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艘潛艇曾擊沉日噸位最大航母 過程離奇 日方這一失誤最為致命

這艘潛艇曾擊沉日噸位最大航母 過程離奇 日方這一失誤最為致命

射水魚號潛艇

射水魚號潛艇(SS-311)於1943年1月22日,在緬因州基特里的朴次茅斯海軍造船廠鋪設龍骨,1943年5月28日下水,同年9月4日服役。服役之後,該艇於1943年11月上旬,在新英格蘭海岸進行了試航,並通過巴拿馬運河前往夏威夷。1943年11月29日抵達珍珠港,並加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擊沉信濃號航母,是射水魚號潛艇在第五次巡航時的戰果。

1944年10月30日,射水魚號潛艇離開夏威夷,於11月9日抵達塞班島進行航行維修,兩天後離開,開始執行它的第五次任務,其主要任務是救援轟炸日本東京後迫降海面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機組。當時指揮該艇的,是約瑟夫·法蘭西斯·恩萊特少校。

射水魚號潛艇

11月28日,射水魚號收到電訊,說當天不會對東京實施空襲,她可以在東京灣附近的水域尋找戰機。當天晚上8點48分,監視人員發現了由第十七驅逐隊三艘驅逐艦(三艘驅逐艦分別為浜風號、雪風號、磯風號)護衛的不明大型艦艇(當時美軍並不知道信濃號航空母艦的存在),所以在艦艇辨識圖也沒有該艦。

射水魚號軍官無法判斷是哪一艘敵艦,但是仍然決定尾隨日艦,浮出水面以最高的航速19節追蹤,伺機攻擊。射水魚號使用雷達追蹤,信號被日艦發現,日艦以信號燈要求表明身份,射水魚號不予理會。信濃號艦長阿部俊雄認為美軍潛艇是採取狼群戰術,射水魚號一再使用雷達只是誘敵,以方便其他美軍潛艇來攻擊,因此叫回了一艘護航的驅逐艦(當時這艘驅逐艦已經逼近射水魚號潛艇)。

1945年9月1日,東京灣,射水魚號艇員在艇上合影

之後信濃號高速航行,企圖甩掉射水魚號潛艇後前往目的地。射水魚號艇長約瑟夫·法蘭西斯·恩萊特少校猜中了信濃號的最終航向,攔截成功。於11月29日凌晨3點5分下潛,在日本靜岡縣濱名湖南方176公里處海域,距離信濃號1280米外射出了分兩批射出了六枚魚雷,第一枚魚雷於3點17分命中,共有4枚魚雷命中了信濃號(射水魚號報告是六枚全中)。

被魚雷擊中的信濃號未減速,艦體向右舷傾斜9度,以20節的速度離開。射水魚號潛艇並未追擊。5點30分的時候,信濃號航母航速下降到11節,早上8點,已經完全不能動彈。最後,信濃號於10點57分,在潮岬海南東48公裏海域翻覆,自艦艉開始沉沒。

射水魚號潛艇

在擊沉信濃號航母后,射水魚號潛艇於12月15日抵達關島,結束了第五次巡航。

海軍情報局最初認為在那片海域沒有任何航母,射水魚號擊沉的是一艘巡洋艦。然而恩萊特艇長畫了目標的草圖,因此認為射水魚號是擊沉了一艘28000噸的飛鷹級航空母艦。恩萊特艇長因此戰績於1945年3月榮獲海軍十字勳章。二戰結束以後,美國才得知射水魚號擊沉的是當時最大的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71890噸)信濃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眼軍情 的精彩文章:

原子彈爆炸後為何會產生大量「人影」?
解析舊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 一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TAG:鷹眼軍情 |