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親的年三十 周龍崗

父親的年三十 周龍崗

父親的年三十

周龍崗

小時候,記憶中的年三十是父親的。這不單因為父親是一家之主的頂樑柱,關鍵是六口人的家,年貨全靠父親操辦。那時,父親的自行車就是承載一家人年的希望。依稀記得,每當年關臨近,年氣漸濃,也是父親快回家的時候。

在我四歲的模糊記憶中,一輛馬車載著舉家東遷,搬到距縣城四十多里的一個小山村,家就是半山腰一大一小兩口廢棄的土窯洞。大概是年齡小吧,從縣城到了農村,除了對山村的新奇好玩,就是很快到來的第一個年。

山村的院子家家戶戶沒有院牆,四周敞開的。站在院子邊,順著半山腰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西望,能看到五六里地遠。父親每隔兩三月就會從這裡回來。後來體會到,遇上大節日,如果看到騎自行車的人從山路來,父親就可能回家,因為我們村閉塞,在外工作並騎自行車的除了父親就兩人。

每年三十,父親的自行車馱著全家人最期待的幸福年。父親的自行車總能帶回期盼一年的好味道,除了蘿蔔白菜其它年貨外,全家人最關心的就是豬頭、豬蹄了,情況好時還會有一串豬下水,這一下就能提升了全家人年的幸福。母親會早早收拾乾淨大鐵盆,等候燙洗豬頭或豬蹄子。

記憶最深的是豬頭放在大鐵盆中,我們兄妹三人圍住大鐵盆拉豬耳,通豬鼻子,翹豬眼眉等,總能圍到下鍋前。這樣的光景年復一年,一直圍到小妹出生後,兄妹四人圍住玩。父親會拿專門備用的兩根鐵條在火爐中燒紅,輪番一次次在滿豬頭的皺褶中烙燙,在嘶嘶的響聲中,一股股帶著皮毛焦糊味的白煙冒出,瀰漫整個山村小院,年的味道真真開始了。

烙燙結束就是母親最忙活的開始,母親會反覆刮洗烙燙焦黑的豬頭直到黃聰聰,那時總覺得燙洗後的豬頭最乾淨最好看。

全家年三十的幸福味道全在煮肉的大鍋里。走進家裡的土窯洞,右手是全家人的土炕,左手是鍋台,鍋台與土坑之間有不到兩米的距離。鍋台上分前後鑲有一大一小兩個鐵鍋,煮肉自然是大前鍋,能盛下足夠的肉湯,以備燴制足夠春節期間每天享用的主菜"燴蘿蔔"。每當鍋里煮肉的香味升起,在不大的土窯洞中飄散,會把豬皮毛被燙焦營造的年味,提升到新的極致。每當這時,這種年的味道和見到父親幸福歡快的嬉鬧會充斥整個土窯洞,年的氛圍就一下子推到了更新的極致。每每回想起這些,眼淚會在一種難言的心痛中情不自禁的流下。唉,有爸的年味真好!

記得有一年三十,母親帶著我們兄妹在家準備好了鐵條等一應所需,燙豬頭的爐火續了幾次大碳,全家人眼巴巴期盼著父親如期而回。從早到下午,兄妹四個一遍遍追問母親,輪流去院子外張望,不見父親回來。母親起先是鎮定的,我們兄妹幾次三番催問,母親在重複抹搽幾次大鐵盆後也著急了,狠狠的喝斥我們別嘈鬧了。偏僻的小山村無從打聽消息,等到天黑靜了,實在等不到,母親一人摸黑沿小路去五里外的小煤場去借用電話,半道上碰見一堆人簇擁過來,到了近前有人喊嫂子,母親才認出是煤場的周叔。原來,七十年代割資本主義尾巴,不準私人買賣,無奈,父親天黑後在熟人私下指引才高價買到了豬頭,由於下雪路黑,父親從縣城心急趕路,自行車摔下了山坡,被煤場換夜班的叔叔發現,這才送回家。那個年是在父親身體傷痛和母親與我們兄妹的心痛中,淚水伴著歡樂度過。事情過去了多少年,我還記得母親淡淡地責備父親"實在沒有買下就算了,沒肉年也能過,人要緊。"

今年,父親已離世十個年頭,我坐在父親墳前,看著祭奠的線香在大風中燃燒,剛燒的紙錢灰僅剩茶酒祭奠時澆濕的一點還殘存,其它的早已在山風中飛逝。看著手中祭奠後的空酒瓶,勾起了我對父親沉甸甸的思念。父親一生嗜好茶酒,我不止一次勸父親少喝酒,後來從母親口中得知醫生讓不能停酒後,也時常給父親買酒。曾有一次,將父母接到我這邊住,由於工作壓力,我回家時父親正喝酒,我說了幾句。不久之後,父親查出絕症已晚期嚴重擴散,短短兩月後父親就謝世了。

回想起來,父親嗜酒是生活壓力所迫,借酒澆愁罷了。每當想起,我時常後悔,早不能理解父親,為喝酒說了父親,事後的痛心永遠換不回父親的理解。無法挽回父親理解的痛,就是上蒼對我這不孝兒子的一種無期懲罰吧。我在"千里古墓,無處話凄涼"的悲愴心境中,也戒酒了,滴酒不沾了。

常言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每年三十,不論冰天雪地,我無論如何都要趕回家,要陪母親一起過年,父親在時一切有父親打理,現在不能讓母親有年的落差感,心理上有失落。

今年我們女兒出嫁,妻子也退休了,雖然妻子身體不好,她還是先提出來說:"現在過年車多,加之你也身體不好,過年整天駕車東奔西跑我不放心,最好是把咱媽接過來過年吧。"我很感激,說實在的我這人情商不高,見不得激動,我當時口裡沒說,但是心內對妻子感激涕零。

記得去年回家過年,母親說"你爸在時年夜飯後肉就煮好了,要壓肘子,你爸最愛吃蒸肘子,往年你們回來兩天就走了,蒸了也沒人吃了,那是從你爺手裡就傳下來的,年年過年都有。"當時我心裡默默地答應母親,來年我一定要親手在家給母親做蒸肘子,讓母親拾回父親在時年三十的回憶。可我食言了,母親堅決不同意做,說"就咱三人,你現在又不吃豬肉,我倆也不大太吃豬肉,且肘子油太旺,加之你也太忙,就算了,只要理解老人,有你這心意,孝心就到了。"

我斟酌再三,我要儘可能理解母親,不能將來再留遺憾。

作者簡介:周龍崗,陝西鳳翔縣人,已過知非之年,普通公務員,喜歡文學與寫作。曾有獲獎。

讚賞作者,鼓勵原創

賞金半數是作者稿費

蘋果手機長按識別讚賞碼

務必寫上自己及作者姓名

安卓手機點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海無言 的精彩文章:

讀書是健身 湯永龍
炸狗之夜 熊海舟

TAG:滄海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