不太可能統一在少數幾個鏈之上的,即使未來區塊鏈的協議能得到較大的統一,實際一個應用運行的鏈很大可能是多個。因此應用能支持多個鏈,可能是基本需求。

應用的確可能有很多不同層次,並不需要為區塊鏈而區塊鏈,為去中心化而去中間化。

聯盟鏈和公鏈都有其場景而有價值,公鏈無疑是最有潛力的。私有鏈,我的看法,既然私有,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用資料庫可以更高效率解決問題。

區塊鏈3.0 帶來的最大改變我認為是應用的落地,也就是區塊鏈應用能為千千萬萬消費者使用,而不再是極客的玩具。

今天的區塊鏈正處於如同93年互聯網的時代, 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應用的落地。未來的區塊鏈應用很可能和今天看到這些難用的錢包和合約並不一樣。

區塊鏈應用的核心我認為是去中間人化(對,去中間人,而不一定是去中心)。如果一個應用聲稱用區塊鏈技術,但其模式還是傳統的中間人生意模式,那麼就是偽區塊鏈應用,或者為了用區塊鏈而用區塊鏈的項目。

現在有太多的這類項目,根本看不出任何理由為什麼需要用區塊鏈,為什麼需要發幣,有什麼去中心化或去中間人的效果。

西門柳上:一個好的區塊鏈項目,要從這三個方面看:技術支撐面(技術實現的可能性)、願景想像面(核心之一是區塊鏈改變生產關係後將會如何? )、架構邏輯面(核心之一是token經濟學),至少要有2個方面是非常突出的。後面就是圍繞三個方面不斷擴大共識以及夯實。

區塊鏈,恰恰能體現的就是區塊鏈能降低網路效應形成成本這個特性。

成功的區塊鏈項目,都是從一開始就建立生態,讓一群人一起參與進來,發動群眾力量。 這就是在早期就開始培育社區,就開始形成網路效應,反而產品是後行的。

我個人覺得,好的區塊鏈項目,一定要盡量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去公募,而不是私募一下完事。

2月19日

蔡文勝:現在進入你還是先行者,最後觀望者進場才是韭菜

一個大的變革到來,都是先一小部分人先知先覺幹起來,大部分人都沒有感覺。然後慢慢更多人都知道了,但卻看不清楚而不敢參與。最後大家都明白了,形成共識也就是全民運動了。

現在互聯網巨頭一樣也會忽略區塊鏈的力量,雖然他們也會關注也會做區塊鏈技術,但不會徹底革命,這給了後來者的機會。

區塊鏈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以前的泡沫都是區域性,區塊鏈通過互聯網傳播變為全球性的一個投機行為。但泡沫剛剛開始,要知道你身邊大部分人都還沒有比特幣沒有進入區塊鏈,很多人想買幣根本找不到門道。我們只能擁抱泡沫,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

很多人擔心現在才進入比特幣區塊鏈會被當韭菜割了?現在全球玩數字貨幣不超過3000萬人,經常交易不超過1000萬人,90%的人群還在觀望,現在進入你還是先行者,最後觀望者進場才是韭菜。

那這樣多鏈這樣多幣,哪個最有價值?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只能尋找那些最多人使用,最多人能形成共識的鏈與幣,最好時機是等泡沫破滅,那時候能留下來的成功概率最高,一切需要時間來選擇。

區塊鏈就是代表未來,在鏈上會產生最具有價值的產品,也會產生區塊鏈常用消費品,所以投資區塊鏈就是投資價值。

中國政策是鼓勵區塊鏈技術發展,各地政府都出台支持區塊鏈發展的政策。但政府不鼓勵發token、嚴禁ico募資。所以用區塊鏈重構商業模式,用區塊鏈設置產品的應用場景,用區塊鏈技術改善用戶體驗都沒有問題的。但暫時不可以直接發token,也不要ico募資。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也說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一天不學習就會落後。所以有個口號,未來的一年裡,連睡覺都是浪費時間!

比特幣誕生9年之後,比特幣已經聚集起了相當高的人氣。隨著越來越多的追隨者加入「挖礦」和「買幣」的群體,比特幣交易開始不堪負荷。如果將一次比特幣交易視作從一條公路的A點到達B點,那麼這條公路已經發生了擁堵。

2017年8月,經過比特幣社群的投票,比特幣發生了第一次「分叉」(fork),從原有公路上分流出了一條更為寬闊的公路。從此,比特幣持有者可以選擇用「比特幣現金」幣BCH交易。

後來又連續分叉出比特幣黃金BTG,比特幣鑽石等分叉幣,但目前只有第一個分叉幣BCH是比較成功的,其他分叉價值不大了。

主要公鏈會成為基礎貨幣,但未來更多應用數字貨幣不會比基礎貨幣價值低,特別是擁有數億用戶的應用鏈。

互聯網改變信息傳遞和知識獲取,區塊鏈改變價值傳遞和定價規則。區塊鏈不單是技術的創新,更是商業邏輯的改革。所以區塊鏈不是互聯網的升級版本,而是全新的一個鏈條,鏈接一切有價值的事物。

目前比較能夠實現的應用是標準化產品和數字資產。金融會是第一個被變革的,非標化應用還需要時間。最重要的區塊鏈社交平台的核心,就是把使用者和得益者合為一體,這樣密不可分,每個人都是用戶也是擁有者。

區塊鏈沒有地域國界之分,這是一次全人類自發組織的變革,甚至將對人類幾千年來形成的組織制度,金融經濟,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發生變化並重新認知。

薛蠻子:現在最大的機會是區塊鏈,為公鏈而公鏈很危險

現在最大的機會是區塊鏈,我去年是傳統投資圈裡唯一一個擁抱區塊鏈之人,所以人生中選擇比勤奮重要,我幾乎抓住了每個機會。

區塊鏈與過去我見過的革命都不同。過去一切變革都是生產力的改善,而區塊鏈改變的是生產關係。它是最符合人性的東西,它真正賦能予每一個參與者,讓每個人都儘可能主載自己的命運。

僅僅一天,「三點鐘」就變成了第一區塊鏈社區,成千上萬人如醉如痴每天干到夜裡三點。為什麼呢?因為它抓住了一個剛需、一個高頻的痛點,所以一瞬間人們幾乎本能地擁抱了區塊鏈。

中國的監管面臨兩難的處境。管理一刀切,打擊了真正優秀的創業者,當年互聯網公司如BAT全跑到海外註冊最後都在海外上市了;不管吧,很多傳銷窩點無恥利用人性貪婪與無知,在四五線城市借區塊鏈之名在金融詐騙,確實有許多空氣幣加了區塊鏈名詞就出來忽悠百姓的辛苦錢。

區塊鏈會最先改造金融業。所有原來需要各級領導發證的事,出生證結婚證土地房屋產權交易證明等等很快會革命。公司的工商註冊簽證的發放都會革命,什麼退稅政策都會革命。

公鏈就像蘋果的ios與安卓,它們出來後就沒有後來者的機會了。尤其是為公鏈而公鏈更是危險。

2月18日

點付大頭:未來比特幣可以直接點對點的發送價值,虛擬貨幣估值系統有四個板塊

比特幣可以直接點對點的發送價值,不依賴於任何第三方,全世界只要有網路地方都可以使用。但是正如互聯網早期碰到的問題那樣,比特幣也面臨著效率底下,缺少殺手級應用等問題。

閃電網路這種offchain的解決方案,其實和銀行沒啥區別,最後必然會形成中心化的壟斷節點,也必然迎來強監管,比特幣能走到今天,正是因為其去中心化,閃電網路違背了這一理念,更何況專利還控制在一家私有公司手裡,在社區還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碼霸就要霸王硬上弓,強行運行隔離驗證,而所有持幣者對此卻無可奈何,因為代碼掌握在他們手裡。

礦機生產廠商也分叉了比特幣,表面了為了解決比特幣效率問題,但是這種方案實際上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爭奪的是比特幣的轉賬手續費,擴容的方案雖是onchain的,也部分解決了容量問題,但是但靠增加區塊大小就想解決比特幣的問題,這在邏輯上行不通。

比特幣的命運不掌握在持幣者手裡,礦機廠商利用自己的算力優勢進行作惡,而碼霸也利用自己掌握了代碼而進行獨裁式管理,現在我們面臨從兩個壞人中選擇一個好人的艱難抉擇。

未來比特幣就是一個類似SMTP的協議,可以讓任意價值和任意價值互相發送,實時同步免手續費費,讓收發價值就像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容易。

面對新事物(虛擬貨幣),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預測,二是學習。這兩種模式互相干擾,以我的觀點,學習比預測更重要,更靠譜,可大部分人還是進行了主觀預測,因此措施了機會。不要看中預測,因為預測的可靠性本身就不是很可靠。

我們把虛擬貨幣估值系統分為四個板塊:

第一檔:技術有革命性突破,而且可靠。代表品種:比特幣,以太。市值參考範圍50億CNY+。

第二檔:技術可靠,有突破,有創新,但不夠重大突破。代表品種:ARDR、 NXT 、DASH 、XRP之類的。市值範圍 5億~50億CNY。

第三檔:技術可靠,沒什麼創新。代表品種:LTC、DOGE之類。

還有一檔:以某個行業的應用為重點開發對象的,比如:DGD、REP之類。

2月17日

帥初:目前很多Dapp都是偽概念,未來會有超越加密貨幣的存在

單純為了追求更高的TPS,反而是沒有意義的,特別是當網路如果只有幾十個大的全節點之後,再高的TPS,很多時候意義也不大。TPS對具體的事物是有意義的,但和加密貨幣背後的理念需要一個折中和平衡。

去中心化的web和app 應該是 serverless的服務,對開發者而言,只要知道介面,而不用在乎背後的服務由誰來提供。

但是區塊鏈的未來和Dapp的未來,會有超越加密貨幣的存在,會成為一個社會的基礎服務設施:信任。Dapp有很多不錯的方向:遊戲(道具 渠道)、內容(電影 音樂 文字)、物聯網 ID 等。

目前很多Dapp都是偽概念,對未來區塊鏈系統的考慮是,底層足夠的去中心化,應用層可以中心化。

目前跨鏈領域仍然處於早期階段,是否跨鏈,至少在現階段並不是一種剛需。

目前ETH基本上把投資這件事情通過ICO做到了極致,15秒完成 投資整個流程(DD TS Token發行)。相對於傳統融一個天使,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是15秒Vs 3個月的差異。某種意思上來說,ETH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投融資平台,這也是以太坊最大的應用。

幾個底層鏈的特點和優劣:BTC/QTUM/ETH/EOS/NEO/ELASTOS

BTC:神學敘事,社區共識,完成了從馬車到汽車的躍遷,屬於加密貨幣的屬性,也只想做好加密貨幣的屬性,UTXO和POW和一些標準的交易類型,保證了作為一個安全、穩定 、可靠的加密貨幣系統,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但是這個反而是人類最狂野的想像力,又有什麼比創造貨幣還有想像力的事情呢?

ETH:一個人人天使的時代,促進了以太坊的快速發展,但是目前智能合約仍處於早期階段,距離大規模應用仍然遙遠。

但是智能合約應該是除了加密貨幣,另外一個有想像力的地方,還需要時間檢驗,技術上以太坊本質上是一個全球的賬戶狀態機,通過合約,對賬戶的資金和數據進行操作,相比比特幣有更多的靈活性。但是目前也面臨各種技術挑戰。

Qtum量子鏈:底層基於BTC的UTXO模型(安全、穩定、可靠),通過賬戶抽象層,可以支持各種各樣的虛擬機 (以太坊EVM+Qtum自己研發的X86),未來支持各種編程語言(C C++ Rust)來寫智能合約,本質上是一個分層設計,兼顧安全和靈活性。另外底層已經是POS,並且有超過3500個全節點。

EOS 和NEO 都是朝著高TPS的路徑上演進,但是這個時候,我個人感覺如果是定位於公有鏈,還是需要平衡TPS和去中心化的程度。如果是面向企業服務是不需要的。

加密貨幣只是一個開端, 從場景的角度來看,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徵是通過各種技術保證了一個trustless Platform (免信任平台),這樣的免信任平台,降低了所有商業交易的成本。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2.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文章轉自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作者標註原文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蘋果「涼了」?降頻門的影響沒你想像的那麼大
2018新消費10大趨勢預測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