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功率無線充電和太陽能充電誰距離民生更近?

大功率無線充電和太陽能充電誰距離民生更近?

中新網2月28日電 近日,浙江要建設全國首條超級高速公路的說法得到官方證實。將建設的超級高速公路是已經分段批複的杭甬複線高速公路——杭紹甬高速公路。

這條超級高速公路的最大特點是:將構建大數據驅動的智慧雲控平台,遠期將全面支持自動駕駛,並結合無線充電技術實現邊行車邊充電……該公路將具備智能、快速、綠色、安全的四大要素。

這裡面出現了兩個亮點:「自動駕駛」「邊行車邊充電」,這讓人倍感科技發展速度的迅猛。

自動駕駛在很多科幻影片中都曾出現,比如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我,機器人》中,那款超炫超亮可全自動駕駛的奧迪汽車。

在過去的一年裡,谷歌的Waymo在加州的自動駕駛路程達到了35萬英里。我國的百度美妍也已經有了0.197萬英里的測試路程。

Waymo在測試中,脫離自動駕駛模式、由駕駛員接管的次數僅僅63次而已。說明了自動駕駛的實現並不會太遠。自動充電技術也是近幾年才出現在公眾面前的「黑科技」,尤其是隨著部分國家推出了燃油汽車推出歷史時間表,讓電動汽車著實火了一把。

而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卻一直都是限制其得到大規模推廣的一個「坎」,當前市場上續航里程最長的當屬特斯拉Model S,遠續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但該車的市場價卻不低於77萬人民幣,讓大多數消費者「望而生畏」。而且由於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不完備,電動汽車充電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於是有人提出了邊開車邊充電的設想。

2016年7月,中國的民企漢能就在北京推出了可實現邊開車邊充電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一時之間,公眾對可以「邊開邊充」的太陽能汽車充滿了期待,不少消費者都希望漢能推出的可以「邊開邊充」的汽車儘快商業化。其實除了利用太陽能進行隨時充電外,還有一種技術可以實現「邊開邊充」,這就是在杭紹甬高速公路上將用到的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英文: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源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

小功率無線充電常採用電磁感應式。2014年,電腦廠商戴爾加盟了A4WP(「無線充電聯盟」)陣營,A4WP相關高層就表示,支持戴爾等電腦廠商的超極本進行無線充電。現在其技術標準已經升級,所支持的充電功率增加到50瓦,意味著筆記本電腦、平板等大功率設備,也可以實現無線充電。

而為汽車實現無線充電的功率要大的多,相關技術還沒有實現突破。有超級高速公路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的目標是通過太陽能發電、路面光伏發電,插電式充電樁電量的補充,為電動車提供充電服務。遠期的目標是實現移動式的無線充電,一邊開車一邊充電。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當前我國高速公路每公里平均造價大約在3000萬人民幣,而超級高速公路的造價明顯要遠高於此。比如,除基建外,路面下預留了電磁感應磁圈,該磁圈為銅製,我國屬於缺銅的國家,如果全國未來的高速公路全部以此為標準,很可能需要大量進口。

此外,我國高速公路網路已經基本完本,尤其是在主要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已經十分便捷。從這個角度講,超級高速公路的科技示範意義要遠大於實際應用的意義。

因此,在未來十餘年的時間,無限充電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遠遠比不上現在已經被漢能提出,並開始被諸多車企(奧迪、北汽等等)重視的「汽車+太陽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綠皮車「醫生」的最後一個春運
難以降解!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微塑料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